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建筑设计任务书11-2

高层建筑设计任务书11-2

高层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本课题是某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综合写字楼设计,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8000M2(±5%),其中地下室面积约3000M2。

建筑限高≤70M。

二、建设地段
有关地段的环境、规划要求、高度限制,地面停车要求等详见地段图。

三、设计内容与使用面积分配组成:
1.办公部分:12000 m2
主要面向外单位出租办公和商务用房,要求平面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灵活分隔,宜采用大统间办公与单元式办公结合设计。

2. 公共部分:1600 m2
①首层大堂门厅:350-400m2,包括问询处,商务中心80 m2,消防控制室40 m2。

电梯厅、休息厅面积自定。

②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办事大厅:450 m2(含办公)。

③公共展厅(廊):500 m2。

3.会议及教学培训部分:1400 m2
①学术报告厅:350-400 m2,包括有200席地面升起的观众厅,适合会议及小型演出的舞台。

②培训教室5-8间:其中使用人数为100人的2间,其余的每间使用人数为40-60人。

③接待及休息室:面积自定。

4.地下用房:2500--3000 m2
①机房:空调、冷冻、热交换处理及泵房等共200 m2,(本工程不设锅炉房,热源利用城市集中供热)。

变配电室共120 m2,发电机房50 m2,弱电机房40 m2,消防泵房40 m2,消防水池450吨容量。

②地下车库:1600-2000 m2,40-50个车位。

四、设计课调研提纲
(一)基本概念及总平面布置
1.综合写字楼的分类、等级与规模;
2.综合写字楼的功能、流线与面积组成;
3.综合写字楼总平面布局及规划要求;
4.停车位的基本尺寸及出入口基本要求;地面停车场及地下停车库与场地的关系。

(二)门厅公共空间
1.门厅空间模式、人流及功能空间的组织;
2.总服务台的位置,前台空间的要求与前台办公的关系;
3.休息厅、商店的设置形式及位置;
4.值班经理、楼电梯厅、消防中心等功能点的位置关系。

(三)会议部分
1.大会议厅的舞台及观众厅视线的基本要求;
2.各类会议厅与休息前厅、衣帽间、卫生间、楼电梯交通的关系;
3.会议专用出入口的位置选择。

(七)地下车库及工程机房
1.地下车库的出入口组织及停车位的布局、消防设计等;
2.洗衣房、供应库房、垃圾房、行政车库的运营及布局位置;
3.各类水、电、空调、机房及工程维修用房的布局要求。

附录:空调与冷热机房面积参考
一、空调机房
放置空气处理装置(Air Handling Unit,简记AHU,称空调箱)的机房,包括带回风的空气处理装置和全新风处理装置。

空调箱通常在所负责的区域附近,一般可几个空调箱共用一个空调机房。

一个空调箱的服务面积以不超过500m2为宜,其风管的作用半径为30-40m。

比较集中的空调机房净高:建筑面积<3000 m2,净高为4m;建筑面积>3000 m2,净高为4.5m;建筑面积>20000 m2,净高为6-7m。

分布在各标准层的空调机房可为标准层高度,2.7-3.0m。

空调机房的总面积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1)民用和一般空调(全空气系统):空调面积的5-10%
(2)新风机房(空气——水系统):空调面积的1-2倍
实际布置空调机房位置时须考虑各空调箱的风道布置通道及所负责的空调区域,一般不宜离所负责的区域太远。

二、制冷机房
指单独供冷用的机房,冷热共用的机房在下面说明。

制冷机房需要放置制冷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通常放置在地下室。

制冷机房面积一般按每 1.163MW/100 m2估算,或占总建筑面积的
0.6-0.9%。

三、冷热同供时的冷热源机房面积
当采用直燃机、热泵系统,或供冷使用制冷机、供热采用城市热网时,可将冷热源放置在一个机房中,而不用单设锅炉房(生活热水的锅炉房另设)。

此时冷热源机房的面积通常为总建筑面积的3-5%,通常放在地下室。

但当采用直燃机时,必须考虑泄爆空间。

该空间包括了软水处理和热交换设备。

四、冷却塔占地面积
冷却塔通常放置在裙房顶上或其它不影响散热效果又不影响美观的地方,冷却塔占地面积约为总建筑面积的0.5-1%。

进度安排:
参考书目
1. Eric Howeler. Skyscraper [M]. New York: Universe Publishing, 2003.
2. Johann Eisele, Ellen Kloft. High-rise Manual, Typology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Technology [M]. Basel Birkhauser-Publishers for Architecture, 2002.
3. Cristina Montes. Translation: Michael Brunelle and Beatriz Cortabarria. New Offices [M]. New York: An Imprint of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03.
4. Ivor Richard. T.R.Hamzah Yeang: Ecology of the sky [M]. Australia: The Images Publishing Group Pty Ltd, 2001.
5. Chew Yit Lin, Micha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gy for tall buildings [M].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2001.
6.《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冒亚龙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7.《高层办公楼综合建筑设计》许安之艾志刚主编小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2
8.《建筑环境共鸣设计》伊恩.本特利等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9.《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4.(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
10.《现代办公楼设计》翁如壁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1995.9
11.《建筑师设计手册》中册6 政府与公共建筑手册编委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5
12.《高层建筑设计》美国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会著罗福午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7 13.《高层建筑设计手册》雷春浓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再版
14.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图集》崔鸿超、周文英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5.《高层建筑设计资料图集》邵松、林少强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
16.《高层建筑给水排水》郭可志主编四川科学拄术出版社1987.9
17.《高层建筑空调设计》柴慧娟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8
1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
19.《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J 67--84》建筑工业出版社编1997.10.5
20.《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21.《重庆市坡地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50/5031-2004)》
22.《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学报》、《世界建筑》、《时代建筑》等期刊杂志相关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