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龙泽路商业楼工程13#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编制单位:邯郸市邯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编制日期:2008年3月27日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龙泽路商业楼工程13#楼设计施工图纸;(2) 龙泽路商业楼工程13#楼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地基与基础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当地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出具的放线规划图;1.2范围:12.1工程概况2.1.1本工程为龙泽路18家商业楼13#楼,总建筑面积5910.15m2,其中地上4809.33 m2,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半,建筑总高度21.9米。

楼层功能布局如下:地下一层为储藏室;一层为大厅、服务台、更衣室、蒸汽浴室、搓澡室等;二~四层为休息厅、管理室、淋浴室、办公室等,五层为储藏室。

2.1.2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21.20m,基础底标高为-4.5m,持力层为粉土层。

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层高分别为:地下室层高3.0m,一~二层层高4.5m,四层层高3.9m。

地下室底板为400mm厚,基槽挖至设计标高局部未至持力层处则继续挖至持力层,超挖部分用级配砂石回填并分层压实至设计标高。

1.2.3依据设计定位图、设计施工图、地质勘察报告来确定基础开挖控制图。

2、施工现场概况2.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龙泽路商业楼工程13#楼建设单位:侯宝山设计单位:唐山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河北冶金建设集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邯郸市邯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唐山市南方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该工程位于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现场用电布置根据甲方提供的临时电源用电线路将电接到工地施工范围。

变压器容量为315 KVA,足够现场使用。

为保证施工,供电路线环绕整个施工现场。

现场消防水泵要设专线供电。

装修阶段室内用电缆穿过楼梯间,每层设一个配电箱。

现场所有电器设备要求做到一机一掣一漏电开关根据本工程特点,必须在基础施工阶段就将土方、护坡、立塔等各子分项开工顺序、模板加工进场等进行事先的周密设计和统筹安排,否则将造成各方面的互相制约,影响施工。

3、施工准备3.1作业条件3.1.1学习审查图纸3.1.2勘察现场,了解地貌、地形、地下埋设物、地上障碍物、临建以及水电供应,运输道路情况,作为计算土方量,选择施工方案及组织排水的依据。

3.1.3按设计及施工要求,做好施工区域内的“三通一平”。

3.1.4土方采用机械大开挖,土方外运机械数量根据运距确定,保证挖掘机连续工作。

土方根据建设单位要求运至指定地点。

3.1.5机械大开挖配合人工清槽,机械开挖深度为垫层底标高上500 mm,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

最后清除槽底土方然后人工清槽。

3.1.6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在不受基础施工影响的范围内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轴线和水准点。

3.1.7基坑施工所需临时设施,如水源、电源、道路、排水等设施,按平面图布置。

3.2施工机械选择3.2.1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2台反铲挖掘机,同时土方外运设备有10台15T自卸式汽车,弃土场准备50型装载机一台负责堆土。

土方开挖具体主要施工机具如下:3.2.2施工机械进场必须经过验收,司机持证上岗。

4、施工工艺:4.1土方开挖作业条件4.1.1土方开挖前,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以便挖土。

4.1.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4.1.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1.4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

4.1.5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4.2施工工艺4.2.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分层、分区开挖→护坡→人工清底→钎探验槽→定位放线4.2.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院给定的定位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定出结构的主要轴线控制线。

由城市水准点引入正式高程,建立施工及高程控制点,作为沉降及施工观测用。

根据轴线尺寸、边坡坡度及工作面等用灰线放出土方开挖的基底主基底尺寸,经监理公司及规划院验线合格后再进行土方开挖。

测量放线采用J2型电子经纬仪,高程控制采用DS32型水准仪,及时做好计算资料和实测记录。

4.2.3坡度的确定:该工程场地土根据勘察报告显示主要为粉质粘土;土方开挖选用自然放坡,放坡系数为1:1;4.2.4土方开挖(1)土方开挖方法:根据勘察报告提供资料,基础底标高以上无地下水,故暂不考虑降水措施,若实际施工中遇到地下水,则根据具体情况编制补充方案。

基础土方施工采用机械大开挖,采用1台反铲挖土机由南面开始,由东向西进行。

a.方开挖从上到下分层依次进行。

挖掘作业时,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之间,应在作业半径2m以外;同是挖土要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于一旦出现地下水好利于泄水。

b.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做好基坑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c.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d.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

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e.次开挖经测试桩已经达到龄期或设计强度并经过承载力检测合格后,利用小型挖掘机找准桩的间隙,小心挖掘,严禁挖土机碰撞桩体,接近桩基设计标高100mm内和靠近桩体的土仅须人工清挖。

4.3施工注意事项:①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②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等发生下沉和变形。

同时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③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4.4钎探和验槽4.4.1施工准备4.4.1.1主要材料及机具1)砂:用中砂,含泥量不得超过3%,使用前必须过3—5mm孔径的筛。

2)主要机具:轻便触探器、麻绳、凳子、手推车、撬棍、钢卷尺。

4.4.1.2作业条件1)基土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上3cm,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长均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4)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5)钎探分两个组,每组三个人。

施工前对其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4.4.2主要施工方法4.4.2.1工艺流程:放钎点线→就位打钎→拔钎→覆盖编号→验槽→灌砂↓↓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4.4.2.2钎探孔位间距为1.5~2m,呈梅花型布置,人工打钎,采用Φ25mm 钎探杆,钎锤重5kg,。

施工前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洒上白灰点。

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4.4.2.3就位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7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4.4.2.4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钎探深度为1.8~2.1m。

4.4.2.5拔杆:用麻绳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4.4.2.6覆盖编号:打完钎后用红砖对钎孔进行覆盖编号。

4.4.2.7验槽:分区分段钎探完毕后,由甲方组织验槽。

4.4.2.8灌砂:会同业主、监理、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即统一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用钢筋棒捣实一次。

4.4.2.9整理记录: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再经过打钎人员和试验员签字后归档。

4.4.2.10基土受雨后,不得进行钎探。

4.4.2.11验槽合格后,人工清除基底预留3cm土层至设计标高。

4.4.3验槽基槽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150mm时,应进行钎探,同时将表面修理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钎探合格后,进行验槽。

4.4.4质量保证措施4.4.4.1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工长和项目总工,取消钎杆或移位打钎。

不得不打,任意填写锤数。

4.4.4.2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行对照,有无错误及时修改或补打。

打完钎后用粘土砖进行覆盖和编号,未经四方验收后不得堵塞和灌砂。

4.4.4.3在记录表上用符号将不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大小)分开。

4.4.4.4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如遇枯井或坟墓等特殊情况,将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和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4.5土方回填基础施工完毕并验收后,及时进行土方回填。

回填时分层夯填密实,做好回填虚铺厚度控制线,采用蛙式打夯机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50mm,每层压实遍数为3~4遍,每回填一层取样试验,并划出平面示意图标明位置,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回填。

土:回填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土方过筛,其筛孔为50mm,并去除土内石块、杂物。

视土干湿,需浇水搅拌的适当浇水,土的干湿度一般控制在粉质粘土12-15%(重量比)后浇带部位暂不回填。

)4.5.2回填土主要使用机具见下表4.5.3作业条件1)清理基坑内的有机物、淤泥、浮土、建筑垃圾等。

2)回填前,对填方基底和已完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作出记录。

3)回填前,检验土的含水率(15%≤ρ≤30%)。

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如果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等方法降低。

当土的含水量较小时,可采用增加压实遍数的方法解决。

如土料过干,应预先洒水润湿。

4)施工前,抄好水平标高,通过外墙及独立柱基做好标记,以此来控制回填土厚度。

4.5.4工艺流程基槽底部清理→外墙防水验收(含独立基础验收)→做聚乙烯泡沫塑料片材保护层→检验土质→每30cm高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试验合格→验收基槽回填采用人工回填,蛙式打夯机夯实。

4.5.5施工工艺1)回填前先验收地下室外墙防水、独立基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

2)回填前拆除地下室外架,在基坑上口与首层结构间搭设跳板,并在基坑上边缘搭设1米高防护围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