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6)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6)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
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体育教育
专业代码:670114k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2.学制:三年
3.学习形式:全日制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出具有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理念先进,学有专长,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能胜任小学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指导、竞赛组织、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主要服务于四川省及周边地区的小学体育教学、幼儿活动指导等。

四、人才培养规格
(一)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1.知识结构
(1)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及运用现代教育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2)了解掌握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尤其是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

(3)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计算机应用及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实施普通话、
三笔字、简笔画、课件制作等教学的能力;
(3)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具备教学与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正错误、组织、制定相关文件的技术与方法。

(4)具备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裁判员、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5)具有继续学习、适应转岗及自主创新的工作能力。

3.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2)科学文化素质:懂得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人文修养。

(3)专业知识素质: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和牢固的专业思想,掌握体育教学、训练、幼儿活动指导、竞赛组织、裁判员、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能从事小学体育教学、训练、幼儿活动指导、竞赛组织、裁判员、学校体育管理和体育科研的基本素质。

(二)证书要求
1.四川省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三级证书;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3.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4.相关项目的裁判等级证书
五、主要面向工作岗位(群)
六、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
七、核心课程简介
(一)运动解剖学
课程编码: Z102041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总学分: 2 总学时: 30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简介:课程学习人体各系统基本结构及其功能,运用相关原理解释体育运动现象,掌握一 定的医学常识。

通过学习,丰富知识面,提高体育综合素质,开拓创造性思维,为将来从事体育教 学、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及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
模块一:绪论 模块二:运动系统(骨与骨连结、骨骼肌、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模块三:脉管(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 模块四:神经与内分泌(神经系统概述、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模块五:参观实验
学习重
点: 学习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相关知识。

学习难点: 结合运动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对体育动作进行分析,并能指导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考核方式: 考试
成绩构成: 学期成绩 =30%平时成绩 +70%期末考试
参考教材:
《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年 6月。

(二)运动生理学
课程编码: Z1020415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总学分: 2 总学时: 32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简介:课程讲述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体育运动下人体生命活动特征和 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

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各项身体素质训练的生理学原
理、原则、方法,理解体育运动时运动技能和身体机能发生变化的规律,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基本理论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主要内容:模块一:运动生理学基础(运动生理学概述、肌肉活动、血液循环与运动、呼吸与运动、物质与能量代谢、神经系统机能、内分泌调节)
模块二:竞技运动生理学(身体素质、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运动技能的形成)模块三:健身运动生理学(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学习重点:理解正常人体生理机能的规律与生理机制,掌握体育运动状态下人体生理机能的反应与适应的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合理运用运动生理学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构成:学期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
参考教材:1. 《运动生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作者:邓树勋、王建、乔德
才。

2. 《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年;作者:王瑞元。

(三)学校体育学
课程编码:Z1020336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总学分:2
总学时:32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课程简介:本课程阐明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和揭示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的一门专业课程,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模块一:基础理论(学校体育发展概况、学校体育的地位、功能、目标、体育教学过程)模块二: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体育课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体育教学设计)
模块三:实际运用部分(体育课的备课与说课、体育教学评价)模块四:学校体育的相关工作(体育课外活动、学校体育管理、体育教师)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基本规律。

学习难点:运用基本原理、方法和基本规律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构成:学期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
参考教材:1. 《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作者:沈建华、陈融。

2. 《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年。

(四)篮球
课程编码:Z1020305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总学分:4
总学时:60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课程简介:篮球课程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篮球课教学,使学生对篮球知识、技术、技能及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篮球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生活与篮球技能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主要内容:
模块一:理论部分(篮球的概述、竞赛组织与编排、裁判法)模块二:实践部分(基本站位与移动、运球、传接球、投篮)学习重点:基本站位与移动、运球、传接球、投篮
学习难点:基本技、战术的运用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构成:学期成绩=20%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理论)+40%实践考试
参考教材:《篮球运动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4月;作者:孙民治
(五)田径
课程编码:Z1020326-0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总学分:8
总学时:124
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课程简介:田径课程是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竞技性、健身性、实用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生存活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体育实践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理解田径运动的功能与作用,掌握田径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熟悉田径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具备田径运动和健身的基本能力,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并能胜任田径运动会裁判工作和对社会体育进行指导的能力。

主要内容:模块一:理论部分(田径运动概述、项目基本原理、场地、竞赛组织与编排、裁判法)模块二:实践部分(短跑、跨栏、跳高、跳远、铅球)学习重点:短跑、跨栏、跳高、跳远、铅球的技术学习
学习难点: 学习各项目的规范动作技术,并能组织小学体育课堂进行田径教学。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构成:学期成绩=20%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理论)+40%实践考试参考教材:张贵敏《田径运动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6月。

八、教学活动安排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 级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活动安排
6
7
8
教师教
育课程
小学一
组(任
选 2
9
10
九、教学进程表
十、课程结构比例分布表
入学教育?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考试,
军训★ 见习■
毕业答辩? 毕业实习☆
教师技能检测•
毕业设计□
考试,
机动∽
一、毕业标准
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完成各教育教学实践环节且考核成绩合格;能通过学校设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具有本校教师职业技能测试合格证;修满相应的结构学分达到总学分154 学分(专业课不少于129学分,实践课不低于2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25 学分),授予毕业证书。

执笔人:曾琪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