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篇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第一篇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第一篇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标准适用于四级及四级以上公路新建、改建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其环保、机电工程部分按相应具体规定执行;标准还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监督部门对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监控和检验评定。

(大中修不用)。

第一章工程质量评定第一节一般规定1、建设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单位工程: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独立招投标)(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设施)。

分部工程:在单位工程中,应按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在分部工程中,应按不同的施工方法、材料、工序及路段长度等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

2、工程质量检验评分以分项工程为单元,逐渐计算各相应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的评分值。

3、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应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逐级评定。

第二节工程质量评分分项工程评分方法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

只有在其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施工工艺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且无严重外观缺陷和质量资料真实并基本齐全时,才能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

基本资料具有质量否决权,经检查基本要求要求不符合规定时,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关键项目是指分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实测项目。

这些实测项目合格率不得低于90%(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得低于95%机电工程为100%)且检测值不得超过规定极限值,否则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实测项目的规定值是指任一单个检测值都不能突破的极限值。

用数理统计方法评定的实测项目都被列为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时该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这些项目包括:路基路面压实度、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水泥砂浆强度、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横向力系数。

分项工程计分应按实测项目得分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经检查不符合基本要求规定时,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规定值是指单点测点值应达到或满足《检评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值。

对于较严重的外观缺陷,施工单位须采取措施进行整修处理。

分项工程的施工资料和图标残缺,缺乏最基本的数据,或有伪造涂改者,不予检验和评定。

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施工原始记录、实验数据、分项工程自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

第三节工程质量评定1、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75分者为合格,小于75分为不合格;机电工程、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小于90分为合格,小于90分为不合格。

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坚固、补强或返工、调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但计算分部工程评分值时应按其复评分值的90%计算2、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所属分项工程合格,则该分部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项工程不合格,则该分部工程为不合格3、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所属各分部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单位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部工程不合格,则该单位工程评为不合格。

4、合同段和建设项目质量等级评定合同段和建设项目所含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其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所属任一单位工程不合格,则合同段和建设项目评为不合格。

第五节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1、路基和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以重型击实标准为准。

沥青层压实度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为准。

2、标准密度应做平行试验,求其平均值作为现场检验的标准值。

3、路基、路面压实度以1~3km长的路段为检验评定单元,按《检评标准》各有关章节要求的检测频率进行现场压实度抽样检查,求算每一测点的压实度Ki。

细粒土现场压实度检查可以采用灌砂法或环刀法;粗粒土及路面结构层压实度检查可以采用灌砂法、水袋法或钻孔取样蜡封法4、路基、基层和底基层k≥Ko,且单点压实度Ki,全部大于等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合格率为100%;当K≥Ko,且单点压实度全部大于等于规定极限值时,按测定值不低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的测点数计算合格率。

K<Ko或某一单点压实度Ki 小于规定极限值时,该评定路段压实度为不合格,相应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

5、路堤施工段落短时,分层压实度应每点符合要求,且样本数不少于6个。

6、沥青面层:当K≥Ko且全部测点大于等于规定值减一个百分点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合格率为100%;当K≥Ko时,按测定值不低于规定值减1个百分点的测点数计算合格率。

K<Ko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为不合格,相应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

第六节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的评定混凝土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试件使用标准方法制作,标准养生时间为28d.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每工作班制作2~4组第七节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

第十节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评定1、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的强度,以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1d后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20±2℃)。

2、在现场按规定频率取样,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制备试件。

(按最佳含水量、干密度制作)Lv≤10%时,可为6个试件Lv为10%~15%时,可为9个试件Lv>15%时,可为13个试件3、评定路段内半刚性材料强度评为不合格时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

第十一节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1、评定路段内路面结构层厚度按代表值和单个合格值的允许偏差进行评定。

2、按规定频率,采用挖验或钻取芯样测定厚度代表值和单点合格值的允许偏差见各节实测项目表。

第十二节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1、弯沉用贝克曼梁或自动弯沉仪测量。

每一双车道评定路段(不超过1km)检查80~100个点,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测点。

2、当路基和柔性基层、底基层的弯沉值不符合要求时,可将超出L±(2~3)S的弯沉特异值舍弃,重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对舍弃的弯沉值大于L+(2~3)S的点,应找出其周围界限,进行局部处理。

用两台弯沉仪同时进行左右轮弯沉值测定时,应按两个独立测点计,不能采用左右两点的平均值3、弯沉代表值大于设计要求的弯沉值时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4、测定时的路表温度对沥青面层的弯沉值有明显的影响,应进行温度修正。

当沥青层厚度小于或等于50mm时,或路表温度在20℃±2℃范围内,可不进行温度修正。

第十三节路面横向力系数评定横向力除以实验轮重值越大越好1、当SFC代表值不小于设计或验收标准时,以所有单个SFC值统计合格率;当SFC代表值小于设计或标准值时,该路段为零分。

第二章路基土石方工程第一节一般规定1、土方路基和石方路基的实测项目技术指标的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其他公路(指二级以下公路)两档设定,其中土方路基压实度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三档设定。

2、路基压实度须分层检测,路基其他项目均在路基顶面进行检查测定3、路肩工程可作为路面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进行检查评定。

第二节土方路基土方路基的外观鉴定要求:去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破楼台的位置适当,外形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土方路基实测项目: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石方路基实测项目:压实、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第四节软土地基处置反压护道:填筑材料、护坡高度、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不低于90%。

砂垫层实测项目:砂垫层厚度、砂垫层宽度、反率层设置、压实度粉喷桩实测项目:桩距、桩径、桩长、竖直度、单桩喷粉量、强度(无桩顶面高层)第三章排水工程第一节一般规定排水工程应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依照实际地形,选择合适的位置,将地面水和地下水排出路基以外路面拦水带纳入路缘石分项工程第二节管节预制要求: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管节预制实测项目:混凝土强度、内径、壁厚、顺直度、长度。

外观鉴定: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路面面积的1%。

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1%减3分;深度超过1cm的必须处理第三节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1、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的基本要求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方可进行管节设置管道内的管口缝,当管径大于750mm时,应在管内作整圈勾缝2、管道基础及管道安装实测项目:混凝土抗压强度或砂浆强度、管轴线偏位、管内底高程、基础厚度、管座、抹带3、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的外观鉴定:管道基础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侧面蜂窝不得超过该表面积的1%,深度不超过10mm。

第六节浆砌排水沟浆砌排水沟实测项目:砂浆强度、轴线偏位、沟底高程、墙面直顺度或坡度、断面尺寸、铺砌厚度、基础垫层宽厚第四章挡土墙、防护及其他砌筑工程对砌体挡土墙,当平均墙高小于6m或墙身面积小于1200㎡时,每处可作为分项工程进行评定;当平均墙高度达到或超过6m且墙身面积不小于1200㎡时,为大型挡土墙,每处应作为分部工程进行评定。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桩板式、锚杆、锚碇板和加筋土挡土墙应作为分部工程进行评定第二节砌体挡土墙砌体挡土墙实测项目:砂浆强度、平面位置、顶面高程、竖直度或坡度、断面尺寸、底面高程、表面平整度。

干砌挡土墙实测项目:平面位置、顶面高程、竖直度或坡度、断面尺寸、地面高程、表面平整度。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实测项目:混凝土强度、平面位置、顶面高程、竖直度或坡度、断面尺寸、地面高程、表面平整度。

第六节墙背填土1、墙背填土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设计规定的填料,严禁采用膨胀土、高液限黏土、腐殖土、盐渍土、淤泥和冻土块。

2、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

3、墙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方可开始填土。

抗滑桩减除的关键项目:混凝土强度、桩长、孔径或断面尺寸。

(无桩间距)锥、护坡填土压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对坡面刷坡平整后方可铺砌。

第十节砌石工程桩砌砌体实测项目:砂浆强度、顶面高程、竖直度或坡度、断面尺寸、表面平整度。

第五章路面工程第一节一般规定1、路面工程的实测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其他公路(指二节及以下公路)两档设定。

2、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按其材料组成划分为有结合料稳定类和无结合料稳定类。

有结合料稳定类一般指:沥青稳定碎石,水泥土,水泥温度粒料(碎石、沙砾或矿渣)等;无结合料一般指:级配碎(砾)石、填隙碎石(矿渣)等。

无机结合料一般指石灰、粉煤灰、水泥等;有机结合类一般指沥青稳定类。

3、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按其材料力学行为不同可分为刚性、半刚性和柔性。

4、刚性基层和底基层一般包括:贫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和连续筋配混凝土等;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一般包括:水泥土、水泥稳定粒料(碎石、沙砾或矿渣等),石灰土,石灰稳定粒料(碎石、沙砾或矿渣等),石灰、粉煤灰土,石灰、粉煤灰温度粒料(碎石、沙砾或矿渣等);柔性基层和底基层一般包括:沥青温度碎石、沥青贯入碎石、级配碎(砾)石、填隙碎石(矿渣)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