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徐州是哪两条铁路干线的交会地()
A.京广线、陇海线 B.成昆线、沪昆线
C.京沪线、陇海线 D.京沪线、沪昆线
2.中学生户外活动,下列选项属于注意自身安全的是:
A.爬到楼顶观察星空B.独自观察野外山洞
C.哪里人多,往那里挤D.在教师指导下收集矿物标本
3.位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有()
A.桂林山水、长江三峡 B.苏州园林、龙门石窟
C.布达拉宫、都江堰 D.秦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
4.下列地区的人们与其普遍开展的体育活动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蒙古:摔跤B.黑龙江:滑雪
C.海南:冲浪D.广东:滑冰
5.一位网友结合省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给各省区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图形文字标志,读四省图形文字标志,这位网友设计四个省区图形文字标志的灵感来自于()
A.服饰B.河流C.饮食D.民居和建筑6.下列各民族民俗与旅游文化特色搭配错误的是()
A.黄土高原﹣﹣﹣窑洞﹣﹣﹣面食
B.内蒙古高原﹣蒙古包﹣﹣﹣赛马、摔跤
C.北京﹣﹣﹣四合院﹣﹣﹣北京烤鸭
D.云南西双版纳﹣﹣﹣竹楼﹣﹣﹣那达慕节
7.远距离旅行应该准备的相关旅游物品有
①必要的衣物②常用的必备药品③照相机或摄像机等④必要的食物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8.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类型﹣东耕西牧B.人口和城市一东疏西密
C.传统民居﹣南平北尖D.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
9.“人民币上学地理”,依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图,图示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A.高山族满族B.壮族藏族C.苗族回族D.傣族蒙古族10.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下列不属于国家级旅游景区的是()
A.植物园 B.野象谷
C.中老缅三国交界 D.傣族园
旅游日本的畅畅拍摄了日本农村典型木造民居“合掌造”。
屋顶用稻草覆盖,又厚又陡 ( 屋顶角度为60°),利于防灾减灾。
1995 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图③为民居“合掌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合掌造”所用的建筑材料来源于()
A.渔业和牧业B.种植业和林业
C.渔业和林业D.种植业和牧业
12.“合掌造”的用料、结构有利于防御()
A.地震和暴雪B.寒潮和台风
C.洪涝和泥石流D.台风和泥石流
1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岛国B.位于板块交界处C.多山地D.人口众多
蒙古包是蒙古游牧民族的特定建筑,一般为圆形,蒙古包顶部中央为可以开合
的天窗,蒙古包门朝南或东南,如图。
蒙古包每年都要随着季节的更替而转场。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4.蒙古包顶部中央为可以开合的天窗,其主要功能是
A.防止野兽的侵袭 B.接收雨水,净化后使用
C.用于采光和空气流通 D.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提高室内温度
15.蒙古包每年都要随季节的更替而转场,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地形 B.牧场 C.水源 D.生活习惯
16.蒙古包成为蒙古游牧民族的特定建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 B.地形平坦,利于翻修
C.易于安装和拆运,灵活性好 D.防风防沙和御寒
17.藏族群众的藏袍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A.炎热、温差小 B.寒冷、温差大
C.温暖、温差小 D.干燥、温差大
18.西部旅游资源丰富,但在西部旅游时欣赏不到的是()
A.丝路驼铃 B.雪域高原 C.苗寨风情 D.卢沟晓月
19.你外地的朋友来湘西旅游,下列哪个景区不是你推荐的当地景区()A.德夯风景区 B.凤凰古城 C.桃花源风景区 D.浙江芙蓉镇
20.我国下列地区中,多就地取材建行石屋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横断山区 C.海南岛 D.东北平原
21.“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所属的菜系是()。
A.鲁菜B.川菜C.粤菜D.湘菜22.地方文化对旅游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列地区与人文旅游资源组合正确的是( )
①敦煌—石窟艺术②深圳—民族风情
③北京—皇家园林④山西—大院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3.选出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桂林山水 B.苏州园林 C.云南石林 D.八达岭长城
24.近年来,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下列有关故宫保护的建议合理的是()
A.大力提高门票价格,减少参观人数
B.将北京故宫的文物搬迁到其他城市
C.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提倡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
D.对故宫进行大肆改造,满足游客浏览的需要
25.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位于下列哪个省()
A.山东省B.陕西省C.山西省D.河北省
二、解答题
26.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
(2)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 一线。
(3)乌鲁木齐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到达拉萨后,小明参观了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图A____________。
(5)小明在旅游途中拍摄了下列景观照片,属于北京的是______(填字母)。
27.“十一”黄金周是旅游的旺季,下面是广州某中学生“十一”期间随旅行团的旅游路线图和日程安排表。
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列车从广州驶向武汉,经过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
从宜昌乘长江游轮到重庆,经过了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____级阶梯交界处,这里________资源丰富。
(2)该旅行团在第________天经过我国著名的三峡风景区。
在五天的行程中,第______天所选择的交通方式受天气的影响最小。
(3)到达某旅游地后,近距离游览一般都选择________作为交通工具,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五天的旅途是从我国________盆地到________高原,这里昼夜温差
________(填“大”或“小”),因此旅途中游客需要及时增减衣物。
(5)游程安排表上第六天的交通工具被油墨模糊了,如果需要当天就到家,只能选择
________作为交通工具。
28.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1)北方以______为主,南方以______为主,西北__________等畜产品比重大。
(2)中国八大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居建筑特点:南方民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民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藏民穿着可露出胳膊的________________,以适应气温的变化。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和B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C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
(2)将A与B的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划分,A为_________,B为_________。
(3)区域A和B的界线与我国1月_________ ℃等温线以及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4)从干湿地区来看,A地区主要属于在(_______)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5)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诸多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_________。
(6)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C地最适宜发展(______)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D 6.D 7.A 8.A 9.B 10.C 11.B 12.A 13.B 14.C 15.B 16.C 17.B 18.D 19.D 20.B 21.B 22.C 23.D 24.C 25.C
26.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秦岭-淮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布达拉;D
27.(1)京广线二三水能
(2)二三
(3)汽车机动灵活
(4)四川青藏大
(5)飞机
28.(1)面食大米牛羊肉奶制品(2)鲁、川、苏、粤、浙、闽、湘、徽(3)南方民居墙体薄、窗户大、通风条件好而北方特别是东北的民居墙体厚、窗户小、密闭程度高(4)藏袍
29.耕地草地水田旱地 0 800 A 优质耕地减少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