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单元测试卷(部编版)(解析版)

第一单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单元测试卷(部编版)(解析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酝酿.(liànɡ) 黄晕.(yùn)棱.镜(lénɡ)B.莅.临(lì)镶.上(xiānɡ)高邈.(miǎo)C.粗犷.(kuànɡ) 静谧.(mì)竦.峙(sǒnɡ)D.抖擞.(sǒu)着.落(zháo)澄.清(chénɡ)1.【答案】B 【解析】A项,“酝酿”的“酿”读“niànɡ”。

C项,“粗犷”的“犷”读“ɡuǎnɡ”。

D项,“着落”的“着”读“zhuó”。

2.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朗润吝啬宛转花支招展B.肌肤水藻贮蓄呼朋引伴C.花包嘹亮绿萍咄咄逼人D.烘托响晴梦寐枯滕老树2.【答案】B 【解析】A项“花支招展(枝)”。

C项“花包(苞)”。

D 项“枯滕老树(藤)”。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

(2)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3)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你给我的感情带来,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A.浇灌洗淋滋润活跃B.洗淋浇灌滋润活跃C.洗淋浇灌活跃滋润D.浇灌洗淋活跃滋润3.【答案】C【解析】“洗淋”和“浇灌”明显力度和强度不同,应该对应春雨和夏雨。

感情与“滋润”搭配更恰当一点。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他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B.她画的画色彩缤纷、花枝招展....,令人头晕目眩。

C.马上就要开始考试了,我们精神抖擞....地走进考场。

D.天刚蒙蒙亮,大家都来到公园里,小朋友们呼朋引伴....,快乐地放起了风筝。

4.【答案】B 【解析】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艳丽或姿态优美,不能用来形容画作。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答案】C 【解析】A.搭配不当,“看到了”和“久违的乡音”不搭配。

将“和”改为“并听到了”。

B.不合逻辑,删去“超过”或“左右”。

D. 语序不当,应该将“研究”和“了解”颠倒位置。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等,都已经盖上了柔软的雪被。

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D.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6.【答案】B【解析】省略号与“等”字不连用,删去省略号或“等”。

7.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勤奋是烈火,烈火能点燃希望的灯塔;勤奋是灯塔,灯塔可以照亮前进的方向。

(暗喻、顶真)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拟人)C.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比喻)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7.【答案】C 【解析】虽然有比喻词“仿佛”,但是没有本体和喻体,所以不是比喻,结合“闭了眼”看出应该是想象。

8.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答案】B 【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春》的行文思路是盼春——绘春——赞春。

B.《济南的冬天》表达了老舍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往情深。

C.《雨的四季》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失望。

D.《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郊夕照图。

9.【答案】C【解析】《雨的四季》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命的追求。

10.仿写句子。

(3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秋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答案】秋天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充满诗情画意;秋天就像上帝赋予人类的礼物,洋溢丰收的喜悦;【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学生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阐明的意义。

还要把握仿句的比喻修辞。

抓住前例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的句式结构。

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内容要与前一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11.根据提示用课文原文填写。

(9分)(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用九个名词,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11.【答案】(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解析】考查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

顾名思义,理解了才能默写出来;理解了才能记得久、记得牢。

只是摇头晃脑不加理解的背是没用的,因为你所记忆的东西,能用的地方,远远不止于默写这点范畴。

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理解性默写的训练。

根据题干要求与诗文内容选准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要注意“茂”“朗”“鸦”等字词的书写。

二、阅读理解(31分)(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13题。

(6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2.下面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闻(听说)B.左迁(升职)C.寄(寄托)D.君(指王昌龄)12.【答案】B【解析】左迁:降低官职。

13.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首句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B.第二句写诗人李白在外旅途奔波。

C.诗人运用拟人和想象,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

D.全诗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13.【答案】B【解析】降职远调的是王昌龄,所以在外途奔波的是王昌龄。

(二)阅读《春》(选段),完成14-16题(9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4.依照示例,概括选文所描绘的某两处“画面”。

(2分)示例:青松擎花________、_______14.【答案】小山着衣;白银镶玉;落日羞雪;山庄卧雪【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雪后的小山、落日时薄雪的情态的画面。

15.任选一幅画面说明作者表现山雪景色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分)15.【答案】①突出特征。

整体上看,选文写“雪后山景”抓住了外在的色彩美和内在的情韵美,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②虚实相生(或运用联想与想象)。

如“青松擎花”是实,“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是虚,这样写具有立体质感,有利于表情达意;③巧用修辞。

如“落日羞雪”:“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运用拟人的修辞,把夕阳照在山腰上使雪着色当作人害了羞来写,写出雪变幻的色彩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把握。

可以从修辞、虚实、联想、想象等来分析,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和妙处。

16.选文在写景状物的层次顺序方面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16.【答案】启示:写景状物要讲究层次性。

总体上一般要按照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等逻辑关系安排内容;局部可以按照空间、时间等顺序叙述描写。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布局的把握和感受能力。

首先找出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如“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等,很显然是空间顺序。

其作用是使文章有层次感。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6分)江南柳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

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

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

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3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

树无言,风有语。

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

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

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

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

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

”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

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呜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