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O—三年七月目录前言 (1)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5监测报表格式 (8)附录 A 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 11 附录 B 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 (13)附录 C 土壤采样技术 (22)附录 D 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DZ/T 0064.2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3.1地下水环境监测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4.1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4.1.1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4.1.2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一次。

污染控制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

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

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监测井采样时间尽量相对集中,日期跨度不宜过大。

遇到特殊的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地下水水质时,应根据需要增加采样频次。

4.2采样技术4.2.1采样资质所有参与采样工作的人员需要通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后才可进行地下水、土壤样品采样工作。

未通过考核的人员不宜参与采样工作。

4.2.2采样前的准备4.2.2.1确定采样负责人采样负责人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

采样负责人应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并了解采样监测井周围的情况,熟悉地下水采样方法、采样容器的洗涤和样品保存技术。

当有现场监测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监测技术。

4.2.2.2制定采样计划采样计划应包括:采样目的、监测井位、监测项目、采样数量、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及分工、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需要现场监测的项目、安全保证等。

4.2.2.3采样器材与现场监测仪器的准备采样器材主要是指采样器和水样容器。

(1)采样器具的选择通常建议使用气囊泵、小流量离心式潜水泵、惯性泵及贝勒管做为常用的采样器具,应当依据不同的需要和目标物选取合适的采样器具。

采取常规无机物样品时,常规器具均可使用;采取挥发/半挥发有机物样品时,宜使用气囊泵或VOCs 专用贝勒管;采取LNAPL (轻质非水相)样品,宜使用贝勒管;采取DNAPL (重质非水相)样品时,宜使用气囊泵或小流量离心式潜水泵在井底部采取。

常见采样器具及其适用的目标物类型详见附录D。

地下水水质采样器应能在监测井中准确定位,并能取到足够量的代表性水样。

采样器的材质和结构应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

(2)水样容器的选择及清洗水样容器的选择原则: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容器不应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能严密封口,且易于开启;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

水样容器选择、洗涤方法和水样保存方法见附录A 。

表中所列洗涤方法指对在用容器的一般洗涤方法。

如新启用容器,则应作更充分的清洗,水样容器应做到定点、定项。

(3)现场监测仪器对水位、水量、水温、pH 值、电导率、浑浊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色、臭和味等现场监测项目,若需进行现场污染物的快速测定,还应准备好相关快速筛查设备,应在实验室内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安全运输到现场,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性能正常。

4.2.3采样方法采样洗井方式一般有大流量离心式潜水泵洗井与微洗井两种。

常规采样一般使用大流量离心式潜水泵洗井,除对于生产井、机井等已有抽水管路的监测井位宜采用附录 B 中的A(已有管路监测井采样方法)外,均可使用附录B中的B(普通监测井采样法);对于采用微洗井方式的监测井位,可依据井管直径的不同分别选用附录B 中的B(普通监测井采样法)和C (深层/大口径监测井采样法)。

采样基本流程如下:图4-1 采样基本流程图(1)测定地下水位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在采样前应先测地下水位。

(2)洗井若监测井未经常使用,长期放置三个月以上,在采样前应当进行一次充分洗井,从井中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洗井后进行,清洗地下水用量不得少于3~5 倍井容积,以去除细颗粒物质堵塞监测井并促进监测井与监测区域之间的水力连通。

每次清洗过程中抽取的地下水,要进行pH 值和温度等参数的现场测试。

洗井过程需持续到取出的水不混浊,细微土壤颗粒不再进入水井;洗出的每个井容积水的pH 值和温度或溶解氧和电导率连续三次的测量值误差需小于10%,洗井工作才能完成。

采样深度应至少在地下水水面0.5m 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洗井一般可以采用贝勒管、地面泵、离心式潜水泵、气囊泵和蠕动泵等方式。

充分洗井后需要让监测井中水体稳定24h 以后再进行常规地下水样品采样。

若监测井使用频繁,每次采样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周,在样品采集前只需进行简单的洗井或微洗井,待水质参数稳定后即可进行样品采样。

洗井期间水质指标参数测量至少五次以上,直到最后连续三次符合各项水质指标参数的稳定标准,其测量值偏差范围参见表4-1。

表4-1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洗井参数测量值偏差范围做到一井一管。

如条件许可,也可采用离心式潜水泵、气囊泵、惯性泵等进行采样。

应当依据不同的目标物选取不同的采样位置,一般在井中贮水的中部取水。

(3)样品采集顺序及保存方法样品采集一般按照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稳定有机物及微生物样品、重金属和普通无机物的顺序采集,样品采集时应控制出水口流速低于1L/min ,采集VOCs 及样品时,出水口流速宜低于0.1L/min 。

半挥发性宜低于0.2L/min 。

依据不同的采样场地类型,确定过滤方式。

若水样浑浊度低于10NTU 时,水样均不需过滤。

对于饮用水源地补给区采样和测定溶解性金属离子项目,样品装瓶前应过0.45μm 的PE滤膜;对于污染场地区采样和测定总金属离子项目,样品装瓶前不需进行过滤,可静置后取上清液。

采样前,除油类和细菌类监测项目外,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 次。

测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项目的水样,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隙。

测定硫化物、石油类、重金属、细菌类和放射性等项目的水样应分别单独采样。

各监测项目所需水样采集量见附录A ,附录A 中采样量已考虑重复分析和质量控制的需要,并留有余地。

在水样采集或装入容器后,立即按附录A 的要求加入保存剂。

采集水样后,立即将水样容器瓶盖紧、密封,贴好标签,标签设计可以根据各站具体情况,一般应包括监测井号、、采样深度和经纬度、采样日期和时间、地点、样品编号、监测项目、采样人等。

采样野外编号规定为(省级行政区简称)/(GWCI )/(年)/(月)/(四位顺序号)/现场填写《地下水采样记录表》,字迹应端正、清晰,各栏内容填写齐全。

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采样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漏采,应立即重采或补采。

现场采样设备和取样装置在一口井采样结束后,下一口井采样前要进行清洗,其清洗方法可参照如下程序:①用刷子刷洗、空气鼓风、湿鼓风、高压水或低压水冲洗等方法去除黏附较多的污染物;②用肥皂水等不含磷洗涤剂洗掉可见颗粒物和残余的油类物质;③用水流或高压水冲洗去除残余的洗涤剂,自来水应为经水处理系统处理的饮用水;④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⑤当采集的样品中含有金属类污染物时,须用10%的硝酸冲洗,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不存在金属污染物的场地,此步骤可省略;⑥当采集样品中含有有机污染物时,应用色谱级有机溶剂进行清洗,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丙酮、己烷等,其中丙酮适用于多数情况,己烷适用于多氯联苯(PCBs)污染的情况;当样品要进行目标化合物列表分析时,用以清洗的溶剂应选用易挥发物质,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对于不存在有机污染物的场地,此步骤可省略;⑦用空气吹干后,用塑料或铝箔包好设备。

4.2.4其它注意事项对封闭的生产井可在抽水时从泵房出水管放水阀处采样,采样前应将抽水管中存水放净。

对于自喷的泉水,可在涌口处出水水流的中心采样。

采集不自喷泉水时,将停滞在抽水管的水汲出,新水更替之后,再进行采样。

洗井及设备清洗废水应使用固定容器进行收集,不应任意排放。

采样单位应同实验室技术人员共同确定选测项目,并商定送样时间;野外采样应有实验室技术人员指导,确保样品的采集质量。

采样使用试剂(保护剂)应由承担测试任务的实验室统一提供。

严格按要求密封、保存、运送样品。

4.2.5土样采集仅在监测除地下水污染外,对土壤也有潜在污染风险的场地时,才需要在采集地下水样的同时,进行土样采集。

如加油站、石化企业、垃圾填埋场、再生水灌溉区等。

土壤样品采集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要求采集。

4.2.6采样记录地下水采样记录包括采样现场描述和现场测定项目记录两部分,地方可按表5-3 的格式设计统一的采样记录表。

每个采样人员应认真填写《地下水采样记录表》。

4.3 地下水采样现场质量保证及安全防护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持相关资质证上岗,切实掌握地下水采样技术,熟知采样器具的使用和样品固定、保存、运输条件。

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不应有影响采样质量的行为,如使用化妆品,在采样时、样品分装时及样品密封现场吸烟等。

汽车应停放在监测点(井)下风向50m 以外处。

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监测项目加采现场平行样和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每次测试结束后,除必要的留存样品外,样品容器应及时清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