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骊瑶渡槽设计任务书

骊瑶渡槽设计任务书

骊瑶渡槽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任务书毕设题目:骊瑶渡槽设计指导老师:刘会欣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起止时间:年月日至月日系主任:张红光目录1 毕业设计目的2 设计基本要求3 设计成果及具体要求4 时间安排5 基本资料6 个人设计任务1 毕业设计目的本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教学大纲所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最后一次理论结合实际的较全面和基本的训练,是对几年来所学知识的系统运用和检验,也是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最后一次的过渡性练兵。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要求达到以下基本目的。

1、巩固、加强、扩大和提高以往所学的有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并初步掌握进行水利枢纽和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思想、设计程序、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3、培养学生使用有关设计规范、手册、参考文献以及分析计算、绘图、概算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等项能力的基本技能训练;4、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建立工程设计的技术和经济的政策正确观点;5、因此,要求每个同学在长达15周的毕业设计中,抓紧时间,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工作,认真踏实,一丝不苟,实事求是,举一反三,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的和高质量的完成本次设计,以便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当一名出色的工程师,为我国的水利事业也是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而做出贡献。

2 设计基本要求(1)设计者必须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地完成设计任务,在设计中应遵循设计规范,尽量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经验;(2)设计者对待设计计算、绘图等工作应具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使设计成果达到较高的水平;(3)设计者必须充分重视和熟悉原始资料,明确设计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要求的设计内容,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按规范格式)A1图纸4-5份(文本版+光盘)。

3 设计成果及具体要求3.1 设计成果设计成果包括:(1)设计说明计算书1份(2)渡槽整体平面图1张(3)槽身配筋图1张(4)排架配筋图1张(5)细部构造1张(6)总体布置图1张3.2 设计成果具体要求3.2.1.设计说明书编写原则:(1)按章节叙述,先拟好提纲再编写,要体现出清晰的设计思路;(2)包括基本资料和基本数据;(3)说明设计标准、设计情况及设计依据;(4)阐述设计思想、原则及方法(包括所采用的基本理论和公式说明,采用条件及原因,所考虑问题的影响因素)(5)对具体设计要说明设计的前提、设计原理、方法、主要步骤、主要过程及阶段性成果、最后成果,成果尽量以表格的形式给出;(6)对成果的分析及结论:对成果的分析一定要有分析和判断,给以评价,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措施;(7)要求简明扼要,思路清晰,用语简练。

3.2.2.图纸绘制说明:要求图面布置合理,设计正确,整洁清晰,图的比例、线条、标注、尺寸、符号和说明等均按工程制图标准。

4 时间安排说明:4~5张大图绘图时间控制在7天,其余时间为分析计算(包括看资料)、编写计算书、设计说明书,准备个人答辩内容和提纲。

目前为每周双休日,如果同学们要圆满完成任务,在校多学些专业技术知识,只有保证足够的时间,才是完成任务的前提,希望每位同学每天学习时间在10小时以上,不早退、不旷到,当遵守纪律的模范,在历时四年大学学习中作最后的冲刺。

5 基本资料1、工程概况骊瑶渡槽位于广西永福县骊水干渠上游桩号1+900,渡槽原设计流量9m3/s,渡槽长67m,净宽3m。

原渡槽建于70年代,已运行30多年,渡槽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经过现场查勘发现,大部分排架混凝土碳化脱落,裂缝宽度甚至2~3mm,混凝土剥落最多3cm,钢筋外露锈蚀,严重者外露钢筋锈蚀剥落。

渡槽上部结构为钢筋砼矩形断面,表层混凝土有明显碳化现象,槽身支座为三毡四油,已老化失去作用,槽身支座处混凝土局部有剥落现象钢筋外露锈蚀,分段连接止水已老化,漏水严重。

根据现场查勘情况,渡槽下部结构老化毁坏严重,由于上部结构较大,无法进行吊装,无法彻底维修下部结构。

如果下部结构只能在现有条件下简单处理加固,维持现有结构条件,无法满足稳定要求。

且该段干渠设计流量15m3/s,骊瑶渡槽原过流量仅为9m3/s,该渡槽地处干渠的上游段,无法满足下游灌溉输水要求。

该渡槽在结构稳定和过流能力上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决定拆除重建。

2、地质情况一、地层根据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的地层反映该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地层,根据岩性、时代和成因将沿线的土层划分为4层,分述如下:第1层砂壤土[Q42al+pl]:褐黄,中密,稍湿,湿,表层有约30cm的耕土。

夹杂植物根茎及细小姜石颗粒,含少量粉砂,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低。

该层为中压缩性土,厚度为2.80-4.70m,平均厚度3.75m,层底标高43.94-48.85m。

第2层壤土[Q42al+pl]:黄褐,很湿,饱和,可塑,局部软塑,含少量粉砂,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偶夹黏土薄层。

该层为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厚度为4.20-6.70m,平均厚度5.45m,层底标高40.34-44.65m。

第3层粘土[Q42al+pl]:褐灰,湿,可塑,有臭味,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夹杂蚌屑及壳质碎屑,含少量砾石和钙质结核。

该层为中压缩性土,厚度为4.00-4.90m,平均厚度4.45m,层底标高35.74-39.75m。

第4层壤土[Q42al+pl]:黄褐,中密,密实,湿,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韧性低,含细小姜石颗粒和褐灰色条纹,夹杂粉砂薄层。

该层为中压缩性土,本次钻探未穿透。

二、物理力学指标根据钻探、土工试验和工程经验综合给出了场地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其中饱和固结快剪指标为小值平均值,渗透系数为大值平均值,见下表。

物理力学性质建议值表三、工程地质评价 (1)地基评价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内揭露的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al+plQ 42)的砂壤土、壤土及粘土。

土工试验反应土层的压缩系数为0.21~0.44 MPa -1,压缩模量为4.60~8.30MPa ,揭露的土层为正常固结土层,土层的性质较均一,场地稳定,适宜该建筑物的修建。

建议对该渡槽使用桩基础,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按照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给出了钻孔桩桩基参数下表。

桩基参数建议值表(2)土层液化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土层中粘粒含量相应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区不小于16%时,可判为不液化,当粘粒含量不满足上述规定时,可通过标准贯入锤击数法来复判土层的液化情况。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物理力学试验资料,第2层壤土、第3层粘土和第4层壤土粘粒含量均大于16%,因此初判为不液化,第1层砂壤土存在粘粒含量小于16%的土样,初判为液化土层,根据标准贯入锤击数法复判得出第1层砂壤土、不液化。

判别结果见下表。

液化判别表因此该场地土层不液化。

(3)边坡稳定性评价拟建渡槽所处渠道边坡土层主要为第1层砂壤土,第1层砂壤土饱和状态下粘聚力c=9.6KPa,内摩擦角φ=18.5°。

建议根据土层剪切数据对渡槽处按适宜的坡比进行护坡处理,并对渡槽的上下游两岸边坡进行护砌。

(4)冲刷稳定性评价=0.015mm,拟建渡槽处渠底土层为第1层砂壤土,根据颗粒分析试验结果d50液性指数为0.61。

建议根据试验数值计算渠底冲刷深度。

(5)渗透稳定性评价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经计算,拟建渡槽处设计边坡及渠底均为第1层壤土,其渗透破坏形式为流土型,其临界水力比=0.96。

见下表。

降Jcr各土层的渗透等级3、基本数据:上、下游渠道基本资料上游渠底设计高程:49.55m;下游渠底设计高程:49.45m;边坡:1:1.5;糙率:0.015;上下游渠底宽:3.5m;上游纵坡:1/2500;下游纵坡:1/2500;规划时允许水头损失为0.4m;渠道的设计流量与相应渡槽的流量相同为:设计流量为15m3/s;加大流量为18m3/s渠道内水深为相应流量下的均匀流水深;渠道内设计水深2.2m;渠道堤顶宽度均采用50cm;进口渐变段损失系数0.1;出口渐变段损失系数0.3;本地区最大风速为5m/s。

该渡槽横穿海拉沟,穿越处沟内最大水深达到4.50m,该处设计沟底高程为44m;根据灌区规划要求,渡槽槽身上不设人行道。

施工期最大人群荷载为3.0kN/m2,栏杆重1.5KN/m2,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25KN/m3;根据灌区规划方案中拟定,渡槽设计标准为4级;在渡槽进口上游段处布置检修闸门;槽身选用简支矩形或U形、加肋,槽架可用钢筋混凝土排架或井柱桩。

4、混凝土强度等级4、1 ①槽身及刚架混凝土C30;②槽墩墩帽混凝土C25;③槽墩墩身混凝土C25;④槽墩墩台及渐变段C25;⑤渡槽连接段C25;⑥混凝土抗冻标号为F200;⑦混凝土抗渗标号为W6。

5、钢筋强度等级槽身及刚架受力筋为HRB335;分布筋、箍筋、基础钢筋HPB235。

6 设计任务题目一:骊瑶渡槽----矩型槽身排架支承1渡槽断面型式的选择1.1 渡槽支承的选择1.2 槽身纵向的支承形式1.3槽身的支承结构2、渡槽的总体布置和水力计算2.1 渡槽总体布置方案比较确定2.2 渡槽的水力计算2.3 槽底纵坡、槽身宽度和净深的确定2.4 渡槽进出口底部高程3、槽身对已初步确定尺寸的槽身,按照运用与施工中的不利情况,分别对纵向及横向进行内力分析与配筋计算、考虑风压作用时横向稳定计算及施工吊装验算等。

4、支承结构采用排架支承时,选定相应不利工况,对排架进行纵横向内力与配筋计算、竖向屈曲稳定验算及吊装验算。

对排架基础进行基底应力验算、冲剪强度验算及内力与配筋计算。

5、细部构造设计在槽身及支承结构分缝处须设置止水,槽身与槽墩连接处设置支座,给出接缝止水及支承支座的构造型式。

其它需要明确表现的细部构造型式。

题目二:骊瑶渡槽----矩型槽身墩式支承1渡槽断面型式的选择1.1 渡槽支承的选择1.2 槽身纵向的支承形式1.3槽身的支承结构2、渡槽的总体布置和水力计算2.1 渡槽总体布置方案比较确定2.2 渡槽的水力计算2.3 槽底纵坡、槽身宽度和净深的确定2.4 渡槽进出口底部高程3、槽身对已初步确定尺寸的槽身,按照运用与施工中的不利情况,分别对纵向及横向进行内力分析与配筋计算、考虑风压作用时横向稳定计算及施工吊装验算等。

4、支承结构采用排架支承时,选定相应不利工况,对排架进行纵横向内力与配筋计算、竖向屈曲稳定验算及吊装验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