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自考2016年4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附详细解析)

全国自考2016年4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附详细解析)

6.B
【解析】
(P93)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他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讴歌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7.B
【解析】
(P101)考核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表现在: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14.D
【解析】
(P137)在敌后战场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等抗日将领在作战中以身殉国;还涌现出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
15.D
【解析】
(P144)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对日宼的最后一战》声明,指出抗日战争到了最后阶段,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
28.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29.遵义会议集中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意义。
30.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及坚持这些原则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l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超过2小题,只按考生答题的前2小题计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1.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8.A
【解析】
(P108)考核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9.A
【解析】
(P113)考核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下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B.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4.C
【解析】
(P72)A《新学伪经考》康有为;B《变法通义》梁启超;D《日本变政考》康有为。
5.D
【解析】
(P83)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兴起了,四川省尤其强烈。
D.1948年4月1日,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讲话中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即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2.A
【解析】
(P132)1938年3月,李宗仁领导的第五战区在台儿庄战役中,歼敌1万余人,取得大捷。
13.B
【解析】
(P136)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述了抗日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②成为我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③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序幕。
10.A
【解析】
(P125)A.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实现明治维新以来称霸中亚的梦想;
21.D
【解析】
(P183)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经济组织形式: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22.C
【解析】
(P185)考查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和平赎买。
其特点是,第一,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12.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13.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著作是( )。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6.C
【解析】
(P152)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17.C
【解析】
(P171)考核解放全国大陆,建立人民政权。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18.C
【解析】
(P175)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现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一批党政干部。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卷
(课程代码03708)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A、独立自主,艰苦创业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自力更生为主,正确外援为辅
24.1990年,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思想是( )。
A、“三个主题,三个补充”
B、“三步走”
C、“两个飞跃”
D、“两个大局”
25.2001年,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B.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压迫南京国民政府屈服,1月28日晚,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随即起而应;
C.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八·一三事变,是中日战争中淞沪会战的开端和导火线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振兴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撰写的宣传变法主张的著作是( )。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仁学》
D、《日本变政考》
5.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的民众运动是( )。
A、拒俄运动
B、拒法运动
C、立宪运动
D、保路运动
6.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李达
D、毛泽东
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8.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
A、张学良
B、张作霖
C、冯国璋
D、冯玉祥
D、1953年
21.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
A、变工队
B、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是( )。
A、无偿没收
B、有偿作用
C、和平赎买
D、限制发展
2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19.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
11.B
【解析】
(P130)A.1935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C.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B
【解析】
(P69)洋务事业包括:一是兴办近代企业。最早兴办的是军用工业;二是建立新式海陆军;三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3.D
【解析】
(P61)1898年,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提出;
1.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