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代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2、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二、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
①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②内容:土地和人民;
③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税和朝觐述职;
特点:
①主要分封给同姓子弟
②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作用:
①积极: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地区
②消极: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制度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
②远近尊卑
③父系血缘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共同维护西周社会的稳定;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纽带。

宗法制已经消亡,但宗法思想还影响至今,请谈谈对宗法思想的看法或认识。

①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背景)
1、为什么秦国统一
(1)战国时期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2)长期混战,人民渴望和平统一
(3)局部统一为全国奠定了基础
(4)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经济、军事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条件
(5)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秦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进入“大统一的政治时代,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二、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1、开创皇帝制度(权力全在皇帝手中)本质:专制(个人独裁)
2、建立较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巩固和加强皇权:减少失误
3、地方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意义: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标志着中央集
权制确立。

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
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三、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秦朝国力日益增强,疆域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中华民族,都起了
重要作用。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2、消极影响:形成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秦朝二世而亡。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演变
(一)史实:
1、汉:(1)中央: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期,“内外朝”:加强皇权
(2)地方: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的“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2、唐:(1)中央:三省六部制:提高效率,加强皇权;(2)地方:设节度使: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3、宋:(1)中央: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2)地方:收兵权、钱财,文官政治,通判监督:加强中央集权;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1)中央:设中书省:元后期,相权扩大,皇权受到限制
(2)地方:行省制:加强集权,巩固统一,重大变革,省制开端
(二)特点:1、皇帝制度的发展和皇权的加强 2、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始终存在两对矛盾的斗争
(三)趋势: 1、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四)影响: 1、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2、消极影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
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五)认识:1、中央集权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演变过程中,反映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考试和选官制度
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演变的史实
时期名称标准作用
汉朝察举制品行建立人才选拔制度,有利社会发展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不注重人才,世族大家把持要职,导致政治腐败
隋唐宋元明清(1905年)科举制才学有利于打破特权,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是选官制度的进步,
影响深远
2、演变的趋势
(1)选拔标准:幼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地方评论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3)选拔形式: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朱元璋
二、内阁的出现:明成祖朱棣
三、军机处的设立:雍正---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着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四、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消极影响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要求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