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工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质量报告

安徽工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质量报告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姓名 季长路 郭玉宝 王顺民 黄晓东 伊长文 蔡为荣 朱秀灵 潘文洁
职称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授课情况 食品包装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 茶叶加工与审检、食品感官评定、食品原料学 功能性食品、食品高新技术、食品法规与品质控制 仪器分析、食品检测技术 食品酶学、食品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制冷技术 食品添加剂、食品技术原理、食品杀菌技术 食品工艺学 食品营养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分离技术
安徽工程大学 2013年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14-05-19)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 所属学院:生化学院 专业负责人:季长路
一、专业基本情况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
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从事食品领域的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 、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达到的能力: ① 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② 掌握食品品质控制及营养卫生检测的方法; ③ 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型、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④ 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⑤ 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⑥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服务范围 ① 近期目标 本专业近期着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优化整合实验室现有资源,在坚持不懈 的提高教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开放实验室及其实验室专人管理制,加 强学生在实践、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② 远期目标 本专业力争在未来5到10年内建成集食品研发、检测和提供技术服务为一体 的“产、学、研”示范专业;另一方面加强对国家、省级项目申报,争取获得国 家支持的项目,努力扩大科研成果;长久建立与食品企业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 ③ 所处位置 食品行业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食品工业仍面临着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 高层次人才远远不足。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食品工业专门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3
4、学生获奖情况(包括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以及授权专利等)
-5-
表3 2013年食品系学生获奖情况
序号 获奖者
1
刘江英
2
徐成明、张芳等
3
徐成明
4
景电涛
5
朱丹凤
6
张云
7
王瑜
8
武睿睿、谢天雨
9
徐成明
10 郭谦、李勇等6人
11 周洁
12 疏洋、方营
13 曹雪原
14 王婕
15 疏洋、曹雪原
16 刘艳双等3人
-1-
— 4%,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食品科技人才更是奇缺。同时,全国各地食品人才 不平衡,许多县级小厂甚至没有专门的食品技术人员。上述种种都与在全国各工 业部门总产值排行榜中高居榜首的第一大工业的地位极不相称。
西方发达国家食品专门人才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可达20%以上。这是因为发 达国家十分重视食品人才的培养,几乎所有的知名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威史康逊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均设有食品科学与营养 科学系。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专业建设(包括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卓越计划等,以及建设状态) 2013年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扶持学科第一个5年建设完成结题的一年,在 此期间食品系已组建了一支创新能力较强的建设团队,培养了3名青年教师攻读 博士学位且已顺利毕业,并增购实验仪器设备,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和 科研领域已显示了一定的优势。 2、课程建设 2013年本专业各教师积极参与省教育厅、学校“精品课程”、“双语教学” 、“优秀课程”的课程建设项目,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大大提升了各教师的水平 和教学创造性。 3、教材建设 2013本专业继续坚持使用高品质教材的思路,尽量使用“十一五”国家级规 划教材等获得国家、省级推广的教材。同时食品系各授课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经 验,将多方教材和实际教学经验结合,总结出更利于学生接受、消化的课堂知识 。
取得成就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副主任 杜邦华佳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芜湖华衍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淮南市民政局副局长 安徽洽洽食品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食品高级工程师 南京保洁现代零售部总经理 安徽古井股份有限公司劳动力部副经理,经济师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创新能力处副处长 上海丰原普乐思食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高级工程师,北京理工 大学卓越工程师导师,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专家 南京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品控部经理 现任科苑集团安徽凤阳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现任华润雪花啤酒(安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现任江苏地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安徽华馨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2-
3、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本专业结合“提升计划”共投资约120万购置液相色谱仪、酶标仪、小型酸 奶生产线、喷雾干燥机等大型设备,充实了本专业的硬件条件,现其中大多数设 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毕。
4、教学用房情况 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拥有9个食品专业实验室,面积约430 m2。其中功能性食品实验室,食品综合实验室,食品工艺实验室每年都要承担大 三、大四相关的专业实验。除此之外,09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也已在各实 验室顺利进行。 5、教学仪器设备情况 2013年,食品系对已经到货的设备,积极联系经销商、厂家进行调试、培训 。其他仪器设备除使用过程中正常的损耗外,都可以基本满足老师、学生实验研 究之用。另外实验室已经锈蚀、损坏严重的设备已做好了所有信息的统计工作, 等待报废处理。 6、图书资料情况 目前食品系以图书馆为平台,拥有电子图书7553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国外专利题录数据库、国家 科技成果数据库、国内外标准题录摘要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Ebsco数据库和 Springer Link等专业图书资料,可较好地满足本学科成员的资料查阅和信息检索需求。
四、质量保障体系
1、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2013年食品系积极落实省、学校有关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步骤,着力把打造人 才推动专业的各项发展当做一项头等要务抓。2013年,三位在读博士已全部顺利 毕业,朱秀灵也作为校首批教师赴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培训和研修,食品系的人 才升级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部分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才培养中心地 位到了切实的执行。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013年,食品系进一步强化了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在教师的 课前备课、上课纪律、课后交流问题上,食品系都对各授课教师都做了更加明确 的规定。在实践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时都有严格要求,督促学 生掌握基本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师之间,食品系要求各专业老 师在每二周交流一下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心得体会,以促进整个食品团队的提 高和发展。 3、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5
严岩
6
何建波
7
王华
8
袁军
9
余诗庆
10 章藕莲 11 唐英武 12 鲍建军 13 卫爱君 14 王文高
毕业时间 1988届毕业生 1988届毕业生 1989届毕业生 1989届毕业生 1990届毕业生 1991届毕业生 1993届毕业生 1994届毕业生
1994届毕业生
1997届毕业生 1997届毕业生 1997届毕业生 2000届毕业生 2001届毕业生
17 许明扬、李同 18 徐钟媛 19 张三强 20 崔艳丽、吴勤 21 杨书松等8人 22 王腾 23 马力涛 24 洪亮等4人 25 岳明珠等4人 26 方的林等5人 27 朱艳云 28 袁亮
班级
获奖名称
食品111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食品111、112 校第十二届环保企划大赛
食品111
校专利发明与创新大赛
食品12
校大学生数学竞赛
食品12
校大学生数学竞赛
食品10
校大学生数学竞赛
食品132
新生《学生手册》知识竞赛
食品13
新生《学生手册》知识竞赛
食品112
安徽省第四届百万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
食品11
安徽省第四届百万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
食品102
建筑模型大赛
食品102
心理健康PPT制作比赛
食品102
校2013年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等奖
三等奖
第一名 三等奖
-6-
29 王壮壮
食品122
2013年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5、社会满意度情况(包括用人单位满意度)
根据企业招聘食品专业学生后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大多数企业及用人单位对 本专业学生评价满意。
6、毕业生成就
表4 食品工程系部分毕业生成就
序号 姓名
1
黄林沐
2
汪鹏
3
高俊
4
管恒川
食品09
校级优秀毕业生
食品09
校三好学生
食品092
校优秀学生干部
食品091
身心素质奖
食品12
国家励志奖学金
食品11
国家励志奖学金
食品10
国家励志奖学金
食品101
2012-2013校特等奖学金
食品102
2013年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等级 校优秀奖 二等奖 发明 二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一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4-
2013年,食品系在推进人才和教学质量保障建设的同时,对其相应的监管也 常抓不懈。由系主任季长路牵头组织每次的交流会,且要求每个授课教师都要都 参加。另外,实验室也实行专业管理制度,教师不定期、不定时巡查制,最大程 度的保证各方面的平衡需求。
2013年食品整体运行良好,无任何教学事故及实践意外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