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是()【答案】DA、情感的唯一产物B、意志的主要体现C、通过认识的就可以形成的D、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2.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同,所处的阶级关系与阶级地位不同,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以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这说明理想具有()【答案】CA、社会性和变化性B、民族性与多样性C、时代性和阶级性D、随意性与不确定性3.依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依法治国首先是()。
【答案】B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依宪治国C、执法必严、违法必究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哪项规定充分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答案】A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C、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答案】CA、实事求是的精神B、勤劳勇敢精神C、自强不息精神D、艰苦奋斗精神6.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答案】C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B、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7.下列不属爱国人士的是()【答案】AA、汪精卫B、钱学森C、吉鸿昌D、邓稼先8.以下正确的观点是()【答案】BA、理想与信念具有相同的内涵B、理想与信念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C、信念是理想的根据和前提D、理想是实现信念的重要保障9.区别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的是()【答案】CA、有无崇高的道德修养B、有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C、有无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D、有无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10.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遵循的方针是()【答案】DA、武力解放台湾B、反“台独”C、两岸双向“三通”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旗帜下,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建立()【答案】DA、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B、一支高素质的庞大的知识分子队伍C、同各国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D、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 )。
【答案】CA、最高司法机关B、纪律检查机关C、法律监督机关D、法纪监督机关13.()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答案】CA、政治素质B、法律素质C、道德素质D、思想素质14.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其中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是()【答案】BA、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B、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C、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D、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否高15.“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体现()原则【答案】CA、真诚B、尊重C、宽容D、平等16.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答案】BA、具有领域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B、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C、具有岗位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D、具有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17.维护公共程序的基本手段是()。
【答案】DA、法律B、道德C、风俗D、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18.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答案】DA、爱岗敬业B、保护环境C、服务群众D、尊老爱幼19.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
为人民服务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高层次要求。
下列选项中,也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要求的是()【答案】AA、“我为人人,人人为我”B、“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C、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D、既不关心社会和他人利益,也不想过多地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20.关于守法,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答案】AA、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B、守法仅要求一切组织和个人依法履行法律义务C、在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才是守法的主体,国家机关不是守法的主体D、只有被统治阶级才是守法的主体,统治阶级不是守法的主体21.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我国的法律体系的构成?()【答案】DA、刑法B、民法、商法C、宪法D、根本法22.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
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安全的是()。
【答案】CA、科技安全B、文化安全C、能源安全D、生态安全23.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革命气概、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
【答案】B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新中国成立D、南昌起义24.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和主要规范【答案】BA、基本功能B、基本原则C、基本性质D、基本要素25.在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任何一个具有最起码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C)A.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以淡泊名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6.爱国主义包含的三个基本方面是(B)A.爱国认识、爱国思想、爱国情感B、爱国思想、爱国情感、爱国行为C、爱国心理、爱国行为、爱国情感D.爱国认识、爱国意志、爱国情感27.《反国家分裂法》的制定和实施,把我们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B)A.政治化B、法律化C、制度化D.科学化28.信念的稳定性是(C)A、绝对的B、因人而异的C、非绝对的D、不确定的29.信念包含有强烈的情感,因此信念具有(B)A.不稳定性B.稳定性C.随意性D.脆弱性30.理想信念的实践性是指,人们的理想信念(D)A、在阶级社会里会打下阶级的烙印B、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C、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D、包含着人们的行动意志,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3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A)A.信念B.理想C.情感D.意志32.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B)A.维护世界和平B.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C.促进共同发展D.促进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33.依据我国法律,下列属于担保物权的是()CA.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留置权 D.追索权34.下列关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CA.自然人满18周岁时获得民事权利能力。
B.自然人满16周岁时获得民事权利能力。
C.婴儿从出生时起,就有了民事权利能力。
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无民事权利能力35.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B )A、保护环境B、男女平等C、服务群众D、平等尊重36.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C)A、婚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B、职业生活、婚姻生活、公共生活C、婚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公共生活D、公共生活、职业生活37.人类的美好追求一直是:(A)A、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B、建立平等、互利、协调的和谐社会C、建立平等、沟通、协调的和谐社会D、建立平等、互惠、沟通的和谐社会38.公共生活的鲜明特点是:(A)A、开放性和透明性B、开放性C、透明性D、间接性3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D)。
A、基本制度B、政治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基本政治制度40.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D )A.爱岗敬业B.保护环境C.服务群众D.邻里团结41.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饭食中。
乙服食后,甲后悔,赶紧说明情况,并将乙送往医院抢救。
经抢救后,乙安然无恙。
甲的行为属于()。
A.不构成犯罪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B)42.我国刑法规定,()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属于共同犯罪。
A.二人以上B.三人以上C.五人以上D.十人以上(A)43.王某和徐某二人夜晚潜入某工厂仓库实施盗窃,盗窃过程中被工厂保安赵某发现,赵某随即挥舞木棒捉拿两人。
徐某在逃跑中撞倒过路人江某,导致江某受伤,徐某对江某的伤害行为()。
A.属于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B.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C.属于意外事故,不负刑事责任D.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A)44.下列关于紧急避险问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避险行为损害的利益可以大于所避免的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B.实行避险行为对行为主体没有任何限制C.危险的来源中不包括人的不法侵害D.避险必须是出于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D)45.甲与邻居乙向来不和,在一次争吵之后,甲持刀将乙杀死。
下列属于犯罪主体的是:()。
A.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的甲B.被害人乙C.被害人乙的子女D.甲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A)46.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予以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是:()。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B)47.狭义的刑法是指:()。
A.单行刑事法律 B.刑法典 C.各种规范性文件 D.刑法的具体条文(B)48.下列关于刑罚的叙述中,【答案】×误的是:()。
A.刑罚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B.刑罚可适用于一切犯罪嫌疑人C.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D.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B)49.刑罚适用的对象只能是:()。
A.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自然人或者单位B.触犯法律的自然人或者单位C.触犯法律,涉嫌犯罪的自然人或者单位D.触犯法律,应当受到处罚的自然人或者单位(A)50.设立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应遵循()的规定。
A.《公司法》 B.《证券法》 C.《合同法》 D.《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A51.()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A.汇票 B.本票 C.支票 D.信用证B52.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作出一审行政判决,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BA.10B.15 C.5D.3053.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内作出判决。
DA.1个月B.6个月C.2个月D.3个月54.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
DA.半官方机构B.司法组织C.行政机构D.群众性组织55.下列证据中,属于我国刑诉法规定的法定证据的是()。
DA.原始证据B.传来证据C.直接证据D.物证、书证二、多项选择题56.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 )【答案】ABCDA、指引作用B、预测作用C、评价作用D、强制作用57.在哪些生活领域都要遵守相应的道德和法律:()【答案】ABDA、公共生活领域B、职业生活领域C、私人生活领域D、婚姻家庭生活领域58.从社会学角度,人际关系可分为()【答案】ABC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情缘关系59.恋爱的基本特征是()【答案】ABDA、平等互爱性B、专一排他性C、经济实惠性D、强烈持久性60.社会公德的特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