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仪器分析第十八章 平面色谱法 ppt
仪器分析第十八章 平面色谱法 ppt
Rf= 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
=a c
0.2~0.8, 0.3~0.5为宜
c 原点至试样组份斑点中心的距离
a
Rr= 原点至参考物质斑点中心的距离
b =b c
Rf-与Rr值的测量示意图 4
平面色谱法参数-相平衡参数
1
1
Rf
1k 1KsV/Vm
k,K增大,Rf 减小。 Rf=1 , k=0; Rf=0 , k=∞
-
9
薄层色谱吸附剂
硅胶 氧化铝
活性 点位
活性 级别
含水量↑
硅醇基
活性↓ (使用前
活化!)
铝羟基 同上
-
分离效率 影响因素 粒度↓ , 粒度分布 ↓ ,分离
效率↑
同上
分离
对象
有机酸
氨基酸
萜类
甾体
氨基酸、 酸性色素; 挥发油、 萜类、甾 体;生物
碱等。 10
吸附剂 C
B
展开剂
B
C
A A
被测物质
薄层色谱展开剂选择示意图
粘合剂:煅石膏(硅胶-G板)。硬板机械强度较 差,但耐腐蚀,可用硫酸试液显色。
羧甲基纤维素钠:硬板机械强度好,但耐腐蚀性 较差。
常用硅胶:硅胶G、硅胶H、硅胶GF254、硅胶 HF254
活化:105℃,0.5~1h
-
14
薄层色谱操作方法-点样
1.样品溶液:多用甲醇、乙醇、丙酮、氯仿等挥 发性有机溶剂,避免水作溶剂。0.01%~0.1%.
-
23
-
1
教学目标
说出平面色谱中定性参数Rf及Rr、相平衡 参数K及k、面效参数n及H、分离参数R 及SN的概念。
简述吸附剂种类及影响活度因素。
简述选择展开剂的一般原则。
详述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和定性定量方 法。
详述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和实验方法。
-
2
平面色谱方法示意
-
3
平面色谱法参数-定性参数
原点至斑点中心的距离
分离数(SN):在相邻斑点分离度为1.117 时,在Rf=0和Rf =1两种组分斑点之间能 容纳的色谱斑点数。经典薄层板的分离数
为7~10,高效薄层板的分离数为10~20。
-
7
薄层色谱法示意图层色谱法特点
分离效能高,展开时间短。 灵敏度高,可检出微克至几十纳克的物 质。 仪器简单,操作方便。 试样预处理简单。 自动化程度低,重现性较差,定量分析 准确度与精密度较低。
-
5
平面色谱法参数-面效参数
n16(L/W)2 HL0/n
L: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 L0: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W:组分斑点的纵向宽度 影响因素:固定相的粒度、均匀度、活度、 展开剂的流速、展开方式等。
-
6
平面色谱法参数-分离参数
分离度:R2(L2L1)/(W1W2)
2d/(W1W2)
R>1为宜
-
17
定性方法
样品组分Rf值与同一薄板上的对照品组 分的Rf值比较。 与文献的相对比移值进行比较。
-
18
定量方法
洗脱法 直接定量法
– 目视比较法 – 薄层扫描法
Cx C1 C2 C3 C4
目视比色法示意
-
19
双波长双光束薄层扫描仪光学系统简图
光源
1
2
斩光器
检测器
-
20
应用
平面色谱法在染料、农药、医药、有机 酸碱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氨基酸、 蛋白质及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分析 中经常被使用。也可以用于无机离子的 分离。还经常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 预试方法。
展开、双向展开。 3.展开时注意事项:展开槽密 闭良好、防止边缘效应(先饱 和15~30min)、展开过程中恒 温恒湿。
-
16
薄层色谱操作方法-显色
1. 物理检出法: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或暗 斑。紫外灯波长254nm、365nm。
2. 化学检出法:通用显色剂:碘(生物碱, 氨基酸衍生物等)、硫酸溶液、荧光黄溶 液(芳香族与杂环化合物);专属显色剂, 如茚三酮(氨基酸)、三氯化铁-铁氰化 钾试剂(酚羟基)、溴钾酚绿(羧酸化合 物)。
-
11
常用溶剂极性顺序
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苯<甲苯< 氯仿<乙醚<醋酸乙酯<正丁醇<丙酮< 乙醇<甲醇<吡啶<酸<水
-
12
薄层色谱操作方法
制板
点样
展开
定性定量分析
显色
-
13
薄层色谱操作方法-制板
软板:不含粘合剂,干法铺板,简便快速,展开 速度快,但薄层薄层不牢固,分离效果较差。
硬板:倾注法、平铺法、涂铺器法
-
21
高效薄层色谱法与纸色谱法自学思考题:
HPTLC为什么比TLC分离效能高? 纸色谱法的固定相是什么?从原理上分 类它属于什么色谱? 纸色谱法的流动相有何特点?为什么流 动相在使用前要预先用水饱和? 试比较纸色谱与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和 定性定量方法。
-
22
小结
一、薄层色谱法: 分离原理:吸附、分配、分子排阻。 吸附剂、展开剂的选择:分离极性小的物质需用 活性高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剂;分离极性大 的物质,需用活性低的吸附剂和极性大的洗脱剂 操作方法: 制板、点样、展开、显色、定性定量 二、纸色谱: 分离原理:分配 操作方法:点样、展开、显色、定性定量
2.点样量器:平口微量注射器、玻璃毛细管、微 升毛细管、自动点样装置。
3.点样量:分析型几至几十微克,制备型数毫克。 4.点样方法:一次或多次。起始线距薄层底边 1.5~2cm,点间距离0.8~1.5cm,原点直径2~
4mm。
-
15
薄层色谱操作方法-展开
1.展开装置:层析缸 2.展开方式:近水平展开、上行展开、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