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家庭事迹材料方早德先后担任了湖坊公社农技员、农技站长、农民副乡长、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等职务,并于20XX年退休。
退休了,这位身上安装着心脏起搏器的老人,并没有因为岁月更替、职位变换而消磨工作的激情。
怀着一颗为民奉献的丹心,方早德又接着在新农村建设上唱响一曲奉献者之歌。
我叫王晓勇,是周宁县电视台记者,妻子林巧兰是周宁县委组织部干部,我们全家具有很强的节俭持家,厉行勤俭节约,坚持移风易俗,带头低碳生活,传播环保理念。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时刻自觉维护周边公共环境。
家和万事兴。
在李宅,提起村民程**一家,那是人人羡慕的和谐幸福之家。
程**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一个10岁的儿子,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心善德美,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摄山星城听竹社区杜安贞的家庭,虽然平凡朴实,但却赢得周边居民的羡慕和赞誉。
这是一个谦让宽容的家庭。
在杜安贞老两口、三儿三媳及三个孙女组成的十一口人的大家庭里,没有争吵、没有埋怨。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妯娌之间惟妙惟肖、易发纷争的现象在这个家庭已被理解、宽容、尊重、谦让所代替。
两年前,杜安贞所在村面临整片制拆迁,如何分配安置房和拆迁补偿款,有些原本和睦的家庭因此亲情疏远甚至恶语相加。
但杜安贞一家人召开了家庭协调会议,大儿媳、三儿媳主动表示自己近年来已单独购置了房屋,不要任何拆迁补偿,把拆迁补偿全部用于年迈的父母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没有稳定就业的二儿子小两口。
如今,杜安贞一家拆迁安置的三套房子,老两口和三儿子各住一套,另一套出租,但三套房屋产权属三儿子,其他两个儿媳没有任何异议。
杜安贞一家在拆迁补偿方面所表现的宽容大度、相互体谅受到拆迁组成员以及周围居民的交口称赞。
这是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
杜安贞多年来伴有心脏病、糖尿病,老伴梅宗文去年刚做完咽喉肿瘤切除手术,并长期患有高血压。
由于杜安贞老两口体弱多病,平时住在身边的二儿媳自觉担负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十多年如一日,二儿媳没有丝毫的抱怨。
而另外两个儿媳每个周末回来看望公婆,并常常为老人购买营养品和衣物。
去年杜安贞因心脏病发作住院治疗期间,每天晚上三个儿媳轮流在医院看护。
有一次,大儿媳白天工作太累,伏在婆婆病床前睡着了,同室的病友都夸老杜有福气,有这样一个胜似闺女的好媳妇。
而大儿媳则认为这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住院这段日子,老杜总是嚷着要早些回家。
三个儿媳明白婆婆是担心大笔的医疗费增加子女的负担。
纷纷主动与婆婆聊天,让婆婆安心养病,并说大家已经预付足额的医疗费,今后只要省吃俭用一点就可以了。
这么多年来,老两口看病花费将近八万元,而老两口手头没有宽裕的资金,只有一份微薄的退休工资,仅够满足基本生活。
平时医疗费用都由三个儿子根据自己经济实力自发贴补。
谈起xxxx的家庭,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她们家是一个四代同堂的传统之家,有奶奶、公公、婆婆、丈夫和一个健康聪明的女儿。
成家十几年来,她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生活中,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对孩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乐观、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她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家庭生活中,时常分配一些扫地等家务活让孩子做,培养她的家庭责任感。
学习中,培养她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女儿考试出现偏差时,我们帮助孩子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指点她改进学习的方法。
教育她在学习上要不甘人后,勇于刻服困难,积极上进。
做孩子学习的小帮手,听写单词,提问语文知识,讲解数学题。
从学校的图书室借来各种名著,鼓励孩子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之余,领孩子打羽毛球,踢足球,去石头山玩,让孩子感受青春飞扬的初中生活。
XX丈夫有姐姐三个,虽然都已嫁出家门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她们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聚在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他们都是争先恐后地孝敬父母的。
比如:每当她的婆婆住院交药费的时候,姐弟四人都是争着去交钱,争着在医院照顾。
当时的医生都受了感动,说:“在这里住院的病人这么多,但像你们这样伺候父母的,还真少见,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她们姑嫂之间更是互相谦让、互相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对方,对待侄子、侄女,都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一心一意。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
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这是一个注重教育的家庭。
杜安贞退休前是一个力求上进、热爱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的村会计。
几十年来,她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以身作则,尽可能地把每件事做得最好,并深受人家的好评,也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好榜样。
她教育孩子们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他们向高素质、高文化、高品德的现代化人才发展,教育孩子们要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尊老爱幼。
她总是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活到老、学到老”来教育孩子们。
在她的影响和教育下,大儿子从小学习刻苦努力,小学到高中他从不旷一节课,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后来在部队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军校。
可是他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奋发上进,严格遵照父亲的教诲潜心学习。
如今在南京炼油厂担任车间主任,其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宽厚温和的处世态度给厂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二儿子为了就近照顾父母,在家门口做起了私家车营运生意。
小儿子多年刻苦钻研业务,拥有深厚的园艺技术,多年来担任古林公园的园艺师。
杜安贞以身作则的作风不仅影响了三个儿子,还带动子全家人。
三个儿媳妇也在自已的岗位上尽职尽力,认真地做好了本职工作。
尤其是二儿媳,三十多岁下岗后,毫不气馁,重新学习财务知识,如今在一家私营企业从事的会计工作有声有色。
儿孙们也在长辈的悉心教导下虚心求教,勤奋好学。
如今,孙女们个个不甘落后,在各自的学校里刻苦努力,成绩均名列前茅。
这是一个爱心盈溢的家庭。
杜安贞虽然身体不太好,但她全家乐于助人的品格使得邻居们一致推荐她担任楼栋长。
杜安贞热衷于社区公益事业,处处维护邻里的利益,维护楼栋的治安安全,并及时调解邻里纠纷,帮助居民代收水电费。
记得那去年底,楼栋内两户家庭在闹矛盾,只为楼上晾晒的拖把滴水沾湿了楼下的衣物,两家为此即将大打出手。
杜安贞听说此事,立即和风细雨的上门劝说,最终两家消解怒气重归于好。
身为楼栋长的她常开导社区居民:“邻里关系要和谐,有事大家好商量,远亲不如近邻”。
家庭其他成员在她的带动下,也关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
杜安贞的老伴自愿担当社区志愿者,常年免费管护所在楼栋附近的花草树木,经常浇水、锄草、修剪树木,使得周围的花草树木格外繁茂。
门口有户生活拮据的单亲家庭,其3岁的女儿到了幼儿园入托年龄,但苦于经济困难一直耽搁着。
全家人统一思想,决定共同资助孩子入托,以致这位单身母亲泪流满面,逢人并夸杜安贞一家爱心之举。
大儿子所在单位有时招聘临时工,他就主动向单位领导推荐社区居民,目前已有5人在他牵线搭桥之下走上就业岗位。
社区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期间,两位老人主动地从自已做起,以“洁净家园、人人动手”为主题,自行打扫楼栋卫生、销毁非法小广告,并动员周边居民共同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在今年“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募捐过程中,全家老少分别通过单位、学校、社区共捐赠了3000元。
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
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邻居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是一个服从大局的家庭。
中国有句古话“养儿防老”。
为了带头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从三个儿媳刚进门时,杜安贞就灌输儿媳们“男女平等”的思想。
如今杜安贞三个儿媳生的都是女孩。
当第三个孙女刚出世时,三儿子担心父母亲情绪不好,就赶紧打电话准备安慰父母。
没想到,二老正准备给小儿子“洗脑”呢!二老劝诫小儿子,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要不得,男女都一样,只要用心培养孩子,孩子能健康成长、自食其力就是全家最大的安慰了,我们可要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啊!杜安贞又怕小儿媳有心理压力或有其他想法,整个月子期间,杜安贞尽管身体不适,但却天天守在小儿媳身边,在精心照顾的同时,其谆谆话语让小儿媳感受到婆婆的深明大义、拳切母爱。
这是一个崇尚文明的家庭。
杜安贞一家遵循的是一种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杜安贞喜欢读书看报、老伴热衷健身锻炼。
在二老的影响下,儿孙们都酷爱学习、喜欢运动。
尤其是大儿媳,常年订阅《家庭教育》等多种杂志,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
其女儿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在全区参评获奖。
小儿子经常代表单位,外出参加乒乓球巡回比赛。
每逢周末合家团聚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借机展示才艺,其乐融融。
杜安贞建议家庭成员争做文明市民,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牢固树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提醒儿孙注重文明礼仪,公共场所衣着得体、举止大方,语言文明、待人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