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绪论】一..现代领导表现出的发展趋势:1.决策工作专门化 2.领导主体集团化 3.领导方式民主化 4.领导方法科学化。
二.领导活动实践,是领导科学产生的源泉三、在小生产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沿用“家长制”四.领导科学就是专门研究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
五.领导活动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以及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
六.领导科学也就是研究生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等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
七.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就是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八、领导规律是领导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表明了领导内在的必然趋势。
九.领导本质通过领导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十.领导科学特点:1.综合性 2.应用性 3.社会历史性十.领导与管理的本质在于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二章.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二.领导的特征:1.原则性 2.超前性 3.综合性 4.创造性 5.系统性。
三.领导实践的特征:1.权威性 2.依附性 3.目标性 4.组织性 5.协调性 6.超脱性 7.服务性四.按领导的历史进程为标准,可分为自然式领导、家长式领导、管理式领导和公仆式领导五.影响力是指能够使别人服从或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力量六.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
七.领导者的特征:1.拥有职权 2.负有责任 3.提供服务 4.富于创新 5.多重角色八、被领导者的特征:1.服从性 2.受动性 3.对象性 4.源泉性 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九、被领导者的地位: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 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 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十、领导目标与领导效能存在一个中间环节,即被领导者。
十一、被领导者素质的高低、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领导活动水平的高低、十二、什么是好的被领导者:1.要服从领导 2.支持领导 3.监督领导。
十三、从性质上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三章.领导职能和原则】一、领导职能是从事领导活动的基本前提二、领导职能地位: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 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三、领导的一般职能:1.引导 2.指挥 3.组织 4.协调 5.监督 6.教育四.领导具体任务是为群众引路和导航,为此就要正确地规划目标、提出任务和制定实现任务的方法,这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
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
正确的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
只有当群众不但知道需要做什么,而且知道影丹怎样做的时候,引导才能落实。
引导职能的中心是正确地提出目标五. 指挥采取说服的方式,是指领导哦在布置任务的时要能够晓之以理,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六、领导表扬先进,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典型引路,身先士卒,为人表率等,则是属于师范的方式。
七、组织就是按照目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等。
八、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1.科学决策 2.选才用人 3.思想政治工作九、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属性”应该被重新认识,也是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创新和落实。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念、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问题,必然成为领导工作的中心环节。
十、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领导和领导制度。
十一、分层领导原则,这就是要在领导系统中建立合理的层次系列,掌握适当的领导幅度,正确处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十二:领导的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的原则 2.分层领导原则 3.系统整体原则 4.权责一致原则 5.民主公开原则 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四章领导观念】一.社会主义下,领导的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
二.有什么样的领导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 3.领导的基本观念:1.政治观念 2.人本观念 3.权力观念 4.法治观念 5.市场经济观念 6.改革创新观念 7.政绩观念三.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对领导者的本质要求四.人治与法治的根本差别在于领导方式民主化五. 领导人本观念的要求:1.强化为人民的理念 2.坚定先人后事 3.坚持依靠关键人才 4.树立人尽其才 5.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 6.倡导人文关怀六.权力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权力的领导者无法尽到责任和完成使命。
七.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1.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2.是切实依法行政的首要条件 3.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 4.是保障人权的需要八、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基本要求:1.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2.自觉抵制特权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3.自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 4.自觉坚持依法领导,树立依法用权的观念九、领导观念创新的根本要求是:实事求是十、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要求: 1.明确什么是政绩 2.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 3.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 4.明确怎样创造政绩十一;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五章领导决策】一.单方案选择在决策学中被称为“霍布森选择”,即意味着只有一个方案而无其他选择余地的决策。
二、决策活动有以下几个特征:1.针对性 2.目的性 3.实施性 4.选择性 5.优化性三、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经验决策方式的真实写照,经验决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决策方式。
四、战略决策是关系到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
战术决策是为了实现决策战略决策,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作出的决策。
它是战略决策的延续和指令化,通常具有具体化、定量化的特点。
五、领导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创造性的活动六、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发生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
六、理性决策的模式,现代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赫伯特*西蒙修正了这种模式,提出了有限理论性决策模式,为此他提出了注明的“满意标准”的问题。
七、渐进决策模式是由美国的林德布洛姆提出来的。
八、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任何领导工作都离不开决策,领导离不开决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决策就没有领导。
决策是贯穿领导过程始终的活动。
决策是领导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
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
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
九、优选原则,决策就是对行动目标和方案的设计和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
只有一种方案就无法对比选择。
所以科学决策要求遵循优选原则,要求在各种方案之中对比选择。
多方案选择是现代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方案的优与劣,要经过比较才能鉴别,必须制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备选方案,从多种方案中对比选优。
十、现代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某”与“断”的相对分离。
十一、科学决策的程序:1.明确问题,确定目标。
明确问题,确立目标是决策活动的起点,是决策过程的第一个步骤。
2.集思广益,拟定方案。
决策目标确定之后,就要解决如何达到目标的问题,决策进入的第二阶段。
3.分析评估,选择方案。
分析评估,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4.实施方案,反馈修正。
决策方案的实施,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十二、追踪决策是在主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现原有决策有重大失误、决策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对原有决策目标或方案进行根本性修正的一种决策十三.追踪决策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1.回溯分析 2.非零起点 3.双重优化 4.心理效应十四、头脑风暴法又称专家会议决策法,它采用会议的形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思路,激发灵感,毫无顾忌地发表独立见解,并在短时间内从与会者中获得大量的观点。
十三、决策是领导者履行各种指责的基础,领导的责任在于:1.制定战略 2.拟定计划 3.确定政策 4.组织管理 5.使用干部十四、现代决策体制形成了以决策中枢系统为核心,以决策的信息系统居外围。
现代智囊系统具有集体性、科学性、相对独立性三大特点。
决策的中枢系统,是由拥有决策权的领导集体和个人所构成的。
十五、个人抉择方式的优点是责任明确,抉择迅速十六、对领导者抉择的基本要求:1.时效性 2.系统性 3.民主性 4.合法性 5.灵活性十七、智囊机构是相对独立的专家咨询机构。
十八、危机决策也称非常规决策,这是相对于常规决策而言的,是指决策问题罕见,或者决策环境变化无常,难以事先确定解决方案的非程序化的决策。
十九、危机决策有以下几个要求:1.快速果断 2.高效准确 3.非程序性【六章领导用人】一、人才的基本特点:1.创造性 2.历史进步性 3.社会性 4.专业性 5.相对性二、人才的类型:理论型人才是指从事理论研究并对某一理论观点、体系有所创造和贡献的人,如思想家、科学家等。
发现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发现尚未认识的规律、提出新观点、相处新办法、作出新发明的人才。
再现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用形象的手法将一定的理论、观点或社会现实表现出来的人才,如文学家、艺术家、三、人才标准问题是领导选才用人的核心问题。
四、正确的选才原则和合理的选才制度,是有效地选拔人才的重要保证。
五、所谓的人才选拔制度指领导者或领导机关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程序和规章。
主要制度有:选举制、考选制、荐选制。
六、选举制较好地体现了选拔人才的民主性和法制性,是依法民主选拔人才的一种好的形式。
七、考选制优点:选用人才具有明确、客观、统一的具体标准,实行公开、公正、平等的竞争原则。
八、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人才选拔过程中主要采用这种制度,它在人才的选拔中长期占有主导地位。
九、人才的使用原则:1.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
这条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根据人才能力的大小,给予适当的职位。
2.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 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4.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 5.五湖四海,宽以容才的原则 6.合理流动、适才适所的原则 7.爱护人才、关心帮助的原则 8、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十、人才使用的制度:1.任免制度与培养制度 2.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 3.交流制度与回避制度 4.职务升降制度与辞职辞退制度 5.任期制度与退休制度十一、委任制又称为任命制,指有任免权的领导机关或领导者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对人才授予一定职位的一种制度。
委任制原则:1.先考察后任命的原则 2.工作需要与个人专业特长相结合的原则 3.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 4.严格审批程序的原则十二、任期制度是指在领导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中,某些职位的工作人员,在职工作的时间有一定限制,任期届满后其职务、职权、职责自然取消。
【七章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是以人为对象,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