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整理小抄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整理小抄

1.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它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是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2.岩石:是地壳的基本组成物质,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3.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纹理,每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的改变。

4.片理:指岩石形成薄片状的构造。

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构造可通称为片理。

在变质岩中极为常见,是重要特征之一5.岩层:被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由相同或相似岩性组成的层状。

6.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彼此间的组合方式。

7.工程地质条件: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8.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

9.地质构造: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

10.岩层产状:指岩层的空间位置,是以岩层面的空间方位及其与水平面的关系来确定的11.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12.节理:岩层沿破裂面没有明显位移或仅有微量位移。

13.活断层:目前正在运动着的断层,或是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14.地层:在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一套岩层15.地质图: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16.隔水层:指不能给出并透过水的岩层。

隔水层还包括那些给出与透过水的数量微不足道的岩层,也就是说,隔水层有的可以含水,但是不具有允许相当数量的水透过自己的性能,例如粘土就是这样的隔水层。

17.含水层: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层。

构成含水层的条件,一是岩石中要有空隙存在,并充满足够数量的重力水,二是这些重力水能够在岩石空隙中自由运动。

18.残积层:母岩经风化、剥蚀,未被搬运,残留在原地的岩石碎屑,称为残积层。

19.水的硬度:地下水的硬度是指水中所含钙、镁离子的数量。

20.淋滤作用: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的过程中渗流水不仅能把地表附近细小的破碎物质带走,还能把周围岩石中易溶成分溶解带走。

经过渗流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后,地表附近岩石逐渐失去其完整性、致密性,残留在原地的的则未被冲走,又不易溶解的松散物质。

21.岩石吸水率:是指在常压下岩石的吸水能力,以岩石所吸水分的重力与干燥岩石重力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22.弹性模量: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

23.热胀冷缩作用: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白天阳光强烈照射,岩石表层首先受热膨胀,内部未变热,体积不变;晚上,由于气温下降,岩石表层开始收缩,这时岩石内部可能还在升温膨胀。

这种表里不一致的膨胀、收缩长期反复作用,岩石就会逐渐开裂,导致完全破坏。

24.风化程度:岩石风化后工程性质改变的程度。

25.黄土:黄土是以粉粒为主,含碳酸盐,具大孔隙,质地均一,无明显层理而有显著垂直节理的黄色陆相沉积物。

26.软土:是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和抗剪程度很低的呈软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

27.岩体:指场地中经过变形和破坏好的岩石组合,是一种或多种岩石中的各种地质界面和大小不同的、形状不一的岩块的总体。

28.结构面:只存在于岩体中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特征的地质界面,包括各种破裂面、物质分异面、软土夹层及泥化夹层等。

29.结构体:由结构面切割后形成的岩石块体。

30.天然应力:地应力一般是指地壳岩体处在未经人为扰动的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内应力,也称为初始应力或天然应力。

31.岩体结构:指岩体中不同成因、形态、规模、性质的结构面和结构体在空间的排列分布和组合形态,他即表达岩体中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组合,又反映了结构体的大小、几何形状及排列方式。

32.地震的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是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级别。

33.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表面和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34.滑坡的主裂缝:滑体下滑时,由于拉张应力在滑体上部形成拉张裂缝,拉张裂缝分布在滑体上部,长数十米至数百米,呈弧形,与滑壁的方向基本吻合或平行。

常把最宽的与滑壁周界直重合的裂缝,叫滑坡主裂缝。

35.泥石流:是一种突然暴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36.岩堆:岩堆是指陡峻山坡上,岩体崩坍物质经重力搬运,在山坡坡脚或平缓山坡上堆积的松散堆积体。

37.岩溶:即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一切岩溶现象的总称。

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表及地下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以化学溶解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为辅的溶蚀作用、侵蚀—溶蚀作用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堆积作用的总称。

38.落石:落石是陡坡上的个别岩石块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向下滚落的现象。

39.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

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40.岩溶水:贮藏和运动在可溶岩孔隙、裂隙及溶洞中的地下水称为岩溶水。

四、简答题1.褶曲要素有哪些?(1).核部(2).翼部(3).轴面(4).轴线(5).枢纽(6).脊线(7).槽线2.节理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方位(2).间距(3).延续性(4).张开度(5).结构面侧壁粗糙度(6).结构面风化程度(7).被充填情况(8).渗流情况(9).结构面组数(10).块体大小3.断层要素有哪些?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距4.写出地质年代表中代,纪的名称和符号.p15新生代(Ks):第四纪(Q)第三极(R);中生代(Ms):白垩纪(K)侏罗纪(J)三叠纪(T);古生代(Ps):二叠纪(P)石炭纪(C)泥盆纪(D)志留纪(S)奥陶纪(O)寒武纪()。

元古代:Pt5简述整体块状结构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整体块状结构岩体因结构面稀疏、延展性差、结构体块度大且常为硬质岩石,故整体强度高、变形特征接近于各向同性的均质弹性体,变形模量、承载能力与抗滑能力均较高,抗风化能力一般也较强,所以这类岩体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性质。

6.泥石流的形成应具有哪些基本条件?第一,有大量固体物质。

第二,有合适的地形条件。

第三,短时间内有充沛的水量补给。

7.简述岩石的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环境下,由于气温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的作用,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岩石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风化作用使岩石、矿物在物理性状或化学组分上发生变化,使其强度降低或发生崩解,形成与原来岩石有差异的新的物质组合。

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等。

8.影响岩体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1) 溶出侵蚀(2) 碳酸侵蚀(3) 硫酸盐侵蚀(4) 一般酸性侵蚀(5) 镁盐侵蚀9识别滑坡的标志有:(1)地形地貌方面:滑坡形态特征、阶地、夷平面高程对比(2)地质构造方面:滑体上产生小型褶曲和断裂现象滑体结构松散、破碎(3)水文地质方面:结构破碎→透水性增高→地下水径流条件改变→滑体表面出现积水洼地或湿地,泉的出现(4)植被方面:马刀树、醉汉林(5)滑动面的鉴别勘探:钻探变形监测:钻孔倾斜仪10.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各指什么?所谓岩体是指包含有各种各样地质界面的各类岩石组合而成的各项异性的复杂地质体。

结构面是存在于岩体中的各种地质界面,如岩层层面、裂隙面、断裂面、不整合面等。

结构体是受结构面切割而产生的单个块体。

11、残积土的成因及其特征?岩石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被风和大气降水带走一部分,其余都残留在原地,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为残积土。

残积土主要分布在岩石暴露于地表而受到强烈风化作用的山区、丘陵及剥蚀平原。

残积上从上到下沿地表向深处颗粒由细变粗。

一般不具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具有较大孔隙,厚度在山坡顶部较薄,低洼处较厚。

12.简述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关系一次地震,只是一个震级,但在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对同样震级的地震,如果震中距不同,其对地面构成的破坏等级也不一样,既烈度不同。

一般来说,震中距越短的,地震烈度越大;反之,烈度越小。

13变质作用类型有哪些?接触变质作用、交代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14地表流水地质作用的类型和产物有哪些?(1)淋滤作用及残积层(Qel) (2)洗刷作用及坡积层(Qdl) (3)冲刷作用及洪积层(Qpl)15河流阶地有哪些主要类型?(1) 侵蚀阶地,也称基岩阶地(2) 基座阶地(3) 冲积阶地16.地下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气态水,液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固态水)17.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类型有哪些(1) 溶出侵蚀(2) 碳酸侵蚀(3) 硫酸盐侵蚀(4) 一般酸性侵蚀(5) 镁盐侵蚀18影响岩体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1) 节理发育程度(2)结构面组合特征(3)岩性特征(4)地下水发育请况(5)软弱夹层发育特征(6)人为因素19举例说明结构面按成因分类.按成因结构面可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

1、原生结构面:指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结构面。

如层理、层面、软弱夹层等。

2、构造结构面:指地壳运动引起岩石变形破坏,形成的破裂面。

如构造节理、劈理、断层等。

3、次生结构面:指地表浅层因风化、卸荷、爆破、剥蚀等作用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如风化节理、卸荷节理、爆破节理、溶蚀节理、泥化夹层、不整合接触面等。

20.滑坡的形态特征有哪些?一个发育完全的滑坡,其形态特征和结构比较完备,是识别和判断滑坡的重要标志。

滑坡形态特征有:1.滑坡体2.滑动面(滑动带) 3.滑坡床4.滑坡周界5.滑坡后壁 6.滑坡台阶7.封闭洼地8.滑坡舌9.滑坡裂缝10.主滑线(滑坡主轴)21.崩塌的常见防治措施有哪些?答:1.绕避 2.加固山坡和路堑边彼 3.修筑拦挡建筑物(1).遮挡建筑物(2).拦截建筑物4.清除危岩5.做好排水工程2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哪些?1.丰富松散的固体物质2. 陡峭的地形3.充足的水源23岩溶地区常见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回填:对于在建筑物下地基中的岩溶空洞,可以用灌浆、灌注混凝土或片石回填的方法,必要时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加固,以提高基地承载力,防止洞顶坍塌。

排水:在岩溶区的隧道工程常遇到岩溶水问题,若岩溶水水量较小,可采用注浆堵水,也可利用侧沟或中心沟将水排出洞外;若水量较大,可采用平行导坑作排水坑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