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全班订正。
2.课件出示例5,引导学生探究米与厘米之间
的关系。
(1)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1米里面
有多少个1厘米?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给学生充足的数的时间,再交流。
(2)引导学生拿出米尺数一数。
学生自己尝试数一数。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全班订正。
教师指出:米尺上有100个小格,每个小格
的长度是1厘米,一共有100个1厘米。
如图所示:
所以1米=100厘米
小结: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3题。
3.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4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感知1米的长度,培养学生测量物体长度的意识,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