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变形估算

超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变形估算


(1 1)
将弹性压缩变形、收缩变形、徐变变形及温度 变形相加,得到柱或墙的竖向变形为
混凝土龄朔l(d)
图3
混凝土强度随龄期变化曲线
,2I毋:
2 I l 0 0 O 6 2 8
1.≈ 10 、、
≮o
1.55
‘、、'-
1.40
、--~ 1.25
1.12
^“d)

图6

徐塑系数随时间发展曲线
^n(mm)
8算
万 方数据
Structural En舀neerS V01.20,No.6
‘32・
Structural Analysis
单轴向常应力。 混凝土的徐变系数由下式确定 p(f,#o)=忍(ff))十纯段(£一‘o) 十≯,:p,(£)一卢,(fo)]
(9)
分。如果混凝土的压应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则徐变 变形和混凝土应力将成线性关系,因此,可通过叠 加原理来计算由于加载先后引起的徐变。设: ‘£01,£02,…,£oJ代表各层初始加载时刻,r为 计算截面初始加载时刻。rol,r02,ro,代表各层附 加荷载加载时刻。 则由徐变引起的徐变变形为 4


弹性压缩
卜i
收缩变形A
N。靠i,EAi
f0 ej0
N’i=NL,+∑N:f
5196 5382 5558 5734 5910 6126 6312 6548
肛(£)一层(oo)
O.2
£,(r,f11)
5.76E一5
£^,
3.6 3.6 3.6 3.6 3.6 3.6 3.6 5.1 5.5
28 (1.77 O.80 O.82 0.85 O.88 0.91 O.33 1.20 7.55
building is addreSSed.The total defomlation of
consist of contribution from elastic
defonnation,creep de南rmation,shrinkage
Keywords
super
def6mation
and thennaI def6nnation.
6.44
3.6 3.6 3.6 3.6 3.6 3.6 3.6 5.1
1.(1E一5
6 5


O.9 O.9


\’
5使用。除从计算上加
9结论和建议
计算表明,第九层外柱缩短量可达25mm, 稍加计算可以得出在二十五层层顶外柱可能达到 55mm左右的竖向变形。需要指出按式(7)计算 的收缩变形量偏小…。本算例所取结构是框筒 结构.因此没有内柱。从本文推导可见,本文方法 可应用于各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对有内柱的结 构,只需知其承担的荷载,就可按本文方法计算出 竖向变形,从而得出内外柱的竖向变形差异。过 大的竖向变形将影响一些高精度尺寸构件的制作 安装,而竖向构件之间的差异也将在结构内部产 生内力.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加以考虑,以免因疏忽

图4
理论厚度对徐塑系数影响曲线
某25层框筒结构房屋,采用口0混凝土,外柱
底层断面1m×1m,2~9层柱断面为0.9m×
0.9m,第九层以上的总荷重为5196kN,其他层(1~ 8)附加荷载为176~235kN不等。以九层为计算截 面列表计算100天后的变形见表2及表3所示。 第九层外柱缩短量为
△=△。+△,+△,+△f
1990及ACI 203,1992三个规范计算所得的结果
进行了比较,结论是(、EB—FIP 1978的徐变模型 更符合实验结果。本文即按(、EB—FIP 1978建议 的模型进行计算。混凝土徐变应变的计算公式为:
,。 、
e。(£,£o)=!;;!三!!!P(£,fo)
式中
(8)
EQ8——混凝土在28天时的弹性模量: 玎(fo)——在时刻≠o开始作用于混凝土的
式中ei(£o)——加载时初始应变;
ef(£)——在时刻f>f()时的徐变应变; e。(f)——收缩应变;
e7,(f)——温度应变: e。(£)——由应力产生的应变,
£d(f)=£“oo)+£。(f)
£。(f)——非受力应变,
£,,(f)=e。(r)十£丁(£)
由于是进行粗略估算,为了使问题简化,作如 下两个假定: (1)在计算时刻,只考虑混凝土承受轴向正 应力,忽略其他方向的应力对竖向变形的影响,称 之为单轴应力假设; (2)忽略梁板结构对竖向承重构件的约束。 在此前提下,对公式(1)的应变所致变形进 行逐项讨论。
(1())
融(f一£o)——似随时间发展的系数; J9,(£),丹(fo)——≯,_随时间发展的系数,
与理论厚度有关,见图
5:
6温度变形
温差变形包括季节温差,室内外温差及日照
f,fo——所求徐变系数时刻和加载时刻 混凝土的有效龄期。
温差所引起的竖向变形。 设温度差为△,、,则温度变形为
△丁=以斟
7总变形
万 方数据
・结构分析・
・31・
结构工程师第20卷第6期
表1徐塑系数和收缩应变基准值
周围环境 水中 非常潮湿空气 一般室外 非常干燥
NB——计算截面以下各层的结构自重, 其造成的变形差异,在楼板施工 时已经调整,故将不参与计算; N,——计算截面以下各层的附加荷载, 包括面层、吊顶、隔墙以及活荷载 作用; H.H,厶j——计算截面所处的高度、各 楼层楼面所处的高度(从 结构底层起算)及各层层
图5
滞后弹性应变随时间发展曲线
=7.55+2.1十9.25+6.44
=25.34mm
在实际工程中,各层加载的时间将有先后之
万 方数据
・结构分析・
・33・
结构工程师第20卷第6期
表2
层高 层数 ^,(m)
9 8 7 6 5
4 飞

桂断面积
Af《m×m) 0.9×O.9 0.9×0.9 O.9×O.9 0.9、(fJ.9 0.9×(}.9 ().9×O.9 0.9×0.9 ().9
以考虑外,因着重从构造措施上加以保证,由于篇 幅所限,具体措施可参考文献[2j等。
参考文献
[1]
1)enis
Lefebvre.SⅫnkage
Concrete
a11d Creep 4th
Effe【:ts()n &ructuraI for avil
Prest“兰;sed
Structur鹤.
specialty Ccmference of
LUo Xiaohua (WHI。C:msultants
A两a,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When
the building height exceeds 100m,the venical def6rm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vertical additional m。ment and shear force. Hence, it is desirable
In this paper,

members will
cause
to
develop

meth()d
to
evaluate the vertical defOmlation.
co】umn shorten主ng in member is assumed
to

f。rty.story reinfOrced
c。ncrete
^o(mm)
形为
图1
理论厚度对收缩的影响
A=r美出
可进一步写为
, f
(2)
在层高范围内,轴力可视为不变,因此,上式
4=~1卜+—_萨
(Nu+∑Ni)厶1
(N Lt+∑N,)^2
+...十塑告型
则上式还可进一步简化为
(3)
图2 收缩应变随时间发展曲线
如果层高相同,各层计算构件截面面积相同,
混凝土理论厚度的定义为
式中危(oo)——加载后最初几天产生的不可恢 复变形系数,忍(£o)=0.8[1一
六(£o)经。。],其中工(£o)组。
可由图3求得;
吼——滞后弹性变形系数,取0.4;
笋广徐塑系数,纷=衍I垆,2,其中,纷1
取决于周围环境,见表1。妒,2由理 论厚度决定,见图4;
2蚤彘如嘲i) +骞鑫如,ro”…+尝如'r)
第’0卷第6期 2004年12月
结构工程师
Struetural EngineerS
Vd.20.No.6
De(=,2()04
超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变形估算



(wHl。一瓜ia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040)
提要本文利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在考虑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收缩、徐变及温度影响时,如何 粗略估计超高层建筑结构各部分的竖向变形差异。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竖向变形.收缩,徐变 CaIculation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for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high—rise building,vertical defonnation,sh“nkage,creep
1前言
高层建筑中,核心筒、角柱、边柱的竖向变形 差异来自多个方面。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各个部 位垂直构件的截面轴向应力有高有低。在结构施 工时,核心筒施工往往先于周边框架柱施工,造成 结构各部分受荷时间有先有后。加上混凝土的弹 性压缩、收缩、徐变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最 终会使得结构构件产生可观的竖向变形及变形差 异。这些变形将给设备安装带来不利影响,同时 也会在结构中产生附加力矩。一般而言,当结构 超过30层或总高度大于100m时,在施工中就应 当对此进行考虑【2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