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在格子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分)
Zhuó()壮成长张皇失cuò()名fù()其实
眼花liáo()乱无人问jīn()huò()然开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
C.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
中新网9月8日电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今日表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
6.根据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个句子。
(2分)
7.按要求填空。
(6分)
(1)________,老大徒伤悲。
(2)________,猎马带禽归。
(3)《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清新优雅环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4)为人处世要像“莲”那样“________,________”,洁身自好、不媚世俗。
(请用《爱莲说》中的名句填写)
8.名著阅读。
(5分)
(1)中国文学到了明清时代,小说文体的创作渐次进入了鼎盛时期,于是产生了众望所归的四大名著,分别是:
A.《________》,
B.《水________》,
C.《三国演义》,
D.《西
________》。
(2)以下分别是上面哪部名著的开篇词?(请填序号)
“混沌未分天地乱,渺渺茫茫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预知造化会元功,
需看《________》”。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宴终散场。
悲喜千般如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痴情抱恨长。
字字看来都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
”是《________》
二、文章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9题。
(30分)
(一)(9分)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一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
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
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
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
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
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了。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支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的往四下
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
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疼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9.为选段拟一个两字的标题:(1分)
10.根据选文内容,写出老头子为了痛打敌人,从准备到成功的
实际步骤:(2分)
⑴⑵⑶⑷
11.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说明勇敢的人也有慌张”
的时刻,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具真实性。
你同意上述说法吗?为什
么?(3分)
12.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3分)
(二)月光启蒙(10分)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
的诗情。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
再盖南楼遮太阳。
”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
歌谣。
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
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
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
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
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
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
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
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
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
“毛娃哭,住瓦屋。
毛娃笑,坐花轿。
毛娃醒,吃油饼。
毛娃睡,盖花被。
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
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
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
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13.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2分)
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民歌→→→说谜语
1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3分)
15.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2分)
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
16.如果以“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永远珍藏着那一份母爱”来结尾,和原文比较,哪一个好?为什么?(3分)
(三)(11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
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
然②。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
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
声!”(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