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沙漠治理现状2019

中国沙漠治理现状2019

中国沙漠治理现状2019
近年,中国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建设,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显著。

2012年至今,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超过1400万公顷,封禁保护面积174万公顷。

三北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183平方公里。

京津风沙源工程在内蒙古、陕西、河北、北京已建成6条生态防护林带和成片森林带。

通过多个重点工程建设、多种措施综合防治,近年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沙尘天气过程不超过10次,强度偏弱,次数与强度均低于近20年同期均值,影响范围较小。

在保护优先前提下,沙区特色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

不完全统计,3年来,北方12个沙区省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000多万人。

尽管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绩,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石漠化面积10万平方公里。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示,将认真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加快防沙治沙步伐。

健全沙地用途管制和沙区植被保护制度,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力度,严格管控沙区开发建设活动。

(完)
现状:
2017年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荒漠化防治有关情况。

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荒漠化防治,取得了巨大成效。

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分别减少12120平方公里和9902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均呈现由极重度向轻度转变的良好趋势,中国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根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即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

在人类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沙漠化:
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治理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铺设草方格沙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