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复习题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1、地球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P5)答:①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②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③通信方式的更新换代;④网络技术的全面运用。
地球村形成的根本原因: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2、网络的积极作用是什么?(P5)答:①通过网络,人们可以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进行联系与交流,真正体会到“天涯若比邻”的含义。
②通过网络,人们可以了解世界任一角落的风云变幻,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3、便捷的交通有何意义?(P7)答:便捷的交通为人们提供了全球性的活动舞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的阅历,增长了人们的智慧。
更重要的是,交往的增多使世界各地的人民加深了相互间的理解,减少了因闭塞、交流困难而导致的摩擦。
4、地球村的生活很不错表现在哪些方面?(P7-9)答:①邻里交往很方便;②互通有无好处多;③相互学习真精彩。
5、你心目中“快乐的地球村”是什么样子的?答:①各国人民和睦团结,友好往来;②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处,严格遵守国际关系准则;③消灭了贫穷、饥饿、战争;④生态环境得到改善;6、经济全球化出现原因是什么?(P9)答: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致力于建设和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使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协作使各国经济都能从中获利,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7、经济全球化的有什么意义?(P8-9)答:①国与国之间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使得各国消费者都能够享受别国创造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②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协作使各国经济都能从中获利。
8、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具有怎样的意义?(P10-11)答: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种文明之间的沟通,融合、共进将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②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动力。
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推动着整个人类文明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③各种不同文化交流,不是交往的障碍,而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重要基础。
9、地球村烦恼出现的原因有哪些?(P11)答: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②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④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⑤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10、地球村的烦恼有哪些?(地球村遇到了哪些共同问题?)(P12-16)答: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文化问题、南北问题、问题的激化―战争。
11、面对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P14)答:我们一方面要吸收别国文化中的有益因子,创造更为璀璨的中华文明,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并发扬本国的文化传统,防止发生文化迷失现象,使中华文明傲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第二课中国的声音1、中国声音很响亮表现在哪些方面?(P19)答:①中国以其充满自信和富有原则性的独特声音,向世人彰显着现今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以及原则立场;②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响应和支持。
2、新中国为什么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响亮的声音?(P20)答:①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②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③中国的声音充满正义。
3、中国发出的声音为什么能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P20)答:中国发出的声音是富有正义和建设意义的,是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根本目标的,体现了一个讲原则、负责任、守承诺的大国风范。
所以中国发出的声音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4、中国的大国地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21—24)答:①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②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③中国是贸易大国。
5、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P21)答:中国在二十多年间创造了巨大财富,不仅使13亿中国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而且为中国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借鉴。
6、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怎样的原则立场?(P23)答:中国根据国际事务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尽自己的能力推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受到世界上广大爱好和平的国家的敬重。
7、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P25)答:①中国制造的各种产品出口国外;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又吸引着众多外国商品和企业进入中国;③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的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尤其是周边国家来说是个福音,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8、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的具体表现。
(P27—30)答:①维护世界和平;②推动世界经济发展;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9、中国是怎样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哪些贡献?)(P27—28)答:①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加大参与反对恐怖主义的力度;③支持联合国的维和行动10、中国为什么能够对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P21-23)答: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②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③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1、中国是怎样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的?(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答:①力所能及地帮助发展中国家;②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③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必要牺牲.1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P27)13、中国是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P31)答:①不搞军备竞赛;②共同呵护地球家园;③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
14、和平与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P27-29)答: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必须以和平为基础,战乱和冲突只能给世界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打击;③谋求发展与繁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14、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答: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②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第三课中国的道路1、当代中国的历史坐标(最基本国情)是什么?(P32)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P32)答: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3、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是什么?(P34)答:①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②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③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体制还不健全。
4、中华儿女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P35)答: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核心内容、地位。
(P36)答:(1)制定的依据: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地位(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6、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P38)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哪些?(P38)答: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8、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38)答: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9、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P39)答: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10、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P40)答: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将它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这就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哪些?(P40-44)答: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41)答: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P42)14、人民代表大会怎样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42)答: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其他所有国家机关如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行使哪些职权?(P42)答:①立法权;②任免权;③国家重大事项决定权;④监督权。
1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哪些?答:①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什么?(P43)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什么?(P43)答: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0、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相处的方针是什么?( p43)答: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P44)答:平等互助、团结协作、共同繁荣。
2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4)答: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3、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P44)答:为了维护平等互助、团结协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24、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又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实现这项制度有什么意义?(P44-45)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它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什么?(P45)答: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