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管理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1 目的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建立最佳秩序,更好地建立与实施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任务、职责、工作程序与要求,以实现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统一的依据。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本公司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工作。
3.2 总工程师(技术质量副总经理)负责协助总经理分管标准化工作。
3.3 质管部经理负责本公司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工作。
3.4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标准化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4.1 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标准化工作任务、职责、工作方法和要求。
4.1.1 标准化工作体制本公司标准化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是建立由总经理为主任的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协调、处理本公司重大的有关企业标准化问题。
在最高管理层由总经理亲自管理,由总工程师(技术质量副总经理)协助管理,公司质管部负责全公司的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工作,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从上到下形成事事有人负责、层层有人管理的工作体系。
4.1.2 组织机构图略!4.1.3 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4.1.3.1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4.1.3.2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4.1.3.3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4.1.3.4 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4.1.3.5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4.1.3.6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1.3.7 参加有关标准化活动。
4.1.4 企业各类人员的标准化职责4.1.4.1 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职责a) 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和强制性标准;b) 确定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的;c) 确定企业标准化机构、人员及其职责;d) 审批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和标准化活动经费;e) 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f) 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对不认真贯彻执行标准,造成损失的责任者,进行惩戒。
4.1.4.2 企业标准化机构及其人员职责a) 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中与本企业相关的要求;b) 组织制定并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指标,编制企业标准规划、计划;c)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d) 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认真做好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工作;e) 组织实施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企业的企业标准;f) 对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g) 对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企业标准的复审;h) 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i) 组织本企业的标准化培训;j) 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文件,建立标准资料档案,搜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k) 承担或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委托的有关标准的制定和审定工作,参加国内外各类标准化活动。
4.1.4.3 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a) 组织实施企业标准化机构下达的标准化工作任务;b) 组织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标准;c) 按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奖惩。
4.1.4.4 企业标准化人员的基本要求a) 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标准化管理的上岗资格;b) 熟悉并能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c) 熟悉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现状,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d)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2 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4.2.1 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a) 产品标准b) 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所需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c) 设计、采购、工艺、工装、半成品以及服务的技术标准;d) 为提高产品质量而制定严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内控标准”。
4.2.2 企业标准制定、修订的原则a) 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b) 充分考虑顾客和市场的需求,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c)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d) 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e) 有利于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f)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4.2.3 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4.2.3.1 调查研究、收集信息调查研究、收集信息是制定标准的关键环节。
调查研究和收集信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a) 标准化对象的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包括:标准化对象的国内外技术水平、产品实现情况、质量状况、市场占有率、发展趋势等;b) 有关最新科技成果。
包括:有关科技文献及出版物、有关专利和发明信息、产品样本、样机、样品等;c) 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包括: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明示或隐含的需求。
这些需求归纳为:性能要求、可信性要求、安全性要求、经济性要求、交付周期、售后服务、美学等;d) 生产(服务)过程及市场反馈的统计资料、技术数据;e) 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技术法规及国内相关标准4.2.3.2 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a) 成立标准起草小组;b) 对收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选优,确定标准的技术参数和参数系列,必要时进行试验验证;c) 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d) 编定标准的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内容:(1) 工作简况:起草工作的主要过程,起草小组(或起草人)所做工作。
(2) 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3) 对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预期的经济效果。
(4)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及对比分析,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5) 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6) 实施该标准的要求、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
4.2.3.3 编写标准送审稿将标准草案连同标准编制说明发至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反馈修改后形成标准送审稿。
4.2.3.4 审查标准a) 审查形式:函审或会审;b) 审查重点:(1) 该标准是否符合或达到预定的目的和要求。
(2) 与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是否一致。
(3) 技术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经济技术发展方向,技术指标和性能是否先进、安全、可行,各项规定是否合理、完整和协调。
(4) 与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否协调。
(5) 标准编写格式是否符合GB/T1.1的要求。
(6) 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是否符合GB/T1.2的规定。
c) 审查结论:(1) 纪要或结论(2) 专家签字名单4.2.3.5 编制标准报批稿编制标准报批稿的同时,编写“标准编制说明”、“审查会议纪要”、“意见汇总处理表”。
4.2.3.6 批准和发布企业标准由企业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人批准、发布,由企业标准化机构编号、公布。
4.2.3.7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报当地人民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2.4采用快速程序制定企业标准所谓快速程序,是在正常制定标准程序的基础上省略起草阶段或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
企业简单的、经验证成熟的标准仅需要有编制、审核、批准,标准即可生效。
4.2.5企业标准的复审4.2.5.1 企业应对标准定期进行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为此,企业标准化机构应于每年年初制定当年标准复审计划,定出复审标准的名称、复审日期、参加人员等。
4.2.5.2 对标准复审结果的处理a) 确认:标准内容不做修改,仍能适应当前需要,符合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给予确认。
确认的标准,不改变标准的顺序号和年代号,只在标准封面上写明“××××年确认”字样。
b) 修改:为完善和充实标准内容,对标准条文、图表做少量修改、补充时,修改标准人出《标准修改通知单》,通知原标准持有者进行修改。
修改后仍按“按确认”方案处理。
c) 修订:标准的主要规定需要做大量修改才能适应当前生产、使用需要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应作为修订标准项目,列入企业制、修订年度计划,按制、修订标准的程序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标准不改变顺序号,只改变年代号。
d) 废止:标准的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需要,或为新的标准所替代的标准应予以废止。
企业对废止的标准出标准废止公告。
4.2.5.3 复审后的企业产品标准应按4.2.3.7要求重新备案。
4.2.6企业标准的编号4.2.6.1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号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对企业而言,企业技术标准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法以及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
企业技术标准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企业技术标准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未完待续Q / X X。
J。
1。
01—2004年代号顺序号第一层次,代表通用标准技术标准企业名称,用汉语拼音缩写字母表示企业标准代号Q / X X。
J。
2。
01—2004年代号顺序号第二层次,代表子项标准技术标准企业名称,用汉语拼音缩写字母表示企业标准代号4.2.6.2企业管理标准的编号Q / X X 。
G。
1。
01—2004G——代表管理标准,其余含义同上。
4.2.6.3企业工作标准的编号Q / X X。
Z 。
1 。
01—2004Z—代表工作标准,其余含义同上。
4.2.6.4 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号产品标准系指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它可以规定一个产品或同一系列产品应满足的要求,以确定其对用途适应性的标准。
产品可以是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或服务。
产品质量标准在企业内是生产活动的主要依据,在企业外则是表示产品质量的水平和尺度,是用户验收、使用、维护、贸易洽谈和质量仲裁等的技术依据。
根据产品标准的功能,产品标准可分为产品出厂标准和产品“内控标准”两类。
产品出厂标准系指作为企业产品生产、交付检验、验收和仲裁检验用的标准,是生产企业对消费者和社会的产品质量责任承诺。
这是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关键,也是技术标准子体系的中心。
产品出厂标准必须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要求的合法标准。
Q /X X X X 。
001—2004年代号产品标准顺序号企业名称,用汉语拼音缩写字母表示4.2.6.4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外来文件的编号,仍按原编号。
4.3 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式、要求、程序和分工。
4.3.1 实施标准的基本原则4.3.1.1 实施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