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学案(教师版)
泰戈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跟唱,展示图片,感悟母爱。
由此导入课文。
二、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三、齐读本课学习目标,然后检测预习,扫除字词障碍。
四、自读课文,结合问题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
2、“我”变成了金色花后做了些什么事?
(1)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2)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3)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3、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天真、调皮,慈爱、善良。
)
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或一个_______的妈妈”回答。
4、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5、倾情诵读:1、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2、挑读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3、齐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五、合作探究,品味情感美。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
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
3、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
六、拓展阅读,升华情感美。
请按照“假如我变成了——————,我要—————”的句式,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