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特性)【圣才出品】

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特性)【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特性
1.试分析土料、含水量以及击实功能对土压实性的影响。

答:(1)土料:含粗粒越多的土样其最大干密度越大,而最优含水量越小,级配不良的土,压实后其干密度要低于级配良好的土。

(2)含水量:对较干的土进行夯实或碾压,不能使土充分压实;对较湿的土进行夯实或碾压,非但不能使土得到充分压实,此时土体还极易出现软弹现象;只有当含水量控制为某一适宜值,才能得到充分压实。

(3)击实功能:对于同一土料,加大击实功能,能克服较大的粒间阻力,会使土的最大密度增加,而最优含水量减小。

2.黏性土和粉土与无黏性土的压实标准区别何在?
答:(1)砂土:无塑性,但透水性良好,毛细水上升高度很小,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修建的路基,强度高,水稳定性好,不膨胀,是良好修筑路基的材料。

但黏结性小,易于松散,容易产生较深车辙。

(2)粉性土:干时虽然有黏结性,但易被压碎,扬尘大,遇水时,易成流体状态,毛细水上升高度大,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容易造成冻胀、春时翻浆,是最差的筑路材料。

(3)粘性土:透水性差,粘聚力大,干时坚硬。

具有较大的可塑性,黏结性和膨胀性,毛细管现象也很显著,用来修筑路基,比粉土好,但不如砂土。

如在适当的含水量下充分压实和有良好的排水设备,筑成的路基也能获得稳定。

3.试述土的振动液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答:(1)土特别是饱和松散砂土、粉土,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土中(超)孔隙水压力逐渐累积,有效应力下降,当孔隙水压力累积至总应力时,有效应力为零,土粒处于悬浮状态,表现出类似于水的性质而完全丧失其抗剪强度。

(2)土液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土类、土的初始密实度、初始固结压力、往复应力强度与次数等等。

4.为什么黏性土和砾石土一般难以发生液化?
答:粘性土具有粘聚力,即使超孔隙水压力等于总应力,有效应力为0,抗剪强度也不会完全消失,因此一般难以发生液化;砾石等粗粒土因为透水性大,在振动荷载作用下超空隙水压力能迅速消散,不会造成孔隙水压力积累至总应力而使有效应力为0,也难发生液化。

5.土的液化初步判别有何意义?如何判别?土的液化判别方法有哪些?
答:(1)土的液化初步判断能够对潜在液化地区进行防范治理,进而减少因液化造成的损失。

(2)液化判别方法
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方法;
②《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方法;
③Seed H.B.的经验方法。

(3)地基液化防治
①采用桩基础或其他深基础、全补偿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防治。

②采用地基处理方法防治。

可以采用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胶结、设置排水系统等方法处理地基,也可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6.某黏性土土样的击实试验结果列于表11-1,试绘制出土样的击实曲线,确定其最优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

表11-1 习题11-6
答:击实曲线如图11-1所示。

从图中可以得出,最优含水量约为19.4%,最大干密度约为2.02 g/cm 3。

图11-1 击实曲线
7.某土料场土料为黏性土,天然含水量W=21%,土粒比重G s =2.70,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dmax ρ=1.85g/cm 3,设计要求压实度c λ=0.95,并要求压实饱度≤r S 0.90。

试问碾压时土料应控制多大的含水量?
解:填土的干密度d ρ=λρ⨯dmax =1.85×0.95=1.76g/cm 3。

设V s =1.0 cm 3,根据干密度计算公式推导关系式:76.11s s d =+==
e V ρg/cm 3,可得:e=0.534。

根据题意可知,压实饱度≤r S 0.90,则V w =S r V v =0.9×0.534=0.48cm 3。

因此,水的质量m w =w w V ρ=0.48g ,则%21%8.1710070.248.0100s w <=⨯=⨯=m m ω,即碾压时土料的含水率控制在18%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