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今年是是中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下面列举一些防灾减灾的应对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火灾
1、由起火层,采取低姿势迅速往横的方向由安全门梯逃生。

2、非起火层,则可使用防烟袋,采取低姿势逃生,如无法逃生可在窗口、阳台呼救。

3、沿墙壁逃生易找到出口,且不被掉落物击伤。

4、千万不可冒然跳楼。

5、安全门梯是最主要、最好的逃生途径(安全门保持常关,但不可上锁,遇火灾才能隔绝烟火,才能利用安全梯逃生)。

6、火警发生时第一任务,先叫醒大家,通知邻居大家尽早逃生。

7、逃生过程需要换气,应将鼻尖靠近墙角或阶梯角落来换气。

8、为了保住安全,要经常维护消防安全设备性能。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致伤因素
撞伤;挤压;碾挫;减速;烧伤和烫伤等。

这些因素可单独发生,也可几个因素同时作用于伤员。

(二)交通伤的特点:
l、暴力大,伤情严重;2、多脏器损伤多见;3、脊柱骨折、脱位、截瘫多见;
4、颅脑损伤、血气胸、肝脾破裂多见;
5、开放骨折多见;
6、致残、死亡率高。

(三)对交通伤严重程度的判断
交通伤伤员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同一个伤员可能同时有多处受伤。

现场急救要分清主次、轻重、急缓,以先救命、后救伤为原则。

1、判断生命体征变化
(l)神志不清表明有颅脑损伤或休克,病情危重;
(2)呼吸不规则、呼吸困难,呼吸停止表明有颅脑损伤或高位颈椎损伤、胸部外伤、呼吸道梗阻;
(3)脉搏弱,或摸不到表明出血多,损伤严重,处于休克状态;(4)瞳孔不等大,或扩大表明有严重颅脑损伤。

2、对重要脏器损伤的判断
(1)颅脑损伤头部出血或血肿,意识不清,瞳孔改变;
(2)胸部损伤胸部有伤口或擦伤,胸廓变形,呼吸困难;
(3)腹部损伤腹痛、压痛、肝区、脾区叩击痛,休克;
(4)脊柱骨折脊柱畸形,四肢瘫痪(颈椎)或双下肢瘫痪(胸腰椎);(5)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畸形,活动受限。

◆交通伤现场急救程序
1、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
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折肢体;
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
4、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
5、尽快转送医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