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3篇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3篇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3篇循着红旗渠精神照耀的大路,心中非常明亮,国运兴盛、4海升平不单单是1种欲望,更是铿锵有力的回答:这样的中国梦,算我1份!下面是第1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优秀篇)1xx上午,我校组织教师到xx博物馆学习焦裕禄的业绩,学习以后,感触颇多。

到达博物馆后我们1行人边走边看,1个个版面、1张张图画震动着我,鼓励着我。

焦裕禄同志的业绩让我感动,除3害,固风沙,虽困难重重,但他仍然不悔,这正像我们的课改1样,我们在摸索中前进。

虽有困难,有阻力,但我们以“2104模式”为指点,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和同志之间通力合作,认真学习,勇创1条课改路,使我们3中的教学更上1层楼!焦裕禄,用他短暂的生命宏扬着1个时期的精神。

虽然焦裕禄已逝去半个世纪,但他永久是执政者的学习的典范,永久是照耀社会鼓舞人们的1颗明星。

焦裕禄为党的事业,为改变兰考的面貌,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倾注了他全部血汗和汗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走完了他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和完全完全为人民服务的1生。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面对当时兰考10分严重的自然灾害,他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势,创造性制定了1套简便、易行、实用而又符合规律的治理“3害”的方法,在重重困难中闯出了1条生产、生活之路。

节约节俭,难苦创业,是他生活的本质,心系大众是他生活的的主旨。

焦裕禄的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以大众利益为本的精神,是忘我奉献的精神。

学习焦裕禄的精神,就是要立足于本职工作,把教学工作做好,把课改工作做好。

教学中,对学生用心、耐心1些,关注每个学生,给学生以同等的爱,把“爱”做的更广博,更理性。

不把工作做为利益的筹马,乐于奉献!用1颗平淡之心对待名利得失。

不弄情势,不摆花架子,静下心来学习,蹲下身去请教,结合自己的任教学科,学生情况,把“高效课堂”的目标落实在平常的教学行动中。

学习“太谷”课改的精华,不照搬、有创新,使“24字模式”成为推动教学效益提升的有力工具,成为更新我们思想理念的源头活水。

走好课改路,把教学效益不断提升,为此不惜付出、牺牲,挥洒1把汗水,留下探索的脚印,就是作为教师践行“焦裕禄精神”的最好行动!作为1名普通教师,我认为我们必须向焦裕禄学习,特别要爱岗敬业,时时刻刻心系教育。

我们现在正面着课改的关键时刻。

在课改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有时在课堂上我们会完不成教学任务,分组不均,并且在合作交换的进程中,小组长的知识面达不到。

在这类情况下,我们不能放弃不前,我们应当想尽1切办法清除课改路上的1切障碍。

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必要时,要对小组上进行课前的知识指点,我相信,经过1段时间后,我们的课改1定会1帆风顺。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优秀篇)24月3号,在我们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支部所有党员去西安烈士陵园扫墓,这次活动对我们党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使我对党员身上的义务与责任有了更充分的理解。

我们不单单要敬佩那些烈士,更要学习他们那种为革命、为祖国、为人民牺牲1切的信心。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记念馆,令我非常震惊的是许多烈士只有20多岁,他们为了革命为了祖国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虽然在每一个地方只有几分钟的参观时间,但我对他们所做出的感人业绩都有了1定的了解,他们当中不单单有革命时期为革命而牺牲的同志,也有在解放后为了人民的安危而牺牲的。

其中我记忆最深的1个女共-产-党员,为了救1名儿童而被锅炉爆破炸死的,他牺牲时只有24岁,正是青春年华享受美好生活的时期,但她却永久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在她身上实现了。

她使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党员应当学习的,她的精神令我们敬佩。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年代的战乱不能向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1样为了光荣的革命事业而牺牲,但我们作为共-产-党员一样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向那些烈士学习,时刻准备为人民牺牲1切,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1切。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应当学习勇敢无畏的烈士精神,在各方面都要起到带头作用,在学习上,我们要刻苦努力学好专业课程,为祖国明天的建设积聚气力,在生活中,我们要关心身旁的每位同学,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支援之手,在思想方面,我们要积极进取永久与党保持1致,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

不是只有大张旗鼓的业绩才能体现1个优秀党员的品质,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时刻为人民服务,践行自己的誓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1切永不叛党,做到1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就是1个好党员。

我们会为之努力的。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优秀篇)320xx年7月4日⑺月11日,本人参加了我院组织的赴井冈山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x的奠基石”,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1927年,毛泽东等老1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首创了中国革命第1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因此我院展开的“红色之旅”思想教育活动有着深入的教育意义,对此次井冈之行也有着深入的体会。

井冈山是我党创建的中国第1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见证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1座不朽丰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员擎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1面旗帜,首创了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从井冈山开始,星星之火燃遍神州大地。

当汽车在井冈山下蜿蜒的公路行驶时,《10送红军》、《请茶歌》、《3湾来了毛委员》……这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红歌就在车箱里荡漾,我凝视窗外不语,任由充满着豪情、柔情和深情的优美旋律,钩沉起曾青春和激扬,也最为英雄主义和和秋风细雨般缠绵的浪漫遐想。

之前都是从书本上了解1些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这次上山才具体地知道了井冈山根据地是在许多山峰中的5块大小不等的平地上建立的,与山下通过5个哨口的小路相连,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部队的7百人上井冈山开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道路,井冈山根据地人数最多时达万人,由于战役频繁,敌人封闭,衣食住行极其困难,红军医院伤员最多时达8百多人,而医生唯一2人,另外有几个懂中医草药的,许多器械用毛竹制成,手术刀用梭镖代替,个别领导负伤,只发1包盐来洗伤口,算是特别照顾,困难之大,斗争艰苦,今天想起来真有些难以置信,但是先辈们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开辟创新,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使中国革命沿着井冈山开辟的道路,获得最后的成功。

我非常感慨,心中的红色井冈,是燎原星火、红旗漫卷、杜鹃花开;是红5星、红土地、红缨枪;是打土豪、分田地,欢声1片;是“我自纹丝不动”、“风展红旗如画”和“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英雄气势、理想寻求、信心和信仰。

井冈山之行虽然短暂,但井冈山给我们的震动是井冈山之前没法想象和没法感觉到的,特别是对江泽民同志概括的井冈山精神内涵:“坚定信心,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依托大众,勇于成功”,有了深入的理解,也使我们体会到革命成功来之不容易,是许多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加倍珍惜。

爬过井冈山,参观过西柏坡,听过南街村王宏斌书记的讲座,……着实去过很多红色教育基地,每一个地方都给予我不同的感受,每一个地方都有1些故事戳中我的泪点。

红旗渠,跟别处不同。

11月27日宣扬司党支部全部到河南安阳红旗渠集体学习。

对红旗渠的了解,让我从“1条烟”(1种叫做红旗渠的香烟)变成了1座精神丰碑。

悬崖峭壁上的水长城。

远望红旗渠,就像1条长蛇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蜿蜒盘旋,说红旗渠是世界第8大水利奇迹,1点都不为怪。

漫步在记念馆,听红旗渠的儿女讲述先辈们的英雄故事,就像在经历1次精神洗礼。

60年代初,在中国经济社会环境极其困苦的时期,1位名叫杨贵的书记带领林州人展开了1场“千军万马战太行”的伟大行动。

虽然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但引漳入林从假想到行动,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林州人高度1致的支持,立下“大战810天引来漳河水”的誓言。

我第1次掉了眼泪,没有强烈的吃水、用水的欲望,怎样能够凝聚这样的共鸣?红旗渠在乎料当中、意料以外延长了工期,用了近10年的时间。

但每家每户的付出,每个刻在石块上的名字,都用自己的心血兑现了许诺。

杨贵书记一马当先战役在工地上,直到810多岁的母亲去世才答应离开工地回家奔丧;工程师吴祖太昼夜绘制施工图纸,没来得及见到新婚妻子的最后1面,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有脸吃上红旗渠的水”有人家把105岁的孩子送上工地,却再也没有等到孩子的归期;……1路泪水涟涟,直到那张万人欢庆红旗渠通水的照片显现在眼前,感动的泪水化作发自内心的喜悦。

真希望自己也生在那时,可以为了1个伟大的梦想奉献和付出,可以在现场分享成功的喜悦。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红旗渠精神被概括为了106个字“自食其力、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忘我奉献”为后人所传颂,其中的开辟创新最使我震动。

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且不说国家财政只占百分之105,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举全县之力,光是这1工程中体现出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就足以让人震动。

没有先进的水利丈量工具,就发明了用脸盆、板凳和水组合成的丈量工具;为了尽快完成4千多米长的通道,从山顶掘了103口井把两个工作面变成了2106个工作面;红旗渠长藤结瓜的探索,将这项工程打造成了“引、蓄、提、灌、排、电、景”1体的大型灌区。

除此之外,与山西省政府签订的补偿协议被誉为“最早的拆迁补偿”,修渠进程中责任到生产队、到村、到户的做法,与10多年以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能不由衷地说,红旗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太行山上的5部曲。

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

靠着红旗渠精神名扬天下的林县儿女们并没有躺在先辈们的成绩上睡大觉,而是奏响了与我国时期发展步伐相1致的5部曲。

610年代,千军万马战太行解决生存问题,710年代千军万马出太行解决温饱问题,改革时期千军万马富太行解决发展问题,新时期千军万马美太行、福太行,1个与时俱进的林州县向全国人民宣布: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青年洞里的回声。

踏着脚下的青石,扶着两边的栏杆,1路走到青年洞,仰望石壁上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每个人都举起了右拳,气壮山河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戴党的纲领,遵照党的章程,实行党员义务,履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守旧党的秘密,对党虔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毕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1切,永不叛党。

回程,这次活动已成为过去,红旗渠却成了1座精神丰碑。

循着红旗渠精神照耀的大路,心中非常明亮,国运兴盛、4海升平不单单是1种欲望,更是铿锵有力的回答:这样的中国梦,算我1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