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上)张恺悌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一、背景(一)导言今天跟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下国外的社区养老模式,以及国际上经验对于我们中国大陆这几年的养老模式的启示。

第一部分是导言。

我觉得大家现在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而且也很好奇,通常是请了很多外国的专家。

从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讲,我认为有几个问题是需要先好好梳理的。

我们常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我们请外边的专家也好,国际上的专家也好,等等,讲了很多,这个非常容易。

同时,外来的和尚要念好经是比较难的。

这些年通过我们的工作和对外的交流,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被证明能针对我们实际的需求与情况,但扎准关键命脉还是比较难的。

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在养老服务业的近十年来,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有飞跃式的发展,这个的确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要能从这个现象看清本质,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并且我也关注到了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我们国家在养老产业、养老服务业这方面的发展迅猛,大家纷纷组织各种各样的考察团、学习班等等到海外去,去的人数也不少,范围也比较宽,接触的广度也比较深,可是我个人感觉到,走马观花与下马赏花之间还有一个大的差距,也就是说,除了要能做到走马观花以外,更要真正在一个地方认真地解剖麻雀式地去分析清楚,这还是比较难。

(二)国外养老的原则与理念既然要讲国外的,在这里就先要把“国外”这个概念解释得更清晰一些,也就是说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养老国家当中,大家都在问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状况要比我们好。

我觉得可能有一个基本理念需要跟大家做一个沟通。

西方非常强调“天助自助者”,即帮助穷人,只帮一时不能帮一世,要帮助的话必须自己先能自立、自强,这是他们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二个原则与西方发达国家所有的人生理念有关。

当初我在年代末第一次到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要靠你自己。

原来我们中国人到外边去要找个朋友,找个亲戚要投靠一下,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一个人是可以靠的,你首先要靠自己。

同时,现在国际整体上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理念。

年《联合国的老年原则》里面强调了老年人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自立、自强,有这样一个基本理念我们才能在后面更好地把握西方发达国家养老的基本脉络。

(三)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这个我们在“十二五”规划里面也反复强调了,包括在《老年权益保障法》也讲到了,我们现在的养老模式理念就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

说到这个,我们要再简单提一下年月日,我国正式实施的新《老年法》,子女“常回家看看”被写入草案。

我也参与了《老年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工作,提到这方面的时候,有关方面的专家也提出了很多疑议,甚至《老年权益保障法》新法颁布了以后,也引发了媒体的热议。

把“常回家看看”这样一个道德性的东西写到法里面有没有必要?对不对?实际上应该说这条法律主要是针对“空巢老人”而出的,这一日益庞大的群体逐渐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

但是大家在问,或者我们很多的老年人自己也在思考,空巢家庭是问题家庭吗?其实我觉得我们还要把这个问题要放到整个的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这样一个大的理念上。

从国际这个大的背景上来看,不光是中国,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这样一群人,也就是说我们空巢老年人这样一个大群体。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多以“居家养老”为主,这也是国际跟踪研究发现的最人道的养老方式。

由于欧美、日本这些国家在上世纪年代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普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居家养老模式和相关配套体制。

他们在居家养老配套服务上的丰富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在开始正式讲这些案例的时候,我也注意了一下,最近这些年来国内的一些媒体、一些刊物也都在大量报道国外的养老方式,特别是在今年的十一期间,上海电视台专门推出了一个栏目叫“全球养老调查”,一共做了期,后边还在继续做,我作为业内人士也比较关注。

节目播完以后,他们的市委、市政府、宣传部门、社老部门也很重视这个节目的社会效果,也邀请了一些专家来参与。

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篇幅短,编导人员经验有限,以及我们视角上的一些问题,这个节目还是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

当然大家如果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的话,可以在闲暇的时候把这个片子调出来看看。

我在这里和大家所讲的内容很多都是我的亲身经历,而且不仅仅是走马观花,更做到了下马赏花,而且有些地方还真是尝试过弃马种花,也就是说待一段时间,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解。

下面要讲的东西主要还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上,作为一个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专业人士,对国家政策,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对于我们养老的几种观念进行综合讲解。

二、国外社区居家养老实践(一)瑞典:居家养老率可达根据我这些年来在国际上考察的经验,认为要把瑞典这个国家作为第一个案例。

目前,瑞典已经号称自己是“老年人的王国”,可是他们的居家养老比例仍然在。

我们有很多人都在说西方发达国家家庭观念淡漠,养老是要靠机构,养老还是要靠自己,其实大量的数据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并不是像一些宣传说的那样,其实他们的家庭观念还是很强的。

记得我有一次随着社会组织参加欧盟的会议,他们基本上把所有欧盟的个国家大概梳理了一下,居家养老仍然是一个主体。

从瑞典的情况看,我们当时去访问的时候,他们的首相佩尔松的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作为政府首脑,他考虑最多的并不是如何发展经济,增加就业,而是怎么样应对瑞典的老龄化。

按照瑞典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该国目前男子的平均寿命为岁,而女子寿命更是接近岁,是世界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

中国人平均寿命约为岁。

男性岁,女性岁,相差还比较大。

为此,瑞典大力推广“居家养老”,建立完善的养老金体系和家政扶助制度,鼓励老年人二次创业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由于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成为世界的典范,在研究老龄问题、老年人的质量、老年人的参与、老年人的就业、老年人的金融等等方面,瑞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案例。

根据瑞典法律,子女和亲属没有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同样的一个法律体系,但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没有这些做法。

赡养和照料老年人完全是由国家来承担,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瑞典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化养老制度。

瑞典目前实行的有三种养老形式,即居家养老、养老院养老和老人公寓养老。

瑞典政府眼下大力推行的是居家养老的形式,他们老年人还是采用这种养老方式,争取让所有的人在退休后尽可能地继续在自己原来的住宅里安度晚年,这主要是因为居家养老比较人性化,也很个性化,而且更能给人以安全感。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年底,斯德哥尔摩市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万,占全市总人口的,其中继续居住在自己家里颐养天年的大约为万人;住在疗养院或养老院的有人;此外还有人居住在随时能得到服务的老人公寓。

对于这个数据,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以居家为基础,不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东西,在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的国家里面,基本上也是这种形式。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就是一次我们在斯德哥尔摩市区中间看到一个特别大的运河,对面有一个非常华丽的古建筑,像一个大城堡一样,接待人员说那里过去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皇家地产,但是现在拿来做养老。

这个地方叫利丁屿,老年人口比例高达,居家养老的比例高达,根据当地官员给我们的介绍,实行居家养老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家政服务网。

这里的设施是分类指导,有钱人住的非常好,对于一般的人,政府也能给解决一些基本养老服务项目。

目前,地方政府在全岛设立了个家政服务区,为当地所有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全天候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个人卫生、安全警报、看护、送饭、陪同散步等。

在瑞典,居住在普通家庭所需要的居家帮助成本约为每人每年万美元左右,如果居住在养老院,则成本约为万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这些年来机构养老不断的扩张,也在考虑社会成本与养老成本。

从中国多年的数据研究来看,十年前甚至在十五前我们已经提出,去机构化成为养老服务重要的一个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主流方式。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恰好是房地产商在做养老,也就是养老机构化的趋势是愈演愈烈,但西方发达国家和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目前有些房地产商,包括国内的一些比较大的房地产商都再说我们是哪个国家的模式,其实在我看来,他们都在偷换概念。

另外,瑞典有强大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瑞典老年人几乎全部都为空巢老年,因为西方发达国家里,家庭观念跟我们东方是完全不一样的,孩子岁以后就要离开家,老人自己管自己。

为此,瑞典政府养老服务的基本出发点是“最大限度地让老年人住在自己家里养老”。

这个理念不仅仅是瑞典的,实际上已经上升到联合国的高度,就是我在前面所讲到的年《联合国老年原则》,主张开展社区服务,远程服务,定点、定期上门等为老服务,切实解决居家老年人的各种生活困难和问题。

瑞典政府规定,由市级政府提供社会服务保障,在各市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老年公寓,退休后的老年人经过个人申请,均可以到老年公寓居住生活。

二是老年护理,老年人只要自己提出申请得到核实批准,就有护理人员到家中进行医疗、家政等项目服务,并且所有的服务都是免费的。

瑞典政府现在所要做的一个很主要的事情,就是让居家养老有完善的服务组织,包括基层保健、卫生中心、专科门诊部。

在所有的模式中,有家提供专科护理和小时急诊室服务的医院,家地区医院以及高级专科护理等等。

这是有层次的,有社区医院、有街道医院、市医院、还有国家级医院。

在服务成本方面,健康与医疗保健成本,占瑞典国内生产总值()近,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

因此瑞典现在也感觉到非常大的压力,也在跟我们中方专家,在跟东方的专家探讨,中国的养老模式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可以把老年人更多的是留在家里边。

(二)日本:“居家养老” 一碗汤原则讲完了瑞典,讲一讲邻邦日本。

我认为,日本的居家养老从年代开始,是一碗汤原则。

日本的一碗汤原则怎么提出来的?他们的老龄化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了?日本有“银发之国”之称,居家养老非常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社区服务周到细致,相对完善,能够让老人发挥余热。

日本政府从年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

“脱离医院,让老人回归社区,回归家庭”是这项保险的主要目的。

国民每年缴纳日元就可以在岁后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

在什么时候开始交?参加工作,有了收入就可以交。

日本应该说从上个世纪年代,家庭空巢现象就比较严重了。

当时日本伦理学家提出来了一碗汤计划,但是很长时间大家没有更多地去关注,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渐在加快,由于老年人口在增多,由于老年人造成的这种社会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大家开始关注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