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某水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补充分析报告

《某某水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补充分析报告

1、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背景×县地处皖西边陲,大别山北麓,境内高山峻岭,重岩叠嶂,雨量充沛,自然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据×县水力资源普查结果,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8万kw,可开发利用量25万kw。

目前已开发约18万kw,已建成小水电站70多座,是全国电气化先进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加速水电资源开发建设是×县脱贫强县的重要举措之一。

“十一五”期间把小水电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采取了“国家扶持和广纳社会资金办水电”的新机制,对×县水能资源进行梯级开发利用,某某水站是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批准的已建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项目之一。

某某水站地处×县某某镇某某村,位于响洪甸水库流域西淠河支流某某河上游(又称西河),利用山区河川径流量丰沛,自然落差大,水力资源条件优越的优势,以及水力发电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进行开发建设。

电站始建于2007年,于2008年12月并网发电,水库大坝为浆砌石拱坝,最大坝高13.1m。

电站装机容量为2×250kw,年发电量为140万kwh,年装机利用小时数为2800h,设计单机流量为1.825m³/s。

发电输水系统由拦河坝、输水建筑物、发电厂房、升压站组成。

工程建设对加快大别山区水力资源的开发进程,加速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项目2007年10月由安徽省江城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某某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8年由×县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承担电站的建设完成。

2004年×县环保局下发《关于<×县西河梯级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给出西河梯级开发电站开发采取相应环保措施不会破坏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完整性,没有超出生态环境承载限值,同意工程项目建设。

2007年×县水利局《关于某某水电站工程项目的复函》原则上同意新建某某水电站。

2012某市水利局《关于委托对龙湾等6座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的函》(某水审[2012]28号)批复《×县某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2012年8月委托安徽省水文局承担某某水站水资源论证工作,编制完成了《某某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并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报告书》编制完成后,×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办理了取水许可证,编号为:取水(皖×)字[2013]第00007号。

并按规定2017年应该办理取水许可延续手续,但自2012年编制的《报告书》已经过去多年,有关情况是否发生变化,需要对原报告书进行补充说明与分析。

1.2目的和任务编制本补充报告的目的是进一步核实《×县某某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中有关内容自2012年以来的变化情况及对办理取水许可证需要的数据进一步论证,为办理取水许可证提供依据。

1、补充说明与分析的主要任务:2、取水水源有无变化、来水量变化情况;3、取水地点、取水量有无变化;4、对其他用水户影响有无变化;5、结合分析成果,给出结论和建议;6、补充说明脱水段情况及措施。

1.3编制依据1.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根据2016年7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修改)(2)《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2018年3月30日修订)(3)《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4)《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根据2017年12月22日《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5)《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根据2017年12月22日《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6)《安徽省水功能区划》,(2017年《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修订)1.3.2规范标准(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 35580-2017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4)《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6)《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DB34/T679-2014)(7)《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6年版)1.3.3文件及文献(1)《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2]1015号文(2)《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水利部、财政部、国家计委水政资[1995]457号,1995(3)《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文件环评函〔2006〕4号(4)《安徽省地表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安徽省水文局,2003(5)《安徽省中西部重点区域及淠史杭灌区水量分配方案》,安徽省水利厅,2011(6)《六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1—2030)》(7)《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8)《六安市水利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9)《六安市统计年鉴》,2013(10)《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0年6月(11)《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1(1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1.4水平年本次为补充分析,以现状年为准,结合水文条件分析结果和资料的实际情况,本项目现状年选取2015年。

1.5分析范围分析论证范围同原报告书,即:(1)论证范围:某某河某某水电站厂址以上流域,流域面积约55.6k ㎡。

(2)项目取水影响:项目拦河坝下游300m脱水段,发电厂房下游某某水电站库尾水段以及上游某某水站发电尾水段。

2 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工程名称:某某水电站项目性质:已建工程水力发电2.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2.2.1 建设地点拦河坝:某某河2支河汇流处上游约300m处。

发电厂房:大坝下游约300m处,某某水库边。

2.2.2建设项目概况及占地面积(1)工程主要构筑物某某水站建设项目包括:拦河坝、引水隧洞、发电站、升压站及输出工程等。

1)拦河坝为浆砌石拱坝,坝址处河面底宽约15m,呈V形,两岸山体厚实,基岩基本裸露,建坝条件优越。

坝址处河床高程449.2m,坝顶高程460m,最大坝高13.1m,坝上游面弧长74.2m。

2)引水隧洞发电输水建筑物由进水口、输水隧洞、压力管道等组成。

进水口位于河道右岸,距离坝轴线20m处。

整个引水系统包括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组成,采用一条主管向两台机组供水,在厂房处分岔,底板高程455.59m,采用竖井式进水口,洞径为2.5m,全长340m,压力管道长76.4m,由钢管连接至厂房。

3)水电站厂房及升压站发电厂房为地面式厂房,平面尺寸20m×8.6m,设计尾水位442.4m,厂房地面高程为445.5m,装机容量250kw×2;升压站布置在厂房的左侧,采用户外布置,平面尺寸为7.5m×8.5m,设置一台S11-M-630/35型主变压器及35KV配电装置,升压站高程445.5m。

(2)工程占地本工程设计与当地政策处理意见确定拦河坝、隧洞进出口、厂房、升压站及生活区为管理范围。

其中库区淹没水田5亩,淹没山地4.5亩,工程永久性占地总面积0.5亩。

2.2.3 土地利用情况电站正常蓄水位460.0m,按有关规定库区淹没征山林地14亩,永久占地5.0亩。

但没有村庄、公路、工矿企业、文物古迹等淹没。

淹没区内没有居民,对实际被淹没面积进行了政策处理。

枢纽工程中的拦水坝、电站厂房、升压站,均为永久占地,依照政策进行征地处理。

工程建设区域没有村庄、公路、工矿企业、文物古迹等,亦不存在移民安置问题。

工程进厂公路较长已接合永久性道路进行布置。

2.3 建设规模取水规模:某某水电站装机容量2×250 KW。

年发电量为140万kwh,设计发电总流量为3.65m³/s。

2.4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水方案项目自某河拦河坝坝上取水,经过引水隧洞,到发电厂房发电,发电尾水退入某某河电站水库。

根据发电水头设计要求,为满足闸门引水最小淹没深度要求,水库水位要高于死水位459.00m,低于死水位459.00m时不发电。

根据发电流量设计要求,保证两台水轮机组正常发电,单机流量为1.825m³/s,满发流量为3.65m³/s,多年平均取水量3679万m³。

根据该工程在电网中的重要性等,电站用水保证率取80%。

根据水力发电要求水质应无腐蚀性物质。

水力发电对水温无特别要求。

水力发电要求水流含沙量低,不允许有木头、石头等杂质进入水轮机,影响水轮机正常运行。

2.5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本项目水力发电尾水直接排入某某河河内,水力发电尾水无污染,不需要经过处理,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一级排放标准。

生态补水退水主要为保护坝址下游脱水段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函》的要求,取某某水站水电站多年平均流量的10%,即0.176m³/s作为生态用水量,常年按需要开放生态阀。

本项目生活退水很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再经过滤池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3、取水水源变化情况及来水量分析3.1原报告取水水源及来水量分析3.1.1原报告取水水源(1)取水水源项目取水水源为淮河流域西淠河水系某某河上游河段。

(2)取水地点取水地点位于×县某某镇某某村境内,距离团山电站某某河吴家库尾水约400m。

3.1.2原报告来水量分析根据某某水文站1972年~2005年计34年实测径流资料(水文年10月~9月)径流系列进行频率计算,用水保证率80%情况下推算某某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1.763m³/s,多年平均来水量1029万m³。

3.2现状取水水源及来水量分析3.2.1现状取水水源2018年6月28日,本报告编写组对本工程现状情况进行了实地查看,经与原取水水源比较,项目取水水源、取水地点与原报告一致,未发生变化。

取水地点经纬度如下:东经:115°84′92.38″,北纬:31°31′19.56″。

3.2.2现状来水量分析某某水站坝址周边自2010年开始,某某村有某某市水文局建设某某水文站和响洪甸水库管理处建设某某雨量采集站,均有一套完整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过近年来实测流量资料显示某某水站降雨量为138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