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文写作: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公文写作: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公文写作:请示与报告的区别》(一)行文目的“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前者是“请求指示、批准”,后者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

前者是主动的,后者则呈现被动性。

(二)职权范围“请示”的内容多是职权范围内无权解决的,或虽属职权范围内却无力解决的,因此一定要上级予以批复的问题。

其内容一般是要政策、要办法、要钱物等;“报告”的内容则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而且不要求上级批复。

(三)行文时间“请示”必须要在事前行文,经上级批复后才可行动;“报告”则视情况灵活掌握,既可在事前行文,也可在事中、事后行文。

而且属汇报和反馈性质的“报告”,多在事后行文,以使上级机关了解情况或备案待查。

(四)要否批复“请示”一定要批复;“报告”则不要批复,而且“报告”内容中,一定不可夹带请示的内容。

这一点是“请示”和“报告”的基本区别。

(五)篇幅长短“请示”必须是一事一请,内容单一,写清请示的原因和内容即可,篇幅短小;“报告”,尤其是汇报性报告,涉及方面多,写法又详尽,篇幅自然长。

即使是一事一报的专题报告,篇幅也比“请示”长得多。

(六)写作风格“请示”主要是请示性写法,“报告”一般是陈述性写法。

(七)缓急程度“请示”时限短,上级不批复不能行动,时间紧迫;“报告”不必等上级的批复,几乎没有时限上的问题。

(八)尾语不同“请示”的尾语一般为“妥否,请批示”、“当否,请批示”,或“以上意见妥否(当否),请批示”;“报告”的尾语一般为“特此报告”(不必加句号),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

要求上级予以批转的报告,尾语为“以上报告如无不妥(不当),请批转……贯彻执行”。

“请示”和“报告”均属标准的上行文,这一点是相同的。

例文审订第二篇:请示(公文写作)江城机修厂团委文件江修团字[xx]xx号关于学习“五一长假”活动费用的请示江城机修厂总部:为了更好地接受传统革命教育,江城机修厂团委拟利用“五一”长假期间组织全厂团员56人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

此时需花费交通、生活补助及其他杂物费用约xx0元。

但因团委工作经费一直很紧张,这次活动缺少经费,活动组织起来比较困难。

特向总部申请拨付专项活动经费共xx0元。

专此请示,请批准。

江城机修厂团委xx年x月x日抄送:江城机修厂各车间江城机修厂办公室xx年x月x日印制江城机修厂团委文件江修团字[xx]xx号关于乒乓球比赛活动经费的请示江城机修厂总部:为了增强工友们的体质,增加工友们之间的交流,江城机修厂团委拟于六月中旬在全厂范围内组织一次乒乓球比赛。

购置设备、奖品等费用需5000元。

但因团委工作经费一直很紧张,这次活动所需经费仍有较大缺口,活动组织起来比较困难。

特向总部申请拨付专项活动经费共5000元。

专此请示,请批准。

江城机修厂团委xx年x月x日抄送:江城机修厂各车间江城机修厂办公室印制xx年x月x日第三篇:公文写作请示与报告正确使用顺序号[一、(一)、公文写作,是指公务文书的写作,是文件的拟稿工作,它是机关制发文件的第一个工作环节。

公文按性质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大类。

用公文按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通用公文从文种上划分,可分为行政公文和事务公文。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5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纪要、公报、决议。

事务公文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稿、典型材料等。

上行文。

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

其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三种。

专用公文主要包括:财经文书(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合同)、司法文书(起诉书、判决书、笔录)、外交文书(国书、照会、护照、条约)及军用文书等。

请示。

上行文,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的一种请求性公文。

请示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日期五部分组成。

请示的正文,主要由请示的原因、内容、要求三部分组成。

请示的注意事项除其特点中所述之外,还应注意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切忌用报告代请示行文;请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必须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

2.请示的问题必须是自己无权作出决定和处理的。

3.必须是为了向上级请求批准。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公文,但实际上是有明显区别的两类文种。

请示与报告区别:1.内容要求不同。

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2.呈量时间不同。

请示用于请求指导、批准,涉及事项是没有进行的,等上级批复后才能处理,必须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涉及事项大却已过去或正在进行中,可以事后行文,也可以事中行文。

请示需要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报告一般在事后或者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

这正如平常工作中所说的“事前要请示,事后要报告”。

3.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是请示上级,须报上级批复.报告是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不须批复.汇报工作情况,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而请示中陈述情况只是作为请示原因,即使反映情况所占篇幅再大,其重点仍在请示事项。

4.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报告可以在事后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行文。

5.报送要求不同。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报其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注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主报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报告可以报送一个或多个上级机关。

6.篇幅不同。

请示一般都比较简短;报告的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篇幅一般较长。

7.标题写作不同。

一般来讲请示的标题中不写报告二字,就是xx 关于xx的请示;报告的标题中不写请示二字,就是xx”x关于xx的报告。

8.结束用语不同。

请示的结尾一般用“妥否,请批示”或“特此请示,请予批准”等形式,请示的结束用语必须明确表明需要上级机关回复的迫切要求;报告的结尾多用“特此报告”等形式,一般不写需要上级必须予以答复的词语。

9.处理结果不同:请示属于“办件”,指上级机关应对请示类公文及时予以批复;报告属于“阅件”,对报告类公文上级机关一般以批转形式予以答复,但也没必要件件予以答复。

10.是文面结构形式不同:请示多采用篇段合一式、三段式或总分条文式结构,篇幅一般较短。

报告常用总分条文式、分部式或贯通式(多段式)结构,篇幅一般较长。

正因为有上述区别,绝不能把请示误用为报告,也不能写为请示报告。

请示的写作要求:1、区分请示与报告的异同,请示是呈请,报告是呈报。

2、写请示要一文一事3、主送一个领导机关,不要搞“多头”请示4、请示的语气要谦和5、坚持逐级行文的原则。

报告。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是陈述性文件。

它的种类很多,按内容可分为专题报告、综合报告、总结报告;按时间可分为年度报告、季度报告、月份报告和工作进程报告等。

报告格式:为了陈述清楚,报告的拟写方式一般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情况;二、经验;三、问题;四、今后意见。

如果属于自我批评、工作反省的专题报告,也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情况;二、原因;三、责任;四、处理情况和意见。

报告的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成文时间组成。

标题,包括事由和公文名称。

主送机关,发文单位的直属上级领导机关。

正文,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

从内容方面看,报情况的,应有情况、说明、结论三部分,其中情况不能省略;报意见的,应有依据、说明、设想三部分,其中意见设想不能省去。

从形式上看,复杂一点的要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使用多的是导语式、提问式给个总概念或引起注意。

主体可分部分家二级标题或分条加序码。

结尾,可展望、预测,亦可省略,但结语不能省。

打报告要注意做到:情况确凿,观点鲜明,想法明确,口吻得体,不要夹带请示事项。

注意结语:呈转报告的要写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参照执行。

"最后写明发文机关、日期。

结尾处应有结束性语言,如"特此报告"一类结语。

但如果写成"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就为严重错误,因为如上述,报告是无须上级回复处理的文种,所以,即使写上这句话也是白搭,上级不会答复你。

工作总结报告。

.例行报告(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年报等)。

例行报告不能变成"例行公事",而要随着工作的进展,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写出新意。

报告的格式:(1)标题:包括事由和公文名称。

(2)上款:收文机关或主管领导人。

(3)正文: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

从内容方面看,报情况的,应有情况、说明、结论三部分,其中情况不能省略;报意见的,应有依据、说明、设想三部分,其中以建设想不能省去。

从形式上看,复杂一点的要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使用多的是导语式、提问式给个总概念或引起注意。

主体可分部分家二级标题或分条加序码。

(4)结尾:可展望、预测,亦可省略,但结语不能省。

(5)打报告要注意做到:情况确凿,观点鲜明,想法明确,口吻得体,不要夹带请示事项。

(6)注意结语:呈转报告的要写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参照执行。

”最后写明发文机关,日期。

实践报告:(一)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定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实践报告”、“关于××××的实践报告”、“××××实践”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

寒假实践报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抱着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愿望,参加了社会实践。

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积累多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零距离接触,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交流,团结合作等等。

经过重重考验,我终于成为实践的一员并坚信任何的实践机会都能给我带来课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所以在实践中我多听多学多做,积极按时超量完成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