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才发展工作规划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一、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任务目标1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以培养煤电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现代服务四大产业人才资源为重点,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人才辈出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基本思路把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作为强县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坚持优先发展理念。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切实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明确主要领导抓“第一资源”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统筹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发展,坚持协调统筹推进。
以工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社会管理人才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建设为重点。
整体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既要大力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又要千方百计盘活用好现有人才。
坚持跨越式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开发、引进什么样的人才,坚持政策机制创新。
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发展的观念、政策和机制障碍。
怎样能够培养、开发、引进、留住和用好人才,就实行什么样的人才政策,不断推进引才、育才、聚才、用才政策机制创新。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坚持改进管理模式。
改进人才管理方式。
努力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模式,引导用人单位落实人才政策,重视人才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
3任务目标全县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不断壮大、结构趋于合理、素质全面提高、能够适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人才短缺、流失和浪费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年。
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才成长环境更加优化,人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才作用有效发挥。
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7%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人才数量稳步增加。
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11万人。
人才素质全面提升。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30.9%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26%专业技术人才在行业和城乡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才分布更趋合理。
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比例明显提高。
一、二、三产业人才分布和层次、类型、年龄等结构趋于合理。
专业技术人才中高、中、初级职称比例基本合理,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党政人才中综合管理类人才、行政执法类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趋于合理。
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在科研等方面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基础性人才在各个不同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人才使用效能不断提升。
人才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
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
二、主要任务一)着力培养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1工业经济方面人才全县工业经济各类人才达到1622人,发展目标:着力培育开发以洗净煤生产、煤矸石发电、页岩油提炼、碳素生产等为重点的煤电化工人才;着力培育开发以风电、光伏电为重点的清洁能源人才;着力培育开发以电石、水泥、烧碱及铁精粉选炼为重点的化工建材人才;着力培育开发以葡萄、红枣、枸杞、肉羊等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食品工业人才;着力培育开发以棒碳加工、生物质能、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等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产业方面的人才;着力培养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高层次管理人才。
年。
年均增长8.5%年达到2171人,年均增长6%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企业集聚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作用,主要举措: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以实施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项目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加快人才集聚和人才培养。
不断加强与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作,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主动融入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争取项目、实施项目中培养人才、开发人才。
通过岗位培养、实践锻炼和学历培训等方式,加快工业经济领域人才开发。
研究制定促进工业经济领域人才政策措施,促进工业经济领域人才合理分布、优化配置。
2生态安全方面人才加快造就一支数量较充足、结构较合理、适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人才队伍。
年,发展目标:着力培养开发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沙治沙、林沙产业开发、水利工程技术、林业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防污治污和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全县生态安全各类人才达到1430人,年均增长7%年达到1825人,年均增长5%有计划引进一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急需紧缺人才。
建立科学的人才资源开发培养机制,主要举措:制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人才发展政策。
结合深入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加强人才的培养开发和实践锻炼,多种形式培养开发人才。
加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建设和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每年选派一批生态安全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习培训。
3现代农业方面人才全县现代农业专门人才达到2726人,发展目标:着力培养开发绿色农业、特色林果业、生态循环农业、大田节水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草畜产业、扶贫开发、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年。
年均增长27%年达到4390人,年均增长10%加快现有人才技术知识更新,主要举措: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
尽快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适应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推广服务人才。
加大现代农业人才开发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吸引现代农业人才服务于全县现代农业,培养一批现代农业科研推广人才。
继续推行挂职科技副乡镇长、选聘农民技术员和科技助理员工作,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人才保障计划、设施农业科技人才开发项目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工程项目。
4现代服务业方面人才全县现代服务业专门人才达到944人,发展目标:着力培养开发农产品销售、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民俗文化、旅游策划、信息工程及网络、金融保险、中介服务、房地产开发、餐饮住宿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年。
年均增长6%年达到1148人,年均增长4%加大对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开发力度,主要举措: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创新创业机制和平台建设。
鼓励各类现代服务业人才大胆创业。
鼓励现代服务业各个行业积极组建和完善行业协会。
引导和鼓励中小型服务企业改善人才各项待遇,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
5劳务经济方面人才全县劳务经济专门人才达到80人,发展目标:着力培养开发各类中高级技能人才和劳动力就业培训、劳务基地建设、劳务品牌培育、劳务中介、劳务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年。
年均增长20%年达到117人,年均增长8%不断提高劳务经济人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建立劳务经济人才管理相关规定和措施,主要举措:加大劳务经济人才培养力度。
建立完备的劳务经济人才开发经费投入机制。
建立劳务经济人才信息发布制度。
将劳务经济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范畴,提高相关待遇。
6城乡规划管理方面人才着力培养开发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区域经济开发、产业发展支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年,发展目标:围绕城乡融合发展需要。
全县城乡规划管理方面人才达到406人,年均增长3%年达到456人,年均增长3%大力培养开发城乡规划、城镇管理、项目设计、工程监理、园林绿化、道路桥梁等方面高层次专门人才。
加大城乡规划管理方面人才柔性引进力度,主要举措:依托城乡融合发展重大项目。
选聘省内外知名专家为我县城乡规划设计顾问,参与政府决策咨询、规划制定、人才培养、项目论证等工作,发挥专家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智力优势和作用。
定期选派一批城乡规划管理方面专门人才到高等院校和发达地区学习培训。
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管理方面人才培训开发,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小城镇建设管理人才队伍,提升小城镇建设管理水平。
7文化建设方面人才全县各类文化建设方面人才达到280人,发展目标:着力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创新型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业型人才、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年。
年均增长4%年达到360人,年均增长5%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扶持中青年优秀文化人才兴办创办文化产业,主要举措: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为文化人才发挥作用、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文化艺术精品,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制定实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落实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
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加大基层文化人才和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和民间文化传承人。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增加文化人才建设投入。
二)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1党政人才队伍以各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为重点,发展目标:以提高能力素质、优化结构为核心。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党政人才队伍的90%以上,年达到95%以上,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总量从严控制。
坚持跨越式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主要举措: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干部培训教育机制。
干部能力素质缺什么就补什么,提升党政干部推动跨越式发展、搞好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重品行、重实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扩大选人用人民主,注重从跨越式发展的主战场和基层一线选拔干部。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年轻干部、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
强化干部考核和管理监督,加大干部交流、挂职锻炼力度,推进党政机关重要岗位干部轮岗交流和跨部门交流。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为重点,发展目标:以提高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
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0.14万人,年达到0.22万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到75%以上。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主要举措:采取挂职锻炼、职进修、短期培训、轮岗交流、岗培训、考察学习、专家讲座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