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能源审计及节能诊断20110818UT1.0
能源审计及节能诊断20110818UT1.0
3、能源审计审计期:2005年 4、能源审计审计范围:本次能源审计的范围只涉及集团公司所属生产 厂,是以能源、资源消耗为对象,以投入产出活动的全过程。
燃料:煤气、煤 直接能耗(生产系统消耗) 全能耗 生产辅助系统能耗 间接能耗 生产附属系统能耗 动力:电、蒸气
2、能源审计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 《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16615-199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2588-1981)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16614-1996)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1981)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1990) 《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B/T16616-1996)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GB/T6422-1986)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1991)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17167-200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GB/T7119-1993)
2、对企业能源消费起监督和考核作用
通过能源审计,消除浪费,减少对能源不合理的消耗,从而降低单 位产品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3、对企业组织生产与进行能源管理起指导作用
企业通过能源审计,可以全面掌握本企业能源管理状况,分析用 能水平,排查节能障碍和浪费环节,明确节能方向,寻找机会与潜力。
审计项目确定 前期准备 制定工作方案 后期服务
与企业沟通达成共识提交报告
协助企业实施节能技改项目
能源审计动员会
综合分析、诊断、评价
现场审计
调阅资料及数据收集 编写报告 审计结论 编写能源审计报告
企业基本概况
某石化分公司始建于1978年,1984年开工投产后,边生产边 建设,投入出滚动发展。相继建成了500万吨/年常减压、140万吨 /年重油催化裂化(两套)、80万吨/年溶剂脱沥青、70万吨/年连 续催化重整、80万吨/年直馏柴油加氢精制、45万吨/年气体分馏、 10万吨/年氢氟酸烷基化、8万吨/年聚丙烯、 2万吨/年双向拉伸 薄膜、26万吨/年芳烃抽提、21.5万吨/年对二甲苯、32.5万吨/年 精对苯二甲酸、20万吨/年聚酯、10万吨/年直接纺涤纶长丝、10 万吨/年直接纺涤纶短纤维和7500吨/年中空纤维等大型炼油、化 工、化纤装置及相应配套的公用工程和安全环保设施。
工艺条件 要求不合 理 生产稳定 性差
反应及转 化步骤过 长
设备落后、 漏损严重
有关设备 之间配置 不合理
主体设备 和公用设 施不匹配
设备缺乏 有效维护 和保养
设备自动 化控制水 平低
设备的功 能不能满 足工艺要 求
计量检测、分析仪表不齐全或监测精度达不到要求;
某些工艺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等) 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过程控制水平不能满足技术工艺要求。
考虑以上资料同能源、产品产量、产值等所需指标的关联性
能源储存、 发放、运输 的流失
能源的投入 量和(或) 配比的不合 理
有源本身的质 量较差
能源本身的 不适用
原材料质量 差,造成转 化效率低
原材料的投 入量和(或) 配比的不合 理
能源本身的 不适用
设备布置 不合理, 无效传输 线路过长
技术工艺 落后,过 程转化率 低 连续生产 能力差
2006年12月6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审核指南》,对能源审计 所必须涵盖的主要内容和审核流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从而规范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在千家企业能源审计的带动下,各级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将企业能源审计的范围逐步扩展到 了20000多家重点用能单位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已经大规模地开展了。
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国早在1982年-1985年原国家经委就组织了企业能源审计试点工作。1989年,对造纸、 纺织、化工、炼油、水泥五个行业的企业能源审计并初步建立了一套定量的企业能源审计方 法,随后扩展到钢铁、有色、交通行业,先后有三十多个企业进行过能源审计工作。 1997年分布了《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国家标准(GB/T17166-1997),这是目前国内唯 一的能源审计专项标准,是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技术依据。 2006年9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分委联合同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明确要求“各企业要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国家标准(GB/T17166-1997)的要 求,开展能源审计,完成审计报告;通过能源审计,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提出 切实可靠的节能措施。在此基础上,编制企业节能规划,并认真加以实施。”
(1)企业能源的管理状况
机构及人员素质 节能政策、法规、标准等执行情况 管理制度:购进、化验、计量、统计、仓储、财务 考核指标:定额、单耗、节约、奖罚措施
(2)企业能源消费善的分析评价
品种、数量、价格、流向等,编制能源消耗平衡表
(3)企业主要能源利用系统配置和运行情况的评价
(4)主要耗能设备的测试和计量仪表检查
(6)主要耗能设备的测试和计量仪表检查
产品、产值、车间(分厂)、工序、机台等。
(7)基本建设和技改项目的分析评价 (8)对节能指标、经济效果、综合利用程度和环境 效果的分析评价
能源审计采用的基本方法
现场调查 资料核查 评价分析
1、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的能源政策、法令、和标准。
能源政策是整个国民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国家以有限有能 源资源,取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企业 必须认真的加以贯彻执行。
对部分锅炉、变压器、电机、风机、水泵等能耗设备运行效率的测试, 汇总制表; 对部分供热、供气、供电、供水等输配管道、线路输送效率的测试; 对各种计量仪表、理化分析、精度和方法检查核对; 对照明、采暖、通风、办公、建筑等检查测试
(5)对能源统计资料的核查核对
利用能量守恒的原理,借鉴财务审计方法,对企业审计期内能源购进、 运输、计量、质检、使用、库存、生产、销售等情况进行审计核查 对企业各种生产统计报表、原始记录、理化分析报表、财务报表及相 关凭证检查核对、核算 现场调查:查看现场、走访员工,召开座谈会 盘查库存
考虑以上资料同能源、产品产量、产值等所需指标的关联性
动力技改部门:1.抄表卡(水电气)、记录簿;2.各部门能源 消费报表;3.技改计划及实施情况等。 企管部门:1.经济目标责任制;2.各部门定额考核结果及依据。 能源管理部门:1.能源消费台账。供应部门购进各种能源、原 材料的购进台账等。 设备部门:1.设备台账(设计参数、性能);2.设备运行记录; 3.设备故障记录;4.工艺流程图A、反映主要耗能设备情况;B、 反映物料流向。 销售部门:1.销售报表;2.产成品盘存报表及记录;3.销售合 同及价格文件;4.产成品生产日(月)报表 保卫部门的各种能源、原材料、产品进出厂登记簿
杨秋生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技与产业发展委员会
一
• 能源审计概述
二 三
• 企业能源审计(节能诊断)实例
• 能源审计报告编写
一、什么是能源审计 二、能源审计背景 三、能源审计在国内开展的情况 四、能源审计的类型及形式
五、能源审计的目的
六、能源审计的作用
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国 家标准(GB/T17166-1997)的定义: 能源审计是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 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 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和 进行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
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某石化分公司的主要产品有:97#汽油、93#汽油、90#汽 油、-10#柴油、0#柴油、3#航空炼油、灯用炼油、分子筛料、沥 青、燃料油、液化所、丙烯、工业硫磺、石油酸、液氨、聚丙烯、 双向拉伸薄膜、高强丙纶丝、苯、甲苯、对二甲苯、溶济油、精 对苯二甲酸、聚酯熔体和切片、涤纶全牵伸丝、绦纶预取向丝、 高强高模棉型和毛型纤维、中空纤维等60多种。 2005年某石化分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842596万元(2005年现 价)、1260599万元(折2000年不变价),利润-74036万元,实现 工业中间投入1813095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8754万元。其中能 源费用支出为20943万元,占生产总成本的0.98%。
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实际考察,即从原料开始,在逐一 考察原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直到三废处理设施; 重点考察能耗大的环节,主要耗能设备事故多发的环节 或部位,必要时借助仪器测试; 考察实际生产管理状况,如岗位责任制执行情况,工人 技术水平及实际操作状况,车间技术人员及工人的节约 生产意识等; 对资料审查中所发现的非正常数据,及关联性资料所体 现的差异性数据进行追溯; 与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座谈。
员工的素质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缺乏优秀管理人员;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缺乏熟练操作人员; 员工的技能不能满足本岗位的要求。
缺乏对员工主动参与清洁生产的激励措施。
一、能源审计的工作流程 二、编制企业能源审计工作方案 三、确定能源审计方法 四、实施能源审计 五、审计结果 六、审计结论和建议 七、节能规划
产品储存和搬运中的破损、流失;
产品的转化率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有利于节能降耗的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等未能 得到有效执行; 现行的管理制度不能满足节能降耗的管理需要。
岗位操作规程不够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