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 爱情名诗名句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 爱情名诗名句
•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以“灰”形容相思之情破灭,以劝阻的口 吻表达对相思的失望,表现愁思之深,相 思之切。此句来自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之二:“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 雷。„„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 灰。” • 飒飒:风声。 芙蓉:荷花 • 春心:爱恋之心。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
爱情名诗、名句
戴新安
爱 情名诗、名句精研
• •
爱 情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 在极度怀念中产生的幻觉:一夜相思梦醒, 迷糊中忽见恋人站在梅花怒放的窗前,巧 妙形象表达对知音的渴望。此句来自唐卢 同《有所思》:“„„梦中醉卧巫山云, 觉来泪滴湘江水。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 不见愁人心。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 无知音。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 云?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 君:指美人,后也指恋人。
爱
• (接上页)
情
• 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 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去年也是 这样的良夜,诗人与恋人来游,凭栏倚肩, 共赏江天明月。如今眼中的风景,依稀与 去年相同,但是去年一同赏月的人不知飘 泊在何方?风景依旧与恋人的消失,无恨 思念和怅惘之情,无声地啃咬着诗人孤独 良宵佳节,到处反复寻觅思慕之人,突然发现, 何等欣喜!表达一种朝夕苦求而蓦然获得、惊喜 若狂的心境。此句来自宋辛弃疾《青玉案·元 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 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 舞。 蛾儿• 蓦:突然
爱
情
• [万里何愁南北共,两心那论生和死]
•
两人情深意长,即使相距万里,也心灵 相通,不论生与死也心心相印,不弃不散。 此句来自清洪升《长生殿·传概》:“今 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 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北共,两心那 论生和死。”
• 连理:两树的枝或干连生在一起,喻恩爱 夫妻。
爱 情
爱
情
•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此句来自唐赵嘏的《江楼感旧》:“独上 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 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 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诗 人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独自登上江边 的小楼,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 荡漾的江面上,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 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情色格外幽美恬 静。
情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谐音双关与象征手法,寓指爱情坚贞, 至死方休。此句来自唐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 愁云鬓改,夜吟应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 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丝:双关语,隐喻“思”。 • 青鸟:传送讯息的神鸟,借称爱情使者。
情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喻指自从爱上对方以后,再也不为他人动 心,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不移。后也用以比 喻有了丰富的经历,对平常的事物就不以 为奇。此句来自唐元稹《离思五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 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巫山:长江巫峡一带,以云海者著称。 • 缘:因为。 君:钟爱的人。
爱
情
•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癿原因 在亍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亍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 癿现象,即有哲理癿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 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 有限这样深广癿意念,即表现得十分含蓄。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
登高望远,深表思念。此句来自宋晏殊 《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鸾无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爱
情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 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 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 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 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 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 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 西下”;然而在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 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 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在此处 安巢的旧时相识吗?“燕归来”这一句应上“几 时回”。
•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以长流不息的江水,比喻相思之不尽,情 长意切。此句来自唐鱼玄机《江陵秋望寄 子安》:“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 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 时。” • 西江:长江上游。长江由西向东流,故称 其上游为西江。
•
爱 情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只要爱情真挚不移,无需朝夕相聚。此句 来自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 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 朝朝暮暮!” • 飞星传恨:牵牛、织女星流出终年不得相 见的离恨。 金凤句:指七月七日牛郎与 织女相会。 忍顾:怎忍心回顾。
• 别后渴望相叙,何时能够在夜雨中一道在
灯下欢聚,畅叙离情,表达出深深的思念。 此句来自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 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 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巴山:泛指四川省东部一带山。 • 何当:何时能够。
爱
情
•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只要能成为恩爱的夫妻,死也不辞,再美 好的仙人也不羡慕,表达出对幸福爱情的 热切向往与追求。此句来自唐卢照邻《长 安古意》:“„„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 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 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 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 见。„„” 比目:比目鱼。与鸳鸯均喻指恩爱夫妻。 • 讵:岂,哪里。
爱 情
•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男女相思的苦恼 和无奈。此句来自唐杜牧《秋夕》:“银 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 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首句写秋 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 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末句借羡慕牵牛织 女,抒发心中情怀。全诗:层层布景,是 一幅着色人物画。仅“卧看”两字,逗出 情思,灵气活现。
爱
情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远隔天涯,但睹一轮明月,同时相思, 心心相印,真挚缠绵,万里相牵。此诗来 自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 竟夕:整夜。堪:不能。 后句:不能揽明月以赠恋人,只好回到梦 中等待相会。
爱
情
•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表达对坚贞不移的爱情希望,告诫人们对 待爱情婚姻切勿逢场作戏,朝三暮四,应 真情实意。此句来自唐温庭筠《三洲词》: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月 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 潾潾:水波闪动的样子。 • 波中月,枝上雪:喻指短暂。
•
爱 情
•
爱
情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的恋人能情谊 长久,亲人能健康长寿,虽不相聚,但却 能共赏明月,美满快乐,深深地寄托了殷 切怀念。此句来自宋苏轼《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下段:“转朱阁,低绮户,照 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婵娟: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中嫦娥,代 指月亮。
爱
情
•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 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 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在面对现境时,开始 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此刻境象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 “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 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 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 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 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 人事。
•
爱
情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爱恋着的男女,于远离久别时,尽管无法聚 首,但却心心相印,始终坚贞不渝。后也常 用以喻指志同道合的友情等。此句来自唐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昨夜星辰昨 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见古文学175页 彩凤:美丽的凤凰,喻指爱情。 灵犀:犀牛角中心有一条白线贯通两头,喻 心心相印。
爱
情
•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 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 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 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 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 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 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 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爱 情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俗人羡慕成仙升天,而此诗一反世态,另 立新意:借嫦娥深感月宫孤寂,后悔偷药 之举,表明天宫繁华不如人间的男欢女爱。 此句来自唐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 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 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一种透明的矿石。长河:天河。
爱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百花凋零,春色无法留住,不胜惆怅,燕子
归来,似是旧时相识,尚可慰籍;矛盾心情, 回肠荡气。 此句来自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 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 香径独徘徊。”
香径:弥漫花香的小路。
爱
情
• 晏殊(991-1055)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有 神童之称,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宋仁宋时官至 宰相。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 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 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联结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 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 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 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 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