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教育叙事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我将课文中的生词工整地抄写于黑板上。
学生读完课文,开始认读生词,学生读到“尴尬”时,我猛然发现自己写了两个大错字在黑板上。
怎么处理?我的思维飞速旋转着,想起一位专家的话,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学生会谅解你的。
于是,我很坦然地对学生说:“老师此时非常尴尬。
猜猜看,老师为什么尴尬?”经这一提示,学生们惊喜地叫起来:“老师,‘尴尬’这个词写错了。
”我追问一句:“当老师发现自己写错的时候,心里会怎样想呢?”有学生说:“老师觉得很难为情,怕我们笑,丢了面子。
”又有学生说:“老师不改正,又会误导我们,对不起良心。
”“对呀,老师此时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这就是——尴尬。
”“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处于两难的境地,这就是——尴尬。
”“此时,老师还想问问你们,你们会笑老师吗?”学生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就改,善莫大焉。
”也有学生居然想出了:“老师是故意写错了字,考验我们是不是细心,能不能看出来。
”最后,我很诚恳地对学生说:“老师很高兴你们有这么宽大的胸怀,善待别人的过失也是一种美德。
说实话,老师确实没看细致,错把去掉一点的‘尤’字看成‘九’字,希望大家别像老师今天这样。
今后细致一些,就会少一些尴尬。
”面对自己的教学失误,我没有采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是非常诚恳地向学生承认过错,引导学生思考教者此时的内心感受,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感悟了“尴尬”的含义,加深了对该词的记忆。
而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对待别人的过失,这时不仅仅是词语的教学,教者以自己的言行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人文教育,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尴尬”不再尴尬,错误同样绽放精彩。
上述教学案例是成功的,但我们不得不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教学中的一两次失误在所难免,学生会原谅你,但如果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叫学生怎么认可你的教学水平,又如何叫他信服地喜欢上你的课呢?要想上好课,没有课前的充分准备,没有对文本的细读,想靠课堂上的临场发挥是绝对不可取的。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根据高年级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一堂以自主合作为模式的课堂教学。
分别以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小动物如:小兔、小松鼠等命名各小组的名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整个课堂安排了游戏,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完全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应该是一堂完美而生动的课。
当到小组讨论时,我信步走到学生中间,一幅让我深思的场面呈现在我的面前,只见一个组的组员在为谁先回答哪个问题而争吵的面红耳赤,当我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骤然停止。
另一个组:一位女生见到了我,如同见到了裁判,立刻举手后便说:“老师,他说错了,应该是这样的。
”而那位同学则抢白道:“我没错!”为了不引起大的波动,我回到讲台。
当我环视四周,在教室的角落处,一组中有一名同学正呆呆地坐着。
他好象对大家的讨论并不感兴趣。
短短的讨论时间到了。
几位同学进行了回答,很快通过了问题。
一节课很快结束了。
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感觉到轻松,那个呆呆的眼神和那两张争执的面孔我始终不能忘记。
它使我在思考: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合作学习,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学生值得讨论而同时又能吸引学生参与的问题呢?《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它要求教师在授课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各方面都要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
无论教师的每一步都应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
合作学习也不例外。
首先合作学习是有组织、有分工的。
必须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
例如:组长、记录人等。
从而达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并发表意见。
另外,当学生之间发生争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方法,组织意见一致的同学进行题,即有必要讨论再讨论。
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乐于参与讨论,并与其他意见进行争辩。
切不可放之不管。
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大家希望解决的问题。
此外,教师还要把握当出现新知识时,需要新能力时再进行讨论。
新课程理念取而代之了消然引退的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这一变革有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体会到了新的活力。
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不要接受学习,更不是浮于研究学习的表面合作学习也应该因课而定,因人而异,不能为了迎合课改,不分析实际随便套用,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是靠老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不断体验,终究领悟,努力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这些学生还有一学期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我认为应做到一下几点:一、因势利导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
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墙上写几句小诗、一行话语,好像想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
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
二、融会贯通六年级语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
的确,课文只是个例子,应由一篇文章的阅读触及其余,启发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高效地学,有趣有味地学。
三、开发课程在实际课堂中,特别是六年级语文教学中,难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如果我们基于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必然会摒弃。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一切机会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同学们觉得毕业前的学校生活是紧张有序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
在他们的习作、里、日记中有生动的记录,还有的以诗与画的形式、书信的方式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是没有预设的、水到渠成的语文学习活动。
我们该认真反思反思教学中的一些行为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探讨实施绝非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文章、出几份试卷所能涵盖的,它的积极实施是体现在每个教学进程中的,六年级的师生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应共享一片艳阳天。
实践证明,在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课堂里、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喜获丰收,他们的情感会得到升华,语文学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现。
课间,我翻开周记本批改日记,“老师,你知道吗?你用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了小成,更打动了我们,我们相信你是一位好老师,我喜欢你!”“老师,你原谅了小成,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老师,你是那么的善良,宽容。
”……一连好几篇周记中都写到了那天的“胶水事件。
”我的思绪不由地飘到了那个午后。
开学前两天相安无事。
第三天早上的语文课,我依旧早早地来到了教室。
“老师,不知谁往我的椅子上倒了好多胶水!”小超满脸的委屈。
“啊!”我连忙查看了讲台上刚刚从总务处领来的胶水,的确足足少了三分之一。
“你没事吧?”我关切地问。
“没事,被他发现了!”旁桌的小军说着还哈哈大笑。
这样恶作剧,那么好笑吗?我强压住心中的火。
“请大家坐好!”随后的几分钟,我不厌其烦地讲述着:做了错事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勇气承认,有没有决心改正。
恶作剧嘛?无非是贪一时好玩,但一定要敢作敢当,勇于承认,真诚道歉。
耐心讲理,举例后,我又给了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好好想想,是敢于改正。
谁做的,请勇敢站出来!漫长而又沉闷的十分钟过去了,考验我耐心的十分钟就这样无声息地过去了。
我的耐心真是快捱到了极点。
“小超,你猜猜,谁会跟你开玩笑呢?”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又开始“侦察”。
“噢,老师,会不会是小成?”小成,一个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同学。
每次长跑都能跑第一,但暑假作业竟然每次都不能完成!“小成,是你吗?”我问。
小成用看似无辜的眼神看着我,摇了摇头。
“真的?如果真是你做的,可一定要承认,男子汉要敢作敢当!是你吗?”我又追问了一遍。
“是我!我跟他开玩笑的。
”小成低头嘟哝着。
“嗯,老师知道的,来帮小超擦干净椅子,记住下次可不能这样做了!”哦,真是他,要知道为了他这一句话,我们整整浪费了半节语文课呀!“好了,敢作敢当,是个男子汉!”我拍了拍小成的肩膀。
“胶水风波”就这样落幕了。
但不会落幕的是教师传递给学生的爱和宽容!今天的周记让我感受到风波带来了一场“余震”,而那“余震”带给我的是更多的启示。
我想,虽然容忍的味道是苦涩的,但宽容后的回味是甘甜的。
作为一位平凡的小学语文教师,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令人称羡的待遇。
然而,我却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
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
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在教学上册的第15课《落花生》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这篇课文,读后问学生学到什么,受到什么启发,从中受到什么教育。
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我很喜欢这篇课文,因为课文中里“我”父亲讲了一句话,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而父亲接着说:“对,这就我是对你们的希望。
”我教学时重点强调“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我说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些同学经常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以为自己就很完美,很可爱,这样认为是不对的。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让全班学生知道,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以后要像花生那样不只讲究体面,也要讲内心。
而平时的衣着打扮要求整齐清洁就行了,不追求华丽和昂贵。
学生时代要讲究勤俭节约,勤奋好学,要把心思花在学习上,而不要花在衣着打扮上,正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讲的“人不是美丽才可爱,而是可爱才美丽”。
学习《火烧云》让我们明了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世苍桑,世态变迁,都能从语文课本里找到历史足迹。
可以说,语文课本中的佳作,是富含生活浓汁的蜜,越品越有味,越钻研越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教学即生活的阐释。
课堂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要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
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进行阐释,也是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