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外科心得体会.doc

中医外科心得体会.doc

中医外科心得体会
篇一:对中医外科学的心得体会
对中医外科学的心得体会
2013级针灸推拿专升本业余本科班
这个学期,学校给我们针灸推拿专业开设了《中医外科学》这门科目的学习。

经过了几节课的学习,以及老师的讲解,还有书本的内容,让我对中医外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运用。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临床学科,内容丰富,包括疮疡、乳房病、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

在历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曾属于外科范围。

由于医学的发展,分工愈来愈细,以上各病都先后发展分化成了有关专科。

历代中医外科著作颇多,各家所载外科疾病的病名,由于地区不同,方言各异,致使病名不统一,同一性质的疾病因所患部位、阶段、形态等不同而有几个病名,有时一个病名又包括多种性质的疾病。

外科疾病名目虽然繁多,但从它的命名依据来看,一般是根据疾病的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疾病特性、范围大小、是否传染等命名,有一定规律可循。

《灵枢痈疽》篇首将外科疾病的分类以痈疽概之,并以脏腑隶之。

后人又以疮疡两字概括一切外科疾病,且以病变在皮、肉、脉、筋、骨的不同,来分别表里阴阳;又依据疮疡的发病过程分为肿疡、溃疡,未溃的疮疡统称肿疡,已溃的疮疡统称溃疡。

这样的分类笼统、不实
用。

直至隋《诸病源候论》以疾病的病因、病理、性质归类,才使疾病的分类渐趋合理。

外科疾病多生于体表,易诊断,但每一种外科疾病都有不同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中医临床主张“审症求因,辨证论治”,不同的病因病机,证候与治疗也就不同。

因此,掌握病因病机,对于诊疗外科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觉得这些分类及病因病机在实际运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当今社会,乳腺恶性病变在我国就位居女性癌的首位,被医学界称为“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

运用《中医外科学》的相关阐述,我就从中学到了如何分析辩证乳腺疾病。

首先,我通过学习知道,中医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外因和内因等七个方面:一、外感六淫;二情志内伤;三、饮食不节;四、外来伤害;五、劳伤虚损;六、感受特殊之毒;七、痰饮瘀血。

所以,我会考虑情志与乳腺疾病的关系。

情志是指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故又称七情。


一般情况下,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不会致病;相反,由于长期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可使体内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外科疾病。

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生火;肝郁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以致气郁、火郁、痰湿阻于经络,气血凝滞,结聚成块,形成瘰疬。

又如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的分泌与排泄,若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易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