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自体肝移植术后服用阿苯达唑脂质体的护理

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自体肝移植术后服用阿苯达唑脂质体的护理

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自体肝移植术后服用阿苯达唑脂质体的护理目的探讨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自体肝移植术后服用抗包虫药物阿苯达唑脂质体的临床护理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2013年收治的11例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在实施了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后服用阿苯达唑脂质体预防包虫病复发及临床安全用药的护理指导体会。

结果本研究中所有11例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患者均于术后肝肾功能恢复正常后服用阿苯达唑脂质体药物治疗,除1例3个月后随访时已不明原因死亡外,其余10例自体肝移植患者均长期服药治疗,在我们的术后临床用药指导下,患者心理及服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不良反应护理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论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后阿苯达唑脂质体药物的有效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忧虑,积极地配合治疗,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features of clinical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end-staged 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who taking liposomal albendazole after surgery of autotransplantation.Methods We analyzed 11 cases with end-staged 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from 2010 to 2013 retrospectively,those patients took liposomal albendazole after Ex vivo liver resection followed by autotransplantation for protecting recurrence of alveolar echioncoccosis,we summed nursing guidance for safe usage of liposomal albendazole and how to control its.Results All 11 cases taking liposomal albendazole after function of liver and kidney being normal followed by autotransplantation. Except for 1 case dead for unknown reason after 3 months follow-up,10 cases taking liposomal albendazole for a long-time,under our postoperative guidance of clinical drug,there are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about patients’ nursing of psychology,drug,diet and adverse reaction.Conclusion Effect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taking liposomal albendazole after Ex vivo liver resection followed by autotransplantation can reduce psychological concerns of patients,and make patients cooperate with treatment,also been lessen emerge of adverse reaction,and improve patients’ confidence for restoring to health.Key words:Liver;Alveolar echinococcosis;Autotransplantation;Liposomal albendazole;postoperative nursing泡型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由泡状棘球蚴感染机体致病。

泡型包虫病由于具有类肿瘤的生物学侵袭性特性,故又有”虫癌”之称,临床病死率高,主要由于多数患者发病时多处于终末期,无法单纯手术根治切除而导致[1]。

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由于失去单纯手术切除的时机,临床唯有行肝脏移植术方可达到根治,近年由于人体器官供体的急剧减少,使经典的原位肝移植逐渐减少,而我院开展的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成为一种新的、临床效果良好的手术方式,结合术后抗包虫病药物的联合治疗,使终末期泡型包虫病几乎达到临床治愈[2]。

阿苯达唑脂质体是我院自行研制的抗包虫药物,是以脂质体作为载体的一种纳米制剂药物,其作用主要利用脂质体在肝脏内可被枯否细胞主动识别,吞噬后经过酶类分解作用释放出主要的抗包虫药物成分阿苯达唑砜及亚砜等而发挥作用,正是脂质体在机体内控制释放有效药物成分的释放,从而减慢了有效药物的降解,并结合其自身的被动靶向作用等优点而减少了有效药物剂量,进而降低了由于药物剂量增加导致的毒性作用,并最终通过靶向被动识别提高了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包虫病的疗效[3]。

初期的临床试验亦已证实其治疗包虫病安全有效[4]。

我科11例肝泡性包虫病患者行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后,服用阿苯达唑脂质体预防包虫复发,通过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从而提高药物治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包虫病复发,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1例均为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

其中,男性5例,年龄20~54岁,平均39岁;女性6例,年龄21~54岁,平均39.66岁。

所有患者均行离体肝切除、自体移植手术,移植术后肝脏功能恢复正常后,并肾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均正常后开始服用阿苯达唑脂质体,本组患者于术后4w~8w开始服用。

2护理服药前宣教,指导患者按照药物说明书低温妥善保管好药物。

并为患者讲解药物的疗效、作用机制、治疗优点、维持时间等知识,使患者在用药前对药物充分了解,并做好思想准备,确保患者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接受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

2.1心理护理肝脏终末期泡型包虫病患者经历了肝脏移植手术,对待生命更加珍惜,对包虫的复发及转移更加担忧,存在恐惧、焦虑、愤怒、抑郁、绝望等心理问题,如出现抗包虫药物的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药品的费用高,是移植术后患者担忧的另一问题,但由于患者实施的自体肝移植手术,术后避免了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此外需充分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尤其是包虫病多发于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信仰的少数民族牧民中),家庭成员状况、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情况,依据患者的上述基本情况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民族信仰,调整术前心态,控制各种不良情绪,使患者在术前的心理处于平稳状态,同时为待移植患者介绍临床移植疗效好的病例,引导患者建立乐观,自信并积极的心态,配合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

当然,处理对患者的积极心理疏导,对于患者家属也需要给与一定的宣教,使患者的家庭积极支持患者的配合治疗,给与精神和经济的方方面面的支持,从而围绕患者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使患者最终以乐观的态度,积极的情绪接受治疗,从而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2.2术后药物化疗护理与传统的肝脏移植不同,肝泡型包虫病自体移植术后无需服用抗排异药物,但需长期服用抗包虫药物化疗以预防包虫病复发,因此术后服药为长期治疗的过程,亦是长期化疗的过程,需向患者详细介绍阿苯达唑脂质体的服用方法、服药注意事项和观察指标等,如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给药方便,吸收良好,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脱发,肝功能转氨酶异常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但并无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临床长期服用较为安全。

服药期间向患者讲解医嘱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阿苯达唑脂质体[5]剂量为10 mg/ml,口服按照患者体重服用,1ml/d·kg,分2次服用,分别于早餐后和晚餐后1 h内服用。

自体肝移植术后患者,避免了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从而免除了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

术后仅需服用抗包虫药物预防包虫复发及转移。

服用阿苯达唑脂质体需温水50~100 ml送服,避免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以促进药物的充分吸收,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的作用。

服药时告知患者不用过热的水,以免高温降低药物的效果。

2.3结合药物化疗的饮食护理自体肝移植患者术后需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同时药物化疗也需要结合饮食进行,通常需指导患者术后适当进食含脂食物,为患者解释食用含脂饮食的重要性。

阿苯达唑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进食含脂饮食可增加阿苯达唑脂质体的良好吸收,提高药物利用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此外常规的饮食需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多饮水增加药物代谢,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纤维饮食利于消化,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等等。

2.4阿苯达唑脂质体药物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阿苯达唑脂质体长期服用的临床观察显示患者耐受性好,少有副反应发生,但仍有部分副反应需向患者明确宣教,一旦出现相关的副反应,应使患者对其有所了解能够积极防范并予以及时纠正,使患者在出现相关临床改变时较易接受并积极应对。

阿苯达唑脂质体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头晕、转氨酶异常、脱发等。

在用药过程中,出现最多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

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腹泻以及胃肠不适等症状[6]。

胃肠道反应多出现在服药后2w以内,可自行缓解消失,消失后一般很少再次出现。

腹泻常见不成形稀便,出现时问可在服药后2~5 d,也有在服药l~2个月后出现对腹泻患者,观察排便的次数,粪便的性质、量、颜色,如腹泻较重必要时可给与对症止泻治疗。

另外需指导患者三餐前后及睡前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选择软毛牙刷、无刺激性口腔清洁剂,以预防口腔感染。

经常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服药情况,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联系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3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服药3个月后失访,最终确认不明原因死亡外,其余10例患者均于移植后,各项服药前指标正常后开始服用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其中4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其中2例考虑与其手术术式为肝肠吻合术和胆肠吻合术相关,另外2例中1例服药初期出现恶心等症状,1例出现短期腹泻症状,所有4例患者均未给与特殊治疗,逐渐恢复正常,长期服药。

6例患者长期服药无不适症状,所有随访的10例患者均于3个月后复查至少一次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饮食护理和不良反应护理均无严重不良并发症出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