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4 找矿技术方法与信息提取-5.5

4.4 找矿技术方法与信息提取-5.5

• 勘查程度较低的边远地区
➢ 砾石找矿法按矿砾的形成和搬运方式可分为河 流碎屑法和冰川漂砾法,以前者的应用相对比 较普遍。
1)河流碎屑法
➢ 以各级水系中的冲积砾石、岩块、粗砂为主要观测对象, 从中发现矿砾或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砾石,然后逆流而上 进行追索,连续地观察其形态、大小及磨圆度,并研究 其物质成分和碎屑数量的变化情况。一直逆流追索到砾 石不再在河谷中出现,直至发现含矿砾石发源的山坡, 继而在山坡上布置比较密集的路线网,详细研究坡积、 残积层。
2、砾石找矿法
砾石找矿法:是根据矿体露头被风化后所 产生的矿砾(或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砾岩), 在重力、水流、冰川的搬运下,其散布的 范围大于矿床的范围,利用这种原理,沿 山坡、水系或冰川活动地带研究和追索矿 砾,进而寻找矿床的方法。
➢ 砾石法是一种较原始的找矿方法,其简便易行, 适用于:
• 地形切割程度较高的深山密林地区
➢ 对发现的含矿碎屑或矿化碎块,应作标志,并填绘在地 表图上,圈定其分布范围,进而推断原生矿床的位置。
2)冰川漂砾法
➢ 以冰川搬运的砾石、岩块为主要观察对象, 其方法原理与河流碎屑法类似。
➢ 由于冰川堆积一般很厚、冰川运动的方向 又并非始终如一,并且后一次冰川往往对 前一次冰川沉积物有较大的破坏,因而冰 川沉积规律难以掌握,故利用冰川漂砾寻 找原生矿的效果欠佳。
重砂找矿过程:沿水系、 山坡或海滨对疏松沉积物 (冲积物、洪积物、坡积 物、残积物、滨海沉积物 、冰积物以及风积物等) 系统取样,经室内重砂分 析和资料综合整理,并结 合工作区的地质、地貌特 征、重砂矿物的机械分散 晕或分散流和其他找矿标 志等来圈定重砂异常区段 ,从而进一步发现砂矿床 追索寻找原生矿床。
除常规地质填图外,还有各类专项地质图填图 火山岩岩性-岩相 沉积岩岩相-古地理 构造专题填图
地质填图的数字化、立体化
• 随着高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矿产勘查工作中 的普及应用,地质填图正由过去单一的人工野 外现场填制向采用遥感技术、野外地质信息数 字化、计算机直接成图方面发展,由单一的二 维制图向三维、立体制图方向发展。
(一)地质方法
➢ 地质方法包括传统的地质填图法、砾石找矿法、 重砂找矿法等。
➢ 1、地质填图法
地质填图法是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 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内的地 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成矿规律 和各种找矿信息进行找矿。
其工作过程是将地质特征填绘在比例尺相适应的地形 图上,故称为地质填图法。
地质填图法是最基本的找矿方法。所反映的地质矿产 内容全面而系统。无论在什么地质环境下,寻找什么 矿产,都要进行地质填图。因此,是一项综合性的、 很重要的地质勘查工作。
基础性工作。地质填图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找矿工作 的效果。有些矿区由于地质填图工作的质量不高,对 某些地质特征未调查清楚,因此使找矿工作失误,国 内外都有实例应引以为戒。同时,也有很多实例,通 过地质填图而取得可观的找矿效果。
原生异常—与矿体同时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岩 石地球化学异常
次生异常—矿体遭受破坏以后在表生条件下,元 素再次迁移、分配而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土壤 地球化学异常、水地球化学异常、水系沉积物异 常、生物地球化学异常、气体地球化学异常
➢ 地球化学找矿法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前苏联 首先使用,后传到美洲等地。美国发明了原子 吸收光谱分析法等先进的分析技术后,促进了 本方法的飞速发展。
(二)地球化学找矿法
地球化学找矿法(又称地球化学探矿法,简称化探) 是以地球化学和矿床学为理论基础,以地球化学 分散晕(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有关元素 在地壳中的分布、分散及集中的规律达到发现矿 床或矿体的目的的一种找矿方法。
现阶段最主要的找矿技术方法
化探找矿原理: 岩石地球化学异常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 水文地球化学异常 水系沉积物地化异常 生物地球化学异常 气体地球化学异常
3、重砂找矿方法
➢ 重砂找矿方法 是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主 要研究对象,以实现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主要目的的 一种地质找矿方法。
当砂矿物比重大于3时则称为重砂矿物 重砂矿物的机械分散晕、残坡积重砂矿物分散晕 机械分散流:部分矿物颗粒进一步迁移到沟谷水
系中,由于水流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使球化学找矿法可找寻的矿产涉及金属、非金属、油 气等众多的矿种及不同的矿床类型,地球化学方法本 身也从单一的土壤测量发展为分散流、岩石地球化学 测量、水化学、气体测量等,方法的应用途径也从单 一的地面发展到空中、地下、水中等,具体各种化探 方法的种类及应用见表。
化探方法的具体应用和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有 相应的采样对象和形成相当的成矿元素分散晕的地球 化学前提,如岩石测量法要求有足够的能够采样的岩 石露头和形成原生晕的地质条件。因此,在找矿工作 中对各种化探方法的选择必须结合研究区的具体地质 条件进行。
➢ 人工重砂法:是采集整块的岩石或矿石,经捣碎、淘洗 后获得的比重较大的矿物颗粒。根据人工重砂的矿物组 合特征,可以发现与某些矿产有关的指示性矿物。人工 重砂法是在自然重砂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代表了 重砂法的发展方向。
➢ 通过对人工重砂矿物的研究,重砂法不仅用于直接找矿 工作中,提供有用的矿化信息,而且可以进行地层划分、 岩体对比,研究矿床成因,总结成矿规律,配合有关资 料进行成矿预测等 。
矿体
矿体
矿体 矿体
正常分布与异常分布 元素含量的背景分布图
C
Ca背景上限 C0背景值 C1背景下限
不同级次的背景
C
局部的背景值 区域的背景值 地球化学省的背景值 全球的背景值
地球化学异常与背景
元 素
地球化学 异常


异常范围
剖面距离
异常下限 背景范围
根据异常与矿体形成的相对时间关系可以分为原 生异常和次生异常:
第四节 找矿技术方法与信息提取
一、找矿技术方法 二、矿化信息提取 三、找矿模型建立
一、找矿技术方法
➢ 概念:是泛指为了寻找矿产所采用的工作措施和技术 手段的总称。
➢ 找矿技术方法实施的基本目的是获取矿化信息,并通过对矿 化信息的评价研究最终发现欲找寻的矿产。
➢ 找矿技术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五大类:地质方法、地球化学 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方法、工程技术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