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实务丨课件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实务丨课件


追求社会稳定










追求社会发展
劳动法三大要素
5
1
国家法规
2
基本常识
3
底线原则
劳动法三大特点
6
特别说明 由于就业率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人力资源立法时,社会稳定因素是最主要考虑因素, 没有之一。 同时,由于劳资双方在形成劳动关系后,地位是完全不平等的(劳方需服务于资方),因此人力 资源法律更偏重于保护劳方利益。
企业灵活用工(不同的用工模式探讨)
劳务用工
成本优化
劳务外包
简化管理
实习生
方便管理
13
劳务派遣
责任共担
员工借用
资源配置
退休返聘
发挥余热
企业灵活用工(劳务派遣)
14
企业灵活用工(劳务外包)
15
企业灵活用工(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的区别)
16
企业灵活用工(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17
项目
定义
劳务合同
劳动报酬权 —— 最低工资保障、合同约定工资等。 择业权 —— 也称”就业权“,对国家稳定重要意义。离职权(试用期绝对离职权和 试用期后的相对离职权)、限制企业的竞业限制与服务期规定、鼓励签订固定期限与无固 定期限劳动合同、招工禁止歧视,及就业促进法等。
不同的工时制及其应用
8
标准工时制
不定时工时制
11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指引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员工,采
概念 用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周工作时间均应与标准工时制
基本相同的一种特殊工时制度。
适用
1、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旅游等。 2、其他有明显淡旺季的行业。

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经济发展好、企业形成规模化地区,更注重劳方 主要一线发达城市区域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力招商引资、企业需要发展地区,更注重资方 西部欠发达地区、四川为首
企业员工的基本权益保护
7
生命健康权 —— 劳动条件与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与保护、工伤制度、EHS(健康、 安全与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工作时间、加班限制、休息休假权、特殊情况下的员工 离职权等。
管理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首先应向劳动行政部门报批,对不符合和未经批准擅自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 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处理与处罚。
备注
1、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人员,考勤还是要有,可以不作为发薪唯一依据,可灵活操作但不能没有。 2、不定时工作制的工作时间综合计算总额与标准工时制保持一致。
不同的工时制及其应用——综合计算工时制
企业灵活用工(实习生)
19
低成本低收益
积极性强参与性高
方式灵活
1、签署实习协议,明确实习期、实习补贴、权责义务。 2、购买商业保险,避免产生巨额赔偿费用。 3、如希望其毕业入职,则毕业前返校,并在规定时间内携带所需资料办理报到入职。 4、拿到毕业证则成为事实劳动关系。
1Hale Waihona Puke 企业战略人力课程笔尖上的劳动法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实务
Practice of labor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From Chen
2
为何要叫笔尖?
3
Part 1 企业用工探究
劳动法立法规则
4
第一,劳动法是根据《宪法》中有关劳动者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制定的。 第二,劳动法的主要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考虑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的对等。例如在规定员工 可以辞职的同时,也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辞退员工,保证劳动者择业自主权和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 第三,既要充分考虑国情,又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承担我国依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所应履行的义务,逐步接轨。 第四,在制定劳动法时,既考虑到法律统一性,又考虑到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比如最低工资的规定,国家对确定和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参考因素做了明确规定,但具体标准由各省、市、自治区自己确定。
综合工时制
不同的工时制及其应用——标准工时制
9
概念
标准工时制度即标准工作制度,是立法确定的一昼夜中工作时间长度,一周中工作天 数,普遍的基本工时制度
标准
在我国,职工的日正常工作时间为8小时,周正常工作时间为40小时,每周应至少保证 休息1天;周一至周五不足40小时的,可周六补足。加班、加点费。
其他
在我国,除实行标准工时制外,企业可根据自身生产实际情况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特 殊工时制主要有不定时工时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两种。
不同的工时制及其应用——不定时工时制
10
概念
不定时工时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的 制度。
适用
1、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销售、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时制执行的人员。 2、长途运输人员、司机,以及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等,需要机动作业的人员。
劳动合同
劳务合同仅指雇佣合同,双方当事人以书面或 口头约定,在确认或不确定期间内,一方提供
劳务,一方支付报酬的合同
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 义务的合同
主体身份
双方可以是法人、组织、公民
一方企业,一方劳动者
主体关系
双方存在经济关系,无行政隶属关系
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管理,用人单位有养老保险等 强制义务
工作时间(日) 工作时间(周)
计薪方式 发薪周期 工资最低线 合同形式 签约时间 社保缴纳 试用约定 解约通知 经济补偿
非全日制
日≤4小时 周≤24小时 小时为主 ≤15日 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书面&口头 不限时间 缴纳社保(个人缴纳) 无试用 随时解约,无需提前通知 无经济补偿
全日制
日≤8小时 周≤40小时 月薪为主 ≤1个月 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 书面 入职1个月内 缴纳社保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书面劳动合同期限 部分情形需提前通知 部分情形企业解除有经济补偿
管理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企业,须先就此与工会与员工协商,并首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批,获得批准后 企业可根据符合条件的岗位执行。
备注
1、每天不超过11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月均加班不超过36小时,综合工时应与标准工时制基本相同。 2、例如:宝马,即使用的是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不同的工时制的区别
12
项目
适用法律
《民法通则》《合同法》等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纠纷处理
民事责任 协调不成,向法院提起诉讼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协调不成、劳动仲裁、法院
注: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有一定类似性,实操时应在法律、特征、处理方式进行区分
企业灵活用工(员工借用)“共享员工”
18
法无禁止即可为 简述三方协议 劳动关系不变 主体单位结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