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学校体育学练习题@答案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高级学校体育学练习题1一、判断题1.我国在1903年,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2.运用分解法教学时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而且教学时间不宜太长。
(√)3.所谓体能,就是指学生具备的基本活动能力。
(×)4.为了显示示范的前后部位,应该采用背面示范。
(×)5.现代体育已由传统的注重身体,发展到今天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目标并重。
(√)6.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顺序是速度、力量、耐力。
(√)7.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有直线排列、螺旋排列和混合排列。
(√)8.全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教学进度。
(×)9.在体育教学中,应本着一切从学生兴趣出发的原则。
(×)10.教材结构是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与总时数之比。
(×)11当学生正在做练习时,尤其是静止用力或较危险的动作,一般不作具体讲解。
(√)12从一节体育课来看,学生的生理机能变化呈下降—稳定—上升的趋势。
(×)13艺术体操教学时,由于动作方向,路线变化较多,一般教师都采取正面示范的方式。
(×)14教师宣布做练习时,用“可以开始”或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再做一次”均属于口令。
(×)15学校体育目标是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16一般来说,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之和应小于或等于教学的总时数。
(√)17在改进和提高阶段,学生逐步消除了错误,多余的动作,使动作变得十分熟练巩固。
(×)18一堂综合课,如果是同一教材,通常是先新授后复习;一堂综合课,如果是不同教材,通常是先复习后新授。
(×)19运用持续法,一般来说练习的时间相对较长,强度也较大。
(×)20体育教学目标不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
(×)21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22持续法多用于周期性项目,以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
(√)23《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运动的历史。
(√)24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具有社会性。
(√)25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宣布教学目标作为组织措施时间。
(×)二、单选题1.在跑的练习中,按照教师的击掌声进行高抬腿跑的练习,属于AA.定向和领先B.助力和阻力C.示范D.教具和模型演示2.为了展现篮球防守中动作的左右移动,可进行AA.正面示范B.侧面示范C.镜面示范D.移动示范3.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指学生进行活动时,身体练习的“负荷强度”和AA.“负荷量”B.“负荷指数”C.“负荷比例D.脉搏次数4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必须包括CA.慢跑B.做徒手操C.集合整队D.做游戏5.在学生人数不多,新教材比较困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采用BA.三组两次轮换B.两组一次轮换C.先合组后分组D.四组三次轮换6.健美操教学时,老师一般采用DA.正面示范B.侧面示范C.镜面示范D.背面示范7.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必须包括CA.一般性准备活动B.专门性准备活动C.课堂常规D.做游戏8.在学生人数较多,新教材比较简单,复习教材学生也基本掌握的情况下,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采用AA.三组两次轮换B.两组一次轮换C.先合组后分组D.四组三次轮换9.纵向分段法是按照D划分A.身体部位B.活动能力C.身体素质D.动作技术结构10.“收腹举腿”和“再做一次”属于语言法中的BA.口令B.指示C.口头评定成绩D.问答法11直观法中包括AA.定向和领先B.口令C.指示D.讲解12.广播操教学时,老师一般采用CA.正面示范B.侧面示范C.镜面示范D.背面示范素质最能反映青少年的心肺功能。
A.速度B.力量C.灵敏D.耐力三、填空题1体育课密度测量时,其分类包括练习、组织措施、指导、互帮与分析讨论、休息。
2体育课程标准中,运动技能领域包含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3传授技术与技能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分解法、矫正法、游戏和竞赛法、情景教学法4根据一节课所要实现的具体教学目标。
实践课通常可分为新授、复习、综合和考核5体育课程标准包括的五大学习领域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6直观法教学时,包括的形式有动作示范、教具和模型演示、电影和电视录像、助力和阻力、定向和领先7体育课的基本结构包含准备、基本、结束三部分。
8检查与判断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方法有教育观察法、生理测定法、自我感觉法9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特性,即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和基础性10.我国在学校体育在内容方面的特色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11.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以下几方面考虑:学生的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12.体育教学过程的组成因素主要有教学目标、体育教材、传播媒介、教师、学生四、简答题1.体育课的教与学内容的安排顺序。
教师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正错误、评价等教的活动的顺序和学生的听讲、自学、自练、自测、自评、观察,以及互相帮助保护等学的活动的合理顺序。
2.体育课课前常规的内容。
教师要提前制定学年、学期体育教学计划,课前要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布置与检查场地器材,提前到达教学场地;学生要准备好体育服装和鞋,提前到达教学场地,帮助准备场地器材。
3.体育教学中运用示范法时有哪些要求。
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示范要正确;要选择好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4.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
第一,详细说明目标的内容,即说明做什么和如何做(知识、方法等)。
第二,用特定的术语描述教学后学生应能做以前所不能做的事情,即教学后所要达到的结果和详细规格。
5.针对骨骼肌肉系统发育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什么。
(1)要有计划地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和伸肌协调性力量,促进青少年肌肉的平均发展。
同时,也提高协调性,如耸肩动作或提物以防驼背。
(2)在生长加速期肌肉以增加长度为主,宜采用伸长肢体的练习,弹跳和支撑自身体重的力量练习等。
重负荷的力量练习应少采用。
(3)应让学生掌握多种运动技术,不要搞单一的专项技术训练,要以全面发展为主。
6场地器材布置的要求。
场地器材的布置应符合安全、卫生原则,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健康;不同的练习场地距离得当,可动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有利于练习转换时的调动队伍,节省调动队伍和分发器材的时间。
7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学生学习评价所包含的内容。
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8体育课准备部分的目标。
(1)迅速组织学生,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中来;(2)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激发学习动机,使他们情绪饱满、愉快振奋地开始一堂课(3)做好准备活动,使机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学习本课内容做好身心准备;(4)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
9给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①在指出动作错误之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以利于学生接受和增强改错的信心,切忌讽刺和挖苦学生;②要纠正主要的动作错误,有时主要的动作错误被纠正了,相关的动作错误也就随之消除;③要合理使用各种方法纠正动作错误。
10什么是分解法分解法优缺点各是什么是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按照部分逐次地进行学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的一种方法。
优点:可以简化教学过程,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学习信心,从而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动作技术。
缺点:易割裂动作技术,破坏动作技术的结构,因而影响动作技能的形成11什么是完整法,优缺点是什么。
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段落和部分,完整地传授动作技术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不致破坏动作技术的结构和动作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
缺点是不易很快地掌握动作技术中较为困难的要素和环节。
12.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运用负重法时应注意些什么?(1)少年儿童的骨骼弹性好、不易骨折、但易变形。
因此,对少年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应避负大负重量的练习,可以多做些克服自身体重的各种练习。
(2)小学、初中阶段应发展动力性的、小肌肉群的力量为主。
高中阶段,可逐步运用静力性的力量练习。
(3)应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力特点。
将动力与静力、大肌群和小肌群、快速力量和慢速力量相互结合,交替进行、综合运用。
(4)负荷的重量一般以学生本人最大的绝对力量的2/3训练较为有效。
科学实验证明,力量素质隔日练习优于每天练习,一般中小学生每次练习为5-10分钟为宜(包括间歇时间)。
练习容不宜太多。
(5)进行较大强度的负重练习时,要特别注意肌肉的放松调整。
把力量性练习与其他性质的练习应交替进行,防止肌肉僵化,提高肌肉的弹性。
13.体育课课中常规的内容准时集合,检查上课人数,作好记录,并检查着装;学生因伤病不能上课应事先请假,见习生应随堂听课;学生应穿轻便服装;师生应爱护公物,自觉爱护场地器材;课中应提出安全要求,学生要服从教师的统一指挥;学生应主动参与布置和收回器材;认真进行课的小结,有组织地结束课。
五、问答题1.制定全年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
教材的安排要考虑全面性;教材的安排要考虑针对性,教材的选择与安排要考虑适当照顾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教材的安排要考虑系统性。
教材安排的顺序与搭配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并处理好教材的纵横关系(纵:即教材本身的系统;横:即教材与教材之间的关系);教材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2.你认为,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如何做才能保证教学的”直观性”.直观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种直观的手段,通过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对所要学习的身体练习获得生动的表象,正确的思维,从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1、广泛运用各种直观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2、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具有直观作用;3、将生动的直观、抽象的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
3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5)简单易行。
4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1)高尚的思想品(2)全面的业务工作能(3)广博的知识(4)精力充沛,体魄健壮5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针对学生骨骼肌肉系统发育的特点,在教学中你应注意什么?在体育教学与训练时应注意:(1)要有计划地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和伸肌协调性力量,促进青少年肌肉的平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