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 12 页 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5九上·乐业期中)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菜刀生锈 B . 湿衣晾干 C . 大米酿酒 D . 食物腐败 2. (2分) (2019九上·平泉月考) 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 . B . C .

D . 3. (2分) (2020九上·苏州期末)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 B . 白醋 C . 医用酒精 D . 生理盐水 4. (2分)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A . 单质 B . 原子 C . 离子 D . 元素 第 2 页 共 12 页

5. (2分) “雪碧”等碳酸型饮料饮用前晃动后打开,其pH将(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6. (2分) (2018九上·溧阳期末) 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 . 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 C . 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 . 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 7. (2分) (2018·宁城模拟)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生石灰、“水银”、 “干冰” B . 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C . 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D . 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8. (2分)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使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是( )

A . 工业冶铁Fe2O3+3CO2Fe+3CO2 B . 用生石灰制熟石灰CaO+H2O=Ca(OH)2 C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D . 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9. (2分) (2018九下·临邑月考)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 A.物质的俗名 B.物质的分类 氢氧化钠的俗名--苛性钠 过氧化氢的俗名--双氧水 CH3COOH----酸

CaO-----碱 C.物质的物理性质 D.物质的鉴别 干冰能升华 活性炭有吸附性 涤纶与纯羊毛面料-------燃烧

食盐与纯碱-------加食醋 A . A B . B 第 3 页 共 12 页

C . C D . D 10. (2分) (2017九上·江宁期末) 香料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化学式为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酸甲酯属于氧化物 B . 丁酸甲酯由17个原子构成 C . 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8.82% D . 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5:16 11. (2分) (2017·广东模拟)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 项 物 质 杂 质 试剂 方法 A CO2 CO O2 点燃 B NaOH溶液 NaCl 适量稀盐酸 蒸发 C CaO CaCO3 H20 过滤 D Cu Fe 过量稀硫酸 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2. (2分) (2016·三明) 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图象,如图是铁的价类图,Y物质为( )

A . FeO B . Fe(OH)2 C . Fe3O4 D . FeSO4 13. (2分) (2018·清远模拟) 如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部分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4 页 共 12 页

A . 该矿泉水是混合物 B . 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 其中所含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 D . 其中Ca2+ 为金属阳离子 14. (2分) (2018·宝安模拟) 图中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t1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 . t2 ℃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 C . 将t2 ℃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1 ℃(其他条件均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A D . A溶液中混有少量B,用蒸发溶剂方法提纯A 15. (2分) (2018九上·乌海期末) H2、CO、C分别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都需要加热 B . 都有红色铜生成 C . 都属于置换反应 D . H2、CO、C都具有还原性 16. (2分) (2017九上·文登期中) 除去如表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方法 A O2 水蒸气 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B CaO粉末 CaCO3 高温煅烧 C KNO3固体 NaCl固体 溶解,蒸发结晶后过滤 D CuSO4溶液 硫酸 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7. (2分) 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自此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 ) A . 氯化物 B . 硫化物 第 5 页 共 12 页

C . 氢化物 D . 硫、氢和氧 18. (2分) (2018·太仓模拟) 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原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锌 B . 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只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C . 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可能有硝酸亚铁 D . 若反应后所得滤液是无色的,则滤渣中一定有锌、铁、银

19. (2分) 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P、O2、P2O5的质量比为( ) A . 4:5:2 B . 7:4:11 C . 31:32:142 D . 124:160:284 20. (2分) 将Ba(NO3)2、NaOH、H2SO4、K2CO3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乙、丙、丁,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 ( ) A . Ba(NO3)2、NaOH、H2SO4、K2CO3 B . H2SO4、K2CO3、Ba(NO3)2、NaOH C . NaOH、Ba(NO3)2、H2SO4、K2CO3 D . H2SO4、Ba(NO3)2、NaOH、K2CO3 二、 填空题 (共2题;共11分) 21. (6分) (2019九上·镇江期末) 用化学符号表示: (1) 金刚石________; (2)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________; (3) 儿童缺少________元素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4)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第 6 页 共 12 页

22. (5分) (2016·潍坊) 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 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 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如图2是回收废铅蓄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 ①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________材料. ②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5(PO4)3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7H2SO4═3CaSO4+3Ca(H2PO4)2+2HF,反应产物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________. ③如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金属 锡 铅 铋 镉 熔点∕℃ 231.9 327.5 271.3 320.9 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________(填序号) A.300﹣320℃ B.230﹣250℃ C.60﹣80℃ D.20﹣40℃ ④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拟选用如表物质中和后再排放: 第 7 页 共 12 页

物质 CaCO3 Ca(OH)2 NH3 NaOH 市场参考价(元/kg ) 1.8 2.0 6.5 11.5 已知:2NH3+H2SO4═(NH4)SO4,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等质量、等浓度的废硫酸,则应选择________(填序号). a、CaCO3b、Ca(OH)2c、NH3d、NaOH. 三、 简答题 (共1题;共2分) 23. (2分) (2016九上·嘉兴月考) 学校的环保小组准备调查研究化工厂附近的水源污染状况,进行下列实验: (1) 你认为在设计方案时拟定的水样采集点应为________. a.上游居民区用水处 b.下游居民区用水处 c.化工厂排污处 d.三处都选 (2) 如果测得化工厂向水中排放废液的pH为8,则废液呈碱性,该污水中不可能含有大量的离子是________. a. H+ b.OH﹣ c.Na+ d.CO32﹣ 四、 流程题 (共1题;共5分) 24. (5分) (2016九上·剑阁月考) 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取用木炭的仪器叫________,未经点燃的木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2) 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理由是________. (3)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待集气瓶冷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 五、 实验题 (共1题;共10分) 25. (10分) (2018九上·镇江月考)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