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有机化学基础----实验1、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2H2SO4(浓)2SO2↑+ 2C+ 5H2OC + 2H2SO4(浓)2SO2↑+ C O2↑+ 2H2O(3)收集方法:只能用排水法,因为其密度与空气接近,只是略小,不能用排空气法。
(4)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5)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6)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7)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8)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9)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
故乙烯中混有_SO2_、__ CO2__。
尤其是SO2_具有还原性,也可以是KMnO4酸性溶液或者溴水褪色,必须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杂。
但如果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则可不除杂。
(10)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方程式:CaC2+2H2O→C2H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2)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3)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①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相当于减小了水的浓度)②分液漏斗控制流速③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4)生成的乙炔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5)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
为什么?①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②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少量CaC2进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堵住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使启普发生器失去作用。
(二)烃的衍生物1、溴乙烷的水解(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溶液(2)反应原理: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化学方程式:CH3CH2—Br + H—OH CH3—CH2—OH + HBr注意:(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使正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水解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3)几点说明:①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是非电解质,加AgNO3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取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产生Ag2O黑色沉淀,无法验证Br-的产生③水解后的上层清液,先加稀硝酸酸化,中和掉过量的NaOH,再加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有Br-产生。
3、乙醇的催化氧化(必修2、65)(性质)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看到铜丝表面变黑,生成 CuO迅速插入盛乙醇的试管中,看到铜丝表面变红;反复多次后,试管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乙醛),反应中乙醇被氧化,铜丝的作用是催化剂。
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取反应后的液体与银氨溶液反应,几乎得不到银镜;取反应后的液体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看不到红色沉淀,因此无法证明生成物就是乙醛。
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有2个:①乙醇与铜丝接触面积太小,反应太慢;②反应转化率低,反应后液体中乙醛含量太少,乙醇的大量存在对实验造成干扰。
乙醛的银镜反应(1)反应原料:2%AgNO 3溶液、2%稀氨水、乙醛稀溶液(2)反应原理: 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 2Ag ↓+ 3NH3 +H2O(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银氨溶液的配置: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1mL2%的硝酸银,然后一变振荡,一边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注意:顺序不能反)(4)注意事项:①配制银氨溶液时加入的氨水要适量,不能过量,并且必须现配现用,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容易爆炸的物质。
②实验用的试管一定要洁净,特别是不能有油污。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否则会生成易爆物质),水浴温度不宜过高。
④如果试管不洁净,或加热时振荡,或加入的乙醛过量时,就无法生成明亮的银镜,而只生成黑色疏松的沉淀或虽银虽能附着在试管内壁但颜色发乌。
⑤实验完毕,试管内的混合液体要及时处理,试管壁上的银镜要及时用少量的硝溶解,再用水冲洗。
(废液不能乱倒,应倒入废液缸内)成败关键:1试管要洁净 2.温水浴加热3.不能搅拌4.溶液呈碱性。
5.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氨水的浓度以2%为宜。
能发生银镜的物质: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来清洗试管内的银镜,银镜反应的用途:常用来定量与定性检验醛基;也可用来制瓶胆和镜子。
与新制Cu(OH)2反应: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1)反应原料:10%NaOH溶液、2%CuSO4溶液、乙醛稀溶液(2)反应原理:CH3CHO + 2Cu(OH)2CH3COOH + Cu2O↓+ 2H2O(3)反应装置:试管、酒精灯、滴管(4)注意事项:①本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成功。
②Cu(OH)2悬浊液必须现配现用,配制时Cu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宜过大,且NaOH溶液应过量。
若CuSO4溶液过量或配制的Cu (OH)2的质量分数过大,将在实验时得不到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是得到黑色的CuO沉淀)。
新制Cu(OH)2的配制中试剂滴加顺序 NaOH — CuSO4—醛。
试剂相对用量 NaOH过量反应条件:溶液应为_碱_性,应在__水浴_中加热用途: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_醛基__;医院可用于葡萄糖的检验。
乙酸的酯化反应:(性质,制备,重点)CH 3C OH O+H 18OC 2H 5浓H 2SO 4CH 3C O 18OC 2H 5+H 2O(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1) 实验中药品的添加顺序 先乙醇再浓硫酸最后乙酸(2) 浓硫酸的作用是 催化剂、吸水剂(使平衡右移) 。
反应后右侧试管中有何现象? 吸收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有果香气味的液体 (5) 为什么导管口不能接触液面? 防止因直接受热不均倒吸(6)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试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设计增大乙酸乙酯产率的方法 小心均匀加热,保持微沸,有利于产物的生成和蒸出,提高产率(7) 导管:较长,起到导气、冷凝作用(三)大分子有机物1. 葡萄糖醛基的检验(必修2、P71)(同前醛基的检验,见乙醛部分)注意:此处与新制Cu(OH)2反应条件为直接加热。
2、蔗糖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检验(选修5、P93)(性质,检验,重点)实验:这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各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 ,并在其中一支试管里加入3滴稀硫酸(1:5)。
把两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 。
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最后向两支试管里各加入2mL 新制的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 ,观察现象。
(1) 现象与解释: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蔗糖分子中不含 醛基 ,不显 还原 性。
蔗糖在 稀硫酸 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具有 还原性 性。
(2) 稀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3) 关键操作 用NaOH 中和过量的H 2SO 43. 淀粉的水解及水解进程判断(选修5、P93,必修2、P72)(性质,检验,重点)(1) 实验进程验证:(实验操作阅读必修2第72页)①如何检验淀粉的存在?碘水②如何检验淀粉部分水解?变蓝、砖红色沉淀③如何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不变蓝、砖红色沉淀乙醇和重铬酸钾仪器试剂:圆底烧瓶、试管、酒精灯、石棉网、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乙醇实验操作 :在小试管内加入1mL 0.5%重铬酸钾溶液和1滴浓硫酸,在带有塞子和导管的小蒸馏烧瓶内加入无水乙醇,加热后,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反应过程中溶液由橙黄色变成浅绿色。
应用:利用这个原理可制成检测司机是否饮酒的手持装置。
因为乙醇可被重铬酸钾氧化,反应过程中溶液由橙黄色变成浅绿色。
刚饮过酒的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蒸汽,因此利用本实验的反应原理,可以制成检测司机是否饮酒的手持装置,检查是否违法酒后驾车。
1、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乙醇、乙醛、甲酸和乙酸四种物质的水溶液? 加入新制Cu (OH )2后的现象蓝色沉淀不消失 蓝色沉淀不消失 蓝色沉淀消失变成蓝色溶液 蓝色沉淀消失变成蓝色溶液 混合溶液加热后现象 无红色沉淀 有红色沉淀 无红色沉淀 有红色沉淀结 论 乙醇 乙醛 乙酸 甲酸2、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8H 8O 4,已知1mol 该化合物分别与Na 、NaOH 、NaHCO 3反应,消耗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而且该化合物苯环上不存在邻位基团,试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解析:由消耗1mol NaHCO 3,可知该化合物一个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COOH ;由消耗2mol NaOH ,可知该化合物一个分子中还含有一个酚羟基:—OH ;由消耗3mol Na ,可知该化合物一个分子中还含有一个醇羟基:—OH 。
所以其结构简式为:有机实验专题一、几种有机物的制备2、 乙烯原理:CO H CH CH OH CH CH SO H ︒+↑===−−−→−-1702222342浓 i)药品及其比例:无水乙醇、浓硫酸 (体积比为1:3)ii)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反应液中iii)碎瓷片的作用: 防暴沸iv)温度控制: 迅速升至170℃v)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脱水剂vi)用NaOH 洗气:混有杂质CO 2、SO 2、乙醚及乙醇vii)加药顺序:碎瓷片无水乙醇 浓硫酸 3、 乙炔原理:↑+→+22222)(2H C OH Ca O H CaCi)为何不用启普发生器:反应剧烈、大量放热及生成桨状物ii)为何用饱和食盐水: 减缓反应速率4、 制溴苯原理: i)加药顺序: 苯、液溴、铁粉ii)长导管作用: 冷凝回流iii)导管出口在液面上:防倒吸iv)粗产品的物理性质: 褐色油状物v)提纯溴苯的方法: 碱洗7、酯化反应原理:CH 3C OH O+H 18OC 2H 5浓H 2SO 4CH 3C O 18OC 2H 5+H 2Oi)加药顺序:乙醇 浓硫酸 醋酸+ Br 2 + HBr─Br Fe △iv)长导管作用:冷凝v)饱和碳酸钠:吸收乙醇、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二、有机物的性质实验㈠ 银镜反应含有醛基的烃的衍生物:(1)醛类 (2)甲酸、甲酸盐、甲酸酯(3)醛糖(葡萄糖、麦芽糖)(4)不含醛基的果糖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实验要点1、银氨溶液的制备:稀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