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纤维粘贴施工方案

碳纤维粘贴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1.编制说明(1)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我公司对该工程施工管理的总体构想,我公司将以此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纲领性文件,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安全文明施工。

(2)根据建设单位招标文件的要求,及公司承接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我公司将合理安排人力、材料、机械,协调组织各参建单位关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合理工期内建设招标单位满意的建筑产品,全面满足建设单位的招标要求。

(3)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我们把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总体计划及工期保障措施、质量保证措施、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施工过程中与总包和监理单位及其他参建单位的协调配合措施等作为工程施工的重点进行分析,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作为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点,其他常规性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法作了一般性阐述,以体现本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面性、可行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2.编制依据(1)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出具的中银北京分行新办公大楼装修改造工程结构施工图纸(2)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新办公楼专业承包招标文件(3)《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BJ116-98(4)《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GB50367-2006(5)《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CECS 146:2003(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7)《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8)我公司相关工程施工经验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中银北京分行新办公大楼装修改造工程,由于使用功能的变化,分别对六层、十层、十三层、十七层局部结构进行加固改造。

本工程结构加固所用碳纤维材料为UDO 型碳纤维布,单位面积重量200g/m2。

碳纤维布施工均粘贴两层。

2.设计要求说明(1)加固改造楼板施工活荷载标准值不得大于5KN/m2 。

(2)施工须按照有关规范及规程进行,加固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及丰富经验,精心施工,不得野蛮操作。

(3)粘贴碳纤维布前应对被加固构件进行卸载,且对原结构构件进行处理,至露出新的结构基面。

(4)碳纤维布表面均涂抹砂浆,要求各部件的耐火极限均满足本建筑主体结构的防火要求。

(5)改造加固的施工质量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施工中每道工序结束均须设计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装饰施工中严禁破坏已施工完毕的碳纤维布。

(7)碳纤维片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应满足《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2.2条的要求。

3.施工内容(1)六层(1-2)-(1-4)/B-D 轴处底板板底面粘贴双层200g 型碳纤维布加固。

(2)六层(1-2)- (1-5)/B-E轴处楼板板顶面粘贴双层200g型碳纤维布加固。

(3)六层(1-2)-(1-4)/B-E 轴处框架梁粘贴双层200g 型碳纤维布加固。

(4)十层(1-6)-(1-7)/B-C 轴处底板底面粘贴双层200g 型碳纤维布加固。

(5)十层(1-5)-(1-8)/A-D 轴处楼板顶面粘贴双层200g 型碳纤维布加固。

(6)十层(1-5)-(1-8)/A-D 轴处框架梁粘贴双层200g 型碳纤维布加固。

(7)十三层(1-2)-(1-4)/A-C 轴处楼板底面粘贴双层200g 型碳纤维布加固。

(8)十三层(1-2)-(1-4)/A-D 轴处楼板顶面粘贴双层200g 型碳纤维布加固。

(9)十三层(1-2)-(1-4)/A-D轴处框架梁粘贴双层200g型碳纤维布加固。

(10)十七层(1-2)-(1-6)/A-B轴处底板底面粘贴双层200g型碳纤布加固。

(11)十七层(1-2)-(1-6)/A-B轴处底板顶面粘贴双层200g型碳纤布加固。

(12)十七层(1-2)-(1-6)/A-C轴处框架梁粘贴双层200g型碳纤布加固。

第三章施工部署1. 施工部署原则我公司有能力有信心承建本工程,并将高度重视,依靠本公司的管理、技术和装备的优势,遵循设计,恪守合同,精心组织,让一流的设计加一流的施工质量,共同塑造一流的建筑精品。

本工程一旦中标,我们将以“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速度、一流服务” 为主导思想,严格按照招标文书和双方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的规定,并将其作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集中我公司优势资源;对合同范围的工作内容按“项目法” 进行科学管理和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该工程施工达到高速优质,并承诺按期交付给业主。

(1)根据工程施工内容及部位,本工程主要集中在六、十、十三、十七四个层面。

为了便于施工管理和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将本次工程按以上四个层面分为四个工段。

(2)本工程施工拟采取各工程段平行施工,段内流水,相互协调,同时与总包单位密切配合,根据总包单位进度及时协调本单位施工总体进度及安排。

(3)碳纤维布粘贴加固结构构件先加固梁后加固板。

碳纤维布多层交叉处先粘贴梁上节点,楼板粘贴碳纤维加固于梁加固后进行。

(4)对于粘贴碳纤维布前需要拆除现有建筑装饰面层的,提前与总包和监理单位协调,明确保留部分和拆除程度,及时创造加固施工作业面。

(5)对于粘贴碳纤维布前需要拆除和保护现有机电设备管线的,提前与总包和监理单位协调,相关专业队伍拆除或改线,提供加固施工作业面。

(6)加固施工中环境保护关键工序为混凝土基面打磨。

打磨混凝土施工前通知总包和监理单位,制定相应防尘措施或保护防尘设备以及避让非施工人员。

(7)十一层加固施工在明确施工图后立即展开施工方案的制定、现场施工的组织工作。

2. 施工组织2.1.施工组织框图工程中标后为保证施工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本公司针对该加固工程成立专门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工程的质量、成本、进度控制以及各参建单位组织协调工作。

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部下设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专职安全员、材料员等,分别对本工程的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进出场等进行协调和管理。

图表3-122组织机构主要职能分配 (1) 项目经理确保本公司项目目标实现,达到发包单位招标要求;组织高效精干的领导班 子,组织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组织 质量和安全检查;履行合同义务,监督合同执行,处理合同变更;全面协调同施 工总包方、监理单位及业主代表的关系;依靠项目经理部各管理人员使项目经理 部“优质、安全、高效”的为建设单位提供服务。

(2) 技术负责人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进行工作,是本项目的技术主管,负责技术方案、安全施 工方案的制定,质量控制、技术指导等技术性工作。

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自审, 参加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组织的施工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组织编制本项目质量计划,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并按项目质量 控制程序报公司评审,经技术主管和总工程师批准;审核材料需要计划和加工定 货计划,监督有关人员做好施工过程的自检、 专检和交接检,保证施工过程质量 符合标准的要求;组织重要部位或特殊过程的隐蔽工程验收, 对发现不合格或潜 在不合格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促进提高施 工工艺水平,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并召开质量分析会议, 主持分项工程质量评(3) 生产经理主管本项目现场施工生产工作,对项目经理负责。

全面统筹工程施工所需劳 动力、设备机具、材料物资等的进场工作;组织各工种各班组的进场施工,协调 现场施工工序衔接、 与总包方及其他相关专业分包的交叉施工。

协助项目经理制 定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按月(周)细化制定月(周)进度计划;组织监督进 度计划的执行落实。

参与制定技术贾贵人%■; 员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A 匚I宀女全口贝项目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各项预案措施。

组织各专业工长、班组长每天召开项目生产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进度、协调问题。

4)安全员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管理本项目工程安全施工工作,对项目经理负责,是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直接责任人。

在技术负责人组织领导下参与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监督管理安全技术交底的实施落实。

负责日常施工现场巡查监管,配合总包方安全检查整改工作;有权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工序予以停工,有权对安全隐患、安全事故给予处罚,责令整改。

5)质检员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管理本项目工程施工质量,对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是施工质量直接责任人。

参与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控制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施工旁站监督;联系项目监理单位,负责施工过程自检,工程报验;配合总包方质量检查活动。

质量检查员有权对违反施工质量规定的工序予以停工,有权对质量隐患、质量事故给予处罚,并责令整改;有义务协助专业工长制定整改措施。

(6)专业工长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管理现场各施工班组的施工操作。

具体落实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调配各作业班组的劳动力数量和工种比例;带领和指导现场施工操作;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纠正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施工内容,督促限期改正,并协助制定和修改整改方案及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制止,督促整改;协助配合质检员、安全员管理检查现场施工。

3.工程目标3.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按现行国家技术规程《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CECS 1462003)有关规定,达到合格的验收标准。

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不低于50%。

3.2.工期目标根据我公司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施工中采取科学合理的工序安排、穿插和抢工期措施以及采用新工艺、新设备。

我们承诺施工总工期控制在30 日历天以内(指招标图纸范围所含施工内容),符合业主招标要求。

3.3.安全目标我公司将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和充足的安全投入,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火灾事故和恶性中毒事件,轻伤发生频率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

34环保目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包括施工用材料、机具设备、辅助耗材等均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物资,杜绝对周边环境造成实体污染。

4.施工准备4.1.组织准备我公司一旦中标,公司项目准备预案立即响应。

公司相应部门、具体负责人立即投入进场组织工作,假日无休,争取最短时间达到开工要求。

图表3-24.2.技术准备(1)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仪器设备图表3-3电脑、打印机、工程资料管理系统软件、数码相机、对讲机、钢卷尺、盒尺、检测锤等用于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检查的工具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测、标定,保持设备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

(2)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

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生命财产和经济利益的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其内容主要有:熟悉与检查施工图纸,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施工图预算、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技术交底方案。

1)熟悉与检查施工图纸为了能够在施工之前,使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结构与构造特点和技术要求,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为工程提供准确齐全的施工依据,必须在熟悉图纸时检查设计施工图是否完整、齐全,图纸与设计说明是否一致,审查施工图纸中的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项工程,明确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拟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