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考点专题04 分析概括形象特点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考点专题04 分析概括形象特点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考点分析概括形象特点一、真题速递【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

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

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一下天呢,二十天呢。

就是三十天不洗也不行。

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事情多着呢。

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

本来还要带子,现在托给人家。

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

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

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

不觉感慨起来:“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主人放下棒槌,两手一刻不停地揉搓起来:“做做也就习惯了。

不过,真的,做惯了空起两只手来,反倒没有地方好放。

乡下地方,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不比城里。

”客人心里有些矛盾,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也压压自己的烦恼:“说的是,”右手更加用力贴在后腰上,“空着两只手不也没地方放嘛。

城里好玩是好玩,谁还成天地玩呢。

城里住长久了,一下乡,空气真就好,这个新鲜空气,千金难买。

”单夸空气,好比一个姑娘没有什么好夸的,单夸她的头发。

主人插嘴问道:“你那里工资好好吧?”提起工资,客人是有优越感的,却偏偏埋怨道:“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

”“那是做多做少照样拿呀!”“还吃着大锅饭。

”“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铁饭碗!”客人差不多叫出来,她得意。

主人不住手地揉搓,也微微笑着。

客人倒打起“抱不平”来:“你好脾气,要是我,气也气死了,做多做少什么也不拿。

”“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

我们家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洗不过来。

”“那一个月能拿多少呢?”客人问得急点。

主人不忙正面回答,笑道:“还要苦干个把月,洗衣机买是买来了,还没有安装。

等安装好了,有时间多踏点缝纫机,还可以翻一番呢!”“翻一番是多少?”客人急得不知道转弯。

主人停止揉搓,去抓棒槌,这功夫,伸了伸两个手指头。

客人的脑筋飞快转动:这两个手指头当然不会是二十,那么是二百……听着都吓得心跳,那顶哪一级干部了?厂长?……回过头来说道:“还是你们不封顶好,多劳多得嘛。

”“不过也不保底呀,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

”客人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衣服,主人不让,客人已经揉搓起来了,一边说:“懒懒散散,两只手一懒,骨头都要散……乡下地方比城里好,空气第一新鲜,水也碧清……三表妹,等你大侄女中学一毕业,叫她顶替我上班,我就退下来……我到乡下来享几年福,你看怎么样?”(选自《十月》1984年第6期,有删改)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

(6分)【答案】从所拿工资等,看出她是捧着铁饭碗的城市劳动者;从背着手、做派头等,看出她有优越感和虚荣心;从扑过去抢着洗衣服等,看出她渴望通过劳动改变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此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来说,要理清故事情节,抓住了故事情节就抓住了分析人物的突破点;要分析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通过典型环境可以揭露人物的典型形象;要分析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都是用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要分析小说中各类人物之间的联系,作者常常会刻画一些次要人物以突出人物的形象。

此外,还要注意人物形象的衣着、外貌、神态等外在形象。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

小说中表姐是陪衬主人公的次要人物,但是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从身份上说,表姐长在农村,但是现在在城市工作生活;从人物言行上看,面对生活在农村的表妹,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感和自得的神情;在陪表妹洗衣服这件事上,虽然也很勤劳能干,但是出于矜持和骄傲,开始是袖手旁观;听到表妹收入很高后,又焦急不安,表现出渴望改变自己生活的迫切心情,体现出她的庸俗和讨好的一面。

二、知识梳理“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是指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或意义作用)进行概括与分析,有时也考查小说中的物象。

高考命题侧重于从整体上考查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与分析,有时也考查对局部语段中人物性格与心理的理解分析。

本考点是小说阅读能力考查的重头戏。

从近几年本考点的命题角度来看,主要特点为:首先要求考生概括小说主要人物(有时也考查次要人物,如《塾师老汪》中的东家老范)的性格特点,然后加以分析。

当然,有的考题只要求概括人物形象,或者概括人物形象的某一方面特点,然后加以分析。

分析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首先要关注小说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

另外,还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结合故事情节的展开、跟文中其他人物的对比、小说要表现的主题、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

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题“4角度”[特别提示]人物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的区别性格特点包括人物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

形象特点不仅包括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还包括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易错提醒]1.形象(或性格)特点概括不全。

不能从“情节”“描写”“评论”“背景”四个角度全面检索相关信息,遗漏一些典型信息,出现要点概括不全的失误。

如本题,检索相关信息时,容易漏掉对赵一曼喜欢丁香花的描写文字,也就概括不出赵一曼“情趣不俗”的文人气质。

2.概括加工能力不强,答案要点重复或混乱。

检索信息后,只作分条罗列,要点过多,并造成角度重复;或者同类合并不当,出现要点混乱。

如本题,容易出现单纯罗列赵一曼表现,不做性格特点归纳的失误。

三、考点精讲【2015·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蓑衣张炜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

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遗留在田埂上。

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

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

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

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

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

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

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达子蹲下来,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了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

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

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

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

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

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的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小格的心里一热。

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

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1984年11月(选自《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采树鳔》,有删改) 请依据画线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

(3分)【思路分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已经明确提到“画线”语句,属于特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题型很明确。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易错提醒】1.不能“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断章取义,理解不准,或分析片面。

如本题,若不结合上文小格认为达子看她笑话的情景,就解读不好“心里一热”包含的“有所触动”的心理变化。

2.抓不准关键词,或不能精准加工提炼性格(或心理等)术语。

如本题,关键词是“执拗”,抓不准它,就难以准确解读人物心理;就是抓住了这一关键词,若不能精准加工提炼为心理方面的术语“自尊要强”,只保留“执拗”,也是不当的,因为这是一个性格术语。

四、考点精练(一)(2015年高考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塾师老汪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

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

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

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

老范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

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

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

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