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法制工作要点
X年,全县政府法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X-X年)》,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为目标,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政府法制工作水平,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一、强化依法行政基础工作
(一)深化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动态管理执法依据和执法岗位责任,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
对行政行为不规范,显失公平的行政执法案件,依法进行监督纠正并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二)建立依法行政示范工作长效机制。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建立长效机制,发挥示范作用,年内抓好全县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不断夯实依法行政工作基础。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规范执法行为,实行公正、公开、文明执法,督促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加大行政执法举报投诉办理,坚决纠正违法行为,确保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公正文明。
(四)开展行政执法监督。
改进依法行政监督检查方式,注重日常工作监督检查和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将管理相对人的意见纳入评定执法效果的内容。
加强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行
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组织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五)全面规范行政裁量权。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自由裁量基准,做到合法裁量、合理裁量、高效裁量,规范行政行为,杜绝自由裁量权“寻租”现象。
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裁决等行政执法中均要体现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的运用,坚决纠正随意自由裁量的问题,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六)推进法律顾问制度。
做好县政府法律顾问续聘工作,配合司法等部门组建政府公职律师队伍。
在全县各级行政机关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七)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对行政执法人员申领行政执法证资格进行审查,并开展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考试,考试合格者发给行政执法证,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以此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
(八)改进和完善依法行政检查考核工作。
修订和完善依法行政工作考核标准,加大日常考核,使考核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真正发挥考核对工作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
(一)科学编制规范性文件年度制定计划。
围绕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保障民生等工作,坚持急用先立原则,编制X年度规范性
文件制定计划,明确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名称、内容与起草部门和时限等,对全年起草的规范性文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
严格依据上位法,加强对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加大起草和审核阶段的调研论证工作,扩大征求意见面,提高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保证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健全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和工作机制。
健全规范性文件“三级备案、二级审查”机制,督促全县备案审查工作平衡发展,加大对违法文件的纠错力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文件的依法审查率和报送备案率,确保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有效。
适时开展法制工作人员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业务培训。
(四)持续推进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落实。
深入推行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制度,重点完善“三统一”制度实施程序和政府部门“三统一”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三统一”制度的规范落实。
(五)坚持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
对发布实施的每件规范性文件都要进行后评估,创新评估方式,提高评估效果。
通过评估,把握规范性文件实施动态,及时修订行政措施。
(六)做好规范性文件的解释、清理工作。
按照权限和程序,认真解释有关规范性文件适用方面的问题,指导文件执行部门全面释明制定规范性文件的上位法依据。
根据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和清理
行政审批项目的情况,及时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从源头上保证行政行为合法有效。
三、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和行政调解工作
(一)拓宽行政复议渠道。
以依法化解矛盾、构建幸福X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宣传活动,引导行政管理相对人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探索建立行政复议与信访相互衔接机制,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及时受理和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质量,把行政争议化解在初始阶段,防止行政争议扩大和激化,促进社会和谐。
(二)创新行政复议方式。
创新行政复议审理方式,完善行政复议办理程序,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审理透明度。
重大复杂案件召开听证会和专家论证会,土地、矿产、环保等案件进行实地调查,加大纠错、调解力度,确保客观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三)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指导。
建立和完善行政复议受理、审理、听证、和解、调解等配套制度,加快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制度化、规范化的步伐;加强上下沟通和联系,开展业务指导,以培训、面对面现场指导等形式,培养和锻炼一批行政复议工作骨干。
(四)加大行政应诉工作力度。
夯实行政应诉责任,在县政府部门建立“谁业务、谁引起、谁应诉”工作机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委托政府法律顾问或执业律师代理,体现政府应诉专业化。
针对行政应诉案件增多的实际,落实《宝鸡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暂行规定》,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纳入监督考核范畴。
四、积极开展法制培训、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
(一)组织法制业务培训学习。
举办政府法制工作专题培训班,学习规范性文件、行政复议应诉等相关知识,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X-X年)》的通知精神,增强法制机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开展政府法制工作的履职能力。
(二)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加强政府法制信息的编发上报工作,及时对外公开县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政府法制工作情况。
加大对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政府法制工作影响,营造依法行政社会氛围。
(三)加强政府法制信息调研工作。
健全信息调研报送机制,强化镇、县级部门之间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工作交流,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进行总结推广。
针对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政府法制和依法行政调研工作,认真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工作指导和参考。
五、狠抓政府法制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
(一)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
根据政府法制机构新时期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实际,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和向编制部门反映,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充实配强法制工作人员,使之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
(二)增强做好政府法制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政府法制工作的特征,深入领会中省市会议精神,推动政府法制工作创新。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事业心,围绕全
面推进依法行政这条主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三)营造学习氛围,加强能力建设。
采取自学与辅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注重工作人员素质提升,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办文、办事的能力,把法制机构建设成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落实型机关。
(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严谨细致的作风,努力建设“团结合作、创新进取、廉洁勤政、素质过硬”的政府法制干部队伍,使机关人员达到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文化素养高,个人品行端,生活习惯好。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争创文明和谐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