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12起违规违纪用人典型案件的通报》学习心得

《关于12起违规违纪用人典型案件的通报》学习心得

风清气正促和谐
——《关于12起违规违纪用人典型案件的通报》学习心得
2010年10月
近日,认真学习了中央纪委、中组部联合下发的《坚决刹住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关于12起违规违纪用人典型案例的通报》。

通报的这些实例,案件典型、影响重大,惩处严厉、教训深刻,看后让人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是警示各级领导干部秉公选人用人的“活教材”。

总的看中纪委、中组部通报的这12起违规违纪用人典型案例,可以划分为四类:造假骗官、买官卖官、突击提拔、拉票争官。

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头脑里想的只是如何升官,然后谋取钱财。

拿党纪国法当儿戏,喜欢钻空子,搞投机,做交易。

造假骗官的人因为能力低、水平洼、品行差,所以靠造假来“走捷径”;买官卖官的把官职当商品,大肆交易;搞突击提拔的因为事先有“交易”所以自己高升了要有“交待”;拉票提拔的,因为对自己平时工作没有信心,对自己为人底气不足,所以要临时抱佛脚,“打招呼,套近乎”。

这12起典型案例的发生,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这些人没有做到以德立人。

当干部也好,当公仆也好,首先要有德。

德的问题是根本问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强化职业操守,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都是要解决德的问题。

因为“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所以说德是根本,他解决的是一个人把本领往哪个方向用的问题。

另外,从本质上看,当领导肩负责任,即不仅要管理好自己,还要管理好别人,管理好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

职权由小变大,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责任的范围由小变大。

因此,在新时期,任何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秉公用权,谨慎行事,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从这12起典型案例中,我们首先得到的启示是——德是根本,立德为先。

同时,下面的这些启示也是保证干部做好工作的一些决定因素,即: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有水平、有本事、有能力。

有水平、有本事、有能力,才能有实力做好工作,才能不去造假,也就不会“露馅”。

王亚丽一案,是行骗多年失败的典型。

原石家庄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虽多年骗官奏效,但最终还是难免露馅。

就是因为是真的假不了,是假的真不了,她即使在这个环节不出事儿,弄虚作假那些伎俩早晚也会真相大白。

应该说,
一个人可能一时、一事装得很好,能蒙混过关,但靠投机只能一时快,不会一世快,本质是什么样,能力水平如何早晚会有公论,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真本事。

所以,我时常跟处内同志讲,知识是永恒的,只有真才实学才是最有竞争力的。

要不断加强学习,因为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要真学习,要学到真本领,不能装腔作势。

一处是为省长服务的业务处室,每个人不但要学有所长,还要全面,“吹拉弹唱坐念打”样样都要行。

为省长服务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遇到就一个人在省长身边时,为省长服务的各项工作就要都承担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有整体素质,体现在平时为省长服务的水平上,也要有单兵作战能力,体现在调研或处理突发事件期间。

只有每个人都是精兵强将,多面手,办文、办会、办事、写字、程序、礼仪……样样精通,才能经得起检验,才能保证一处工作不遇见“抓瞎”的时候。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有正义感。

有正义才能有阳光。

河南省许昌市委组织部原部长王国华受贿卖官案,江苏省赣榆县孙承敏等6名干部行贿买官案,原环境保护总局行政体制与人事司司长李建新违反组织人事纪律受贿案,是部分官员进行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的典型。

古人云:“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如果让违规用人盛行,得利的是少数投机钻营者,伤害的则是一大批老实正派、廉洁奉公
的干部。

这种状况,不但对事业发展不利,而且对提拔干部领导的形象也不利。

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度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

而违规用人,尽管表现各异,但都败坏了选人用人风气,损害和破坏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古语有云:“守王法梦里不惊”,老话也讲:“喝凉水,睡凉炕,早晚是病”,这些都是劝诫大家要遵纪守法。

而不给投机者任何可乘之机,既是对自己行为的要求,也是树立自己形象的必然选择。

我严于律己,要在全处营造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良好风气,通过竞争、择优,让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从而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讲程序,守规矩。

讲程序,守规矩,既是对干部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自身操守的重要途径。

陕西省西乡县粮食局原局长王安武“带病提拔”问题,湖南省株洲市人大原副主任龙国华突击提拔调整干部和受贿卖官案,云南省昆明市工商局原局长王爱中突击调整干部问题,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委违规提拔调整干部问题,都是不讲程序,不守规矩的典型。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七项明确规定“不准在机构变动和主要领导成员工作调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党的建设,小到一个集体,都要讲规矩,讲程序。

看能力,讲水平,摆工作,论人品,有先来后到,就是大家进步的规矩,不看自己状
况,瞎争乱抢就是不讲程序,不守规矩,那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别人看热闹,给集体造成损害,既损人也不利己。

所以我们要倡导“互相补台,好戏连台”,“谁拆别人台,自己先垮台”,坚决不给那些不讲程序,不懂规矩的投机者、极端利己主义者任何可乘之机。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

稳健平实走远路。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政府原秘书长李维群在后备干部推荐考察中拉票问题,湖北省教育厅学位办主任韩习祥拉票问题,是拉票争官,欲速则不达的典型。

这些行为一种是出于对自己平时为人和工作没信心,另一种是抬高自己,踩着别人往上走。

在这种风气影响下,容易使一些原本正派的干部也随波逐流,加入拉票贿选的行列中,使用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得不到抵制和遏制。

事实证明,用人“潜规则”盛行的地方,那些投机钻营者就活跃,不讲党性、不重品行,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个人私利和“谋官”上。

他们阿谀奉承、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左右逢源,吃得开、受重用。

而那些老实做人、专注干事、不会“来事儿”,不搞歪门邪道的人,往往“人脉”不广,他们不跑不送,不找不要,不善奉迎,往往引不起领导的关注和组织的关心,得不到公正的使用。

这种用人“潜规则”,滋生和助长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所以我常跟处内同志讲,人要为在平时,工作要干在平时,那些抬高自己,踩着别人,既损自身形象,又破坏同志感情的行为不会有市场。

我们
就是要让那些搞歪门邪道的想跑官没有门、想要官要不到、想拉票拉不成,进而营造干部工作风清气正良好环境,形成良好的氛围,让组织放心、让干部满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