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工上岗培训教材

车工上岗培训教材

车工上岗培训教材1 概述要制造一台机器,并不是由一个人或一台机床所能完成的,而是要由很多不同的工种配合起来才能完成,这些不同工种之间存在着相互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一般机械加工企业中都设有车、刨、铣、磨和钳等工种,车工就是这些工种中的一种。

车削就是指在车床上应用刀具与工件作相对切削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尺寸和形状,使它变成我们所需要的零件。

车削是工件旋转作主运动,车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车削能使零件得到各种不同的形状,如圆柱体、圆柱孔、圆锥体、曲形面、螺纹等等。

任何一台机器都少不了这些零件,也离不开车削。

因此,车削在企业中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 车工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一个车工,必须掌握下面的基础知识:2.1 仔细研究和详细了解各种车床的零件、部件、机构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正确使用车床和排除故障,并熟悉车床各加油孔。

2.2 正确使用车床的附件以及工具、刀具和量具,熟悉它们的构造和保养。

2.3 熟悉图纸和工艺,并能按图纸和工艺的要求加工零件。

2.4 掌握有关车削工作的计算。

2.5 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和性能以及热处理知识。

2.6 正确组织自己的工作位置,遵守劳动纪律。

2.7 懂得如何节约原材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2.8 能查阅有关技术手册。

3 正确的工作位置组织车工的工作位置是指自己所使用的场地及所装备的车床、辅助设备、工夹具等的安排。

在工作位置上有车床、刀具、量具、毛坯、成品等,还有其它附件。

工作位置安排得好坏,不但影响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对体力消耗也有很大关系。

正确的工作位置组织,必须考虑到以下几点:3.1 工作时所用的物件,应当尽可能靠近和集中在人的周围,但也不能因此而妨碍自由活动。

3.2 常用的物体放得近一些,不常用的物体放得远一些。

3.3 物体的位置必须放得符合于手的自然动作。

3.4 要求小心使用的物体放得高些,不要求太小心使用的物体放得低些。

3.5 图纸、工艺卡片等应放得便于使用。

3.6 毛坯和零件分开,并按次序排列整齐。

3.7 所有物体的总布置,应当在拿取或放置时不必经常弯腰。

3.8 工作位置周围应当整齐清洁。

4 车工劳动纪律4.1 开始工作之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4.1.1检查车床各部分机构是否完好,如果没有毛病,则用低速开车1~2分钟,看看车床运转是否正常,这在冷天更为重要。

如果车床有毛病,应立即通知修理。

4.1.2 检查所有加油孔,并进行润滑。

4.1.3 熟悉图纸和工艺,并把它们放在方便的位置上,不把它们弄脏。

如果发现图纸或工艺有问题,应与有关部门联系,并按一定手续进行更改。

4.1.4 检查一下刀具、工具和夹具是否齐全,有无毛病。

4.1.5 检查一下毛坯的加工余量是否够,是否有缺陷。

4.2 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到下列几点:4.2.1 必须爱护车床,不允许在车床工作表面上敲击物件,床面上不准放工具等物体。

应经常保持车床清洁和润滑,但也必须注意节约润滑材料。

4.2.2 节约用电,工作时不任意让车床空转,离开车床随手关闭照明灯。

4.2.3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变换速度时,必须先停车。

工作时,不允许无故离开车床。

4.2.4 每一件工具都应该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不可随便乱扔。

应当根据工具自身的用途来使用它,例如,不能用扳手来代替榔头、钢直尺来代替旋凿等等。

4.2.5 车刀用钝后,要及时刃磨,不能用钝刃车刀继续加工工件,这样会增加车床负荷,损坏车床,车出的工件表面还不光洁。

但也不能把还可以使用的刀具随意丢掉,造成浪费。

4.2.6 爱护量具,经常保持量具清洁,不使量具受撞击。

4.2.7 车好第一个零件并自检合格以后,应立即送交检验员首检,首件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这批零件。

4.3 工作结束后,应做到以下几点:4.3.1 把所有用过的物件擦干净,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对于需要上油的工具或量具,应涂上一层油。

4.3.2 把加工好的零件连同个人生产记录单一起入库、待检。

4.3.3 把不需要再用的工夹具交还工装库。

4.3.4 清理机床,先用刷子刷去车床上的切屑,再用纱头擦净车床各部分油污,最后按规定在需要加油的地方加上润滑油。

4.3.5 接受第二天的任务,预先熟悉图纸和工艺,并准备必要的工夹量具。

5 安全技术虽然车床上都有安全装置,并随时由专人负责检查,使得我们能够安心地进行生产。

但如果在工作中粗枝大叶,也会造成工伤事故。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普通机床(含仪表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5.1 凯隆公司普通车床安全操作规程:5.1.1 禁止戴围巾、手套操作车床,切削时要戴好防护眼镜。

5.1.2 装卸卡盘及大的工、夹具时,床面要垫木板,不准开车后装卸卡盘,装卸工件后应立即取下扳手,禁止用手卡、压卡盘进行刹车。

5.1.3 装卸工件要牢固,夹紧时可用接长套筒,禁止用榔头敲打;滑丝的卡爪不准使用。

5.1.4 加工细长工件要用顶针、跟刀架,车头前面伸出部份不得超过工件直径的20~25倍,车头后面伸出超过300毫米时必须加托架,必要时装设防护栏杆。

5.1.5 用锉刀光工件时,应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身体离开卡盘;禁止用砂布裹在工件上砂光,应比照用锉刀的方法,砂布成直条状压在工件上砂光。

5.1.6 车内孔时不准用锉刀倒角,用砂布光内孔时,不准将手指或手臂伸进旋转的工件去打磨。

5.1.7 加工偏心工件时,必须加装平衡铁,并要紧固牢靠,刹车不要过猛。

5.1.8 攻丝或套丝必须用专用工具,不准一手扶攻丝架(或扳牙架),一手开车。

5.1.9 切断大料时,应留有足够的余量卸下砸断,以免切断后大料掉下伤人;小料切断时不准用手去接。

5.2 其它注意事项:5.2.1 工作时要穿工作服,长袖工作服的袖口要扎紧。

5.2.2 车工一般均应戴工作帽,女同志的长头发或辫子应塞在帽子里。

5.2.3 手和身体不能靠近正在旋转的机件,更不能在这些地方开玩笑。

5.2.4 除了工件外,车刀也必须装夹得很牢固,避免工件或车刀飞出伤人。

5.2.5 当工件或卡盘太重时,不要一个人蛮开,可应用起重设备或请他人帮忙。

5.2.6 车床开动后,不要去度量工件,也不要用手去摸工件表面。

5.2.7 应用专用的钩子去清除切屑,不可用手去直接清除切屑。

5.2.8 不要任意装拆电气设备,以免触电。

6 车削工艺基本常识6.1车削的基本概念6.1.1 工作运动在车削过程中,为了切除多余的材料,必须使工件和刀具作相对的工作运动。

按其作用,工作运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两种。

6.1.1.1 主运动主运动指车床的主要运动,它消耗车床的主要动力。

车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

通常,主运动的速度较高。

6.1.1.2 进给运动进给运动指使工件的多余材料不断被去除的工作运动。

如车外圆时的纵向走刀运动,车端面时的横向走刀运动等。

6.1.2 工件上形成的表面车刀切削工件时,使工件上形成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6.1.2.1 已加工表面工件上经刀具切削后产生的表面。

6.1.2.2 过渡表面工件上由切削刃形成的那部分表面。

6.1.2.3 待加工表面工件上有待切除的表面。

车削运动和工件上的表面如图1所示。

6.2 车削加工件的一般要求6.2.1所有经过车削加工的零件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6.2.2 零件的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

6.2.3 除有特殊要求外,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有尖棱、尖角和毛刺。

6.2.4 滚压精加工件(例如滚花),滚压加工后的表面不得有脱皮现象。

6.2.5 加工的细纹表面不允许有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6.2.6 零件图中未注明中心孔的零件,加工中又需要中心孔时,在不影响使用和外观的情况下,加工后中心孔可以保留。

6.3 切削用量三要素及其选择原则6.3.1 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及切削深度三个切削要素,它们表示切削过程中切削运动的大小及刀具切入工件的程度。

6.3.2 切削速度的选择主要考虑切削加工的经济性,必须保证刀具经济寿命,同时切削负荷不应超过车床的额定功率。

通常的选择原则如下:6.3.2.1 刀具材料的耐热性好,切削速度可高些。

6.3.2.2 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高,或塑性太大和太小,切削速度均应取低些。

6.3.2.3 加工带外皮的工件时,应适当降低切削速度。

6.3.2.4 要求得到较小的表面粗糙度时,切削速度应避开积屑瘤的生成速度范围;对硬质合金刀具,可取较高的切削速度;对高速钢刀具,宜采用低速切削。

6.3.2.5 断续切削时,应取较低的切削速度。

6.3.2.6 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切削速度应适当减小。

6.3.3 通常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切削力及加工表面粗糙度。

其选择原则如下:6.3.3.1 粗切时,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进给量主要受刀杆、刀片、工件及车床的强度和刚度所能承受的切削力的限制。

6.3.3.2 半精车及精车时,进给量主要受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限制,刀具的副偏角越小,刀尖圆弧半径越大,切削速度越高,工件材料的强度越大,则进给量可越大。

6.3.4 切削深度是根据工件的加工余量来决定的,选择时应考虑:6.3.4.1 在留下精车或半精车的余量后,粗车时应尽可能将剩下的余量一次切除,以减少走刀次数。

6.3.4.2 如果工件余量过大,或车床动力不足而不能将粗车余量一次切除,也应将第一次走刀的切削深度尽可能取大些。

6.3.4.3 当冲击负荷较大(如断续切削时),或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应适当减小切削深度。

6.4 常用车刀的种类和用途6.4.1 车刀的种类根据不同的车削加工内容,常用的车刀有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内孔车刀、圆头刀和细纹车刀等,常用车刀如图2所示。

6.4.2 车刀的用途6.4.2.1 外圆车刀(90°车刀)可用来车削工件的外圆、台阶面和端面。

6.4.2.2 端面车刀(45°车刀)可用来车削工件的外圆、端面和倒角。

6.4.2.3 切断刀(割刀)可用来切断工件或在工件上车槽。

6.4.2.4 内孔车刀可用来镗工件内孔。

6.4.2.5 圆头刀可用来车削工件的圆弧面或成形面。

6.4.2.6 螺纹车刀可用来车削螺纹。

6.4.3 硬质合金可转位(不重磨)车刀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的刀片用机械夹固方式装夹在刀杆上,当刀片上一个切削刃磨钝后,只需将刀片转过一个角度,即可用新的切削刃继续切削,从而大大缩短了换刀和磨刀的时间,并提高了刀杆的利用率。

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有各种不同形状和角度的刀片,可分别用来车外圆、车端面、切断、镗孔和车螺纹等等。

6.5 切削液6.5.1 切削液的作用6.5.1.1 冷却作用切削液又叫冷却润滑液,它能吸收并带走切削区大量的热量,改善散热条件,降低刀具和工件的温度,从而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并能防止工件因热变形而产生的尺寸误差,也为提高生产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