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食品毒理学·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食品毒理学·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完整ppt
13
一、致死剂量
(四)最大耐受剂量 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0,指化学
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若高于该剂量即可出现死亡。与LD100的情况相似,
LD0也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存在很大的波动性。 LD0和LD100常作为急性毒性试验中选择剂量范围的
•结果相差小于2倍者12种,2~2.5倍者8种, 2.5~3倍者3种,大于3倍者3种
•说明LD50有较大的波动性。
完整ppt
9
一、致死剂量:半数致死量测定方法
将一群动物(一般50只)等分为五组,每组给 予不同剂量的化学物质,测得不同的死亡率;
以剂量为横坐标,死亡百分率为纵坐标,绘制 曲线;
完整ppt
10
一、致死剂量:半数致死量测定方法
在曲线中段,即50%死亡率附近,斜率最大, 对应的剂量即为LD50。
同时计算95%的可信限(即5%的误差)。
完整ppt
11
LD50测定
完整ppt
12
一、致死剂量
(三) 最小致死剂量 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LD01 ,指化 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 剂量。 从理论上讲,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
完整ppt
15
二、阈剂量:类型
1. 急性阈剂量(acute threshold dose,Limac): 与化学物质一次接触所得;
2. 慢性阈剂量(chronic threshold dose, Limch):
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所得(针对车间环境)。
完整ppt
16
完整ppt
17
二、阈剂量
▪ 慢性毒作用的敏感阈剂量最低; ▪ 因人与动物的敏感性差异,在剂量外推到人时设
(一)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
Zac) 是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
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 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 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第三节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一、致死剂量 二、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 三、毒作用带
学物的毒性大小均不同。
▪ 描述或比较外源化学物毒性大小的方法:
✓ 同剂量化学物引起毒作用强度;
✓ 同毒作用强度所需化学物的剂量
毒性参数 安全限值
完整ppt
2
0 概述
毒性参数类型: ▪ 毒性上限参数:
完整ppt
20
三、最大无作用剂量
➢毒理学试验能够确定的是未观察到损 害作用的剂量(NOEL)。 ➢NOEL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参数,在 制订化学物质的安全限值时起着重要作 用。
完整ppt
21
三、最大无作用剂量
▪ 注: ✓ 急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都有各自
的NOEL和LOEL。 ✓ 在讨论NOEL或LOEL时应说明具体条件。
亡的剂量,用mg/kg表示。 若化学物是气态、液态,则称为致死浓度(LC),
用mg/L表示。
完整ppt
5
一、致死剂量
(一)绝对致死剂量
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 ,是指化学物质
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如再降低剂量,就有存活者。 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受试群体中总是有少数
完整ppt
7
一、致死剂量:半数致死剂量
▪ 影响LD50的因素(对于同一种化学物质):
动物种属 接触途径 性别 年龄
实验室环境 喂饲条件 染毒时间 受试物浓度 溶剂性质 实验者操作技术
的熟练程度
完整ppt
8
一、致死剂量:半数致死量
•据报道,用26种化学物质对大鼠灌胃染毒, 并对每种化学物质LD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 比较.
高耐受性或高敏感性的个体,故LD100常有很大 的波动性。实际意义不大。
完整ppt
6
一、致死剂量
(二) 半数致死剂量
median lethal dose,LD50 ,指受试动物经一
次或24h内多次染毒后,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 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
LD50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敏感、最稳 定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 级的基础标准。
依据。
完整ppt
14
二、阈剂量
(一) 阈剂量(threshold dose)
指在一定时间内,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 与机体接触,使机体开始出现不良反应的最低剂 量,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MEL)。
即:使机体某项观察指标产生超出正常变化范围 的最小剂量。
完整ppt
19
三、最大无作用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lowest observed effect level, LOEL):
又称“中毒阈剂量”,指略高于最大无作用剂量 或浓度。
➢ 指在一定时间内,化学物质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 机体接触,使某项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 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急性毒性试验:受试动物致死
▪ 毒性下限参数:
急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
(有害作用阈剂量、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
完整ppt
3
第三节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一、致死剂量
(一)绝对致死剂量 (二)最小致死剂量 (三)最大耐受剂量 (四)半数致死剂量
完整ppt
4
一、致死剂量
致死量(lethal dose, LD): 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试动物死
置“安全系数”。 ✓ 车间内接触的化学品:<10,如敌敌畏; ✓ 毒作用带窄:>10,如异氰酸甲酯为100; ✓ 食品:从无作用剂量外推到ADI为100。
完整ppt
18
三、最大无作用剂量
maximal no-effect dose,MNEL:
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 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 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或异常反应的最高剂 量; 又称未观察到的作用剂量(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NOEL)。
完整ppt
22
四、毒作用带
毒作用带(toxic effect zone): 指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毒作用上限之间的距离; 常用外源化学物的LD50与急性毒性或急性毒性
与长期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阈剂量)的比值表 示。 类型:急性毒作用带(Zac)、慢性毒作用带 (Zch)。
完整ppt
23
四、毒作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