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性阳虚的危害及艾灸方法

女性阳虚的危害及艾灸方法

女性阳虚的主要症状及艾灸方法
进入冬季,很多女性又到了即使穿再多衣物,依旧手脚冰冷的季节。

不仅如此,不少女性还伴随有体虚,宫寒,痛经等症状,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医理论中,女性手脚冰冷与体内的“气血”有关,属于阳虚的表现。

“阳”主要指人体温度、体格、运动方面的功能。

阳虚即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等症状。

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中提到:“阳虚则外寒”,意思是说,人体阳气虚弱时就会出现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四肢来抵御冬季寒邪的侵袭。

因此,女性阳虚常表现为:手脚冰冷、腰腹部冷、面色苍白、情绪低落、疲惫乏力等。

进入冬季后,女性气血不足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女性气血不足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气血不足会导致怕冷、手脚冰冷。

怕冷是气血不足的首要表现。

2、气血不足会影响月经,女性体内的气血不顺畅,容易导致气滞血瘀,继而影响月经。

常见症状就是痛经、月经推迟,量少。

严重时甚至出现闭经的情况。

3、气血不足会变丑。

气血不足会导致人肤质变差,出现皮肤暗黄、毛孔粗大、黄褐斑等问题。

4、气血不足会影响肠胃,肠胃的运转需要气血的供应,若气血
不足的话,会削弱肠胃机能,导致肠胃功能变差。

长期气血不足会导致人体质变差,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

因此,当身体出现上述症状,千万别小视。

艾灸补气血,春来美三分
艾灸属阳,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燃烧产生艾热效能,同时借助灸草本身的药力、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艾灸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对于肢体寒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能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
用。

艾灸选取大椎、神阙、命门,足三里,涌泉这五个穴位,对肢体寒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1、大椎穴
大椎,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

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

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3、神阙穴
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神阙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灸神阙,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

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阙可以打通任脉。

4、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

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

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5、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温馨提示:五个穴位不需要一次灸完,可以使用大唐艾神艾灸仪作用在1-2个穴位上,隔天再施灸余下的穴位,只要坚持下来一定会看到疗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