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免疫学网上作业题作业题一一、选择题1.免疫的概念是( D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的功能 B.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D.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2.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D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增生病3.免疫原性较好的物质其分子量一般大于( B )A.5KuB. 10KuC. 20KuD. 50Ku4.下列哪种物质免疫原性最强( B )A.蛋白质B.多糖 C.染色质D.DNA5.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是( A )A.抗原决定基B.抗原的大小C.抗原的电荷性质D.载体的性质E.抗原的物理性状6.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C)A.半抗原B.抗体C.抗原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E.超抗原7.IgG的重链类型是( B )A.αB.γC.δD.εE.μ8.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E )A.VHB. VLC. CHD.CLE. VH 和 VL9.能与肥大细胞表面FcR结合,并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Ig是( E )A.IgAB. IgMC. IgGD.IgDE. IgE10.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C )A.IgAB. IgMC. IgGD.IgDE. IgE11.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合成的Ig是( B )A.IgAB. IgMC. IgGD.IgDE. IgE12.下面哪一类Ig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 A )A.IgAB. IgMC. IgGD.IgDE. IgE13.SIgA为( D )A.由二个IgA单体与J链组成 B. 由一个IgA单体与J链组成 C. 由二个IgA单体与J链和分泌片组成D. 由一个IgA单体与J链和分泌片组成E. 由五个IgA单体与J链组成14.介导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发挥ADCC效应的Ig主要是( C )A.IgAB. IgMC. IgGD.IgDE. IgE15.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成分激活顺序是( D )A.C123456789B. C145236789C. C124536789D.C142356789E. C13245678916.不参与C5转化酶形成的补体成分是( B )A. C4B. C5C. C3 D.C2 E.B因子17.能抵抗病毒的感染、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称为( C );能刺激不同的造血干细胞,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称为( B );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细胞因子称为( D );能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 A );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统称为( E )。
A.ILB.CSFC.IFND.TNFE.单核因子18.下列不是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的区域是( C )A.淋巴结的副皮质区B.淋巴鞘C.外周血D.生发中心19.T淋巴细胞表面负责识别抗原的是( E ),负责传递抗原识别信息的是( B ),绵羊红细胞受体是( A ),MHCI类分子限制识别的是(D ),MHCII类分子限制识别的是(C )。
A.CD2B.CD3C.CD4D.CD8E.TCR20. B细胞定主要居于淋巴结的哪个区域( E )A.生发中心 B.副皮质区 C.深皮质区 D.浅皮质区 E.髓窦21.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是( C )A.TCRB.CD3C.FcRD.CR2E.smIg22.机体内最先发挥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的细胞是(B ),能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A )A.Tc细胞B.NK细胞C.浆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中性粒细胞23.关于B1细胞描述错误的是(C)A.是一类未发育成熟的B细胞B.不产生免疫记忆C.容易形成免疫耐受D.针对TD抗原进行应答24.下列不具有呈递外源性抗原功能的细胞是(B )A.B细胞B.MΦC.DCD.中性粒细胞25.外源性抗原有下列哪一分子提呈(B ),内源性抗原由下列哪一分子提呈(A )A MHC-I类分子 B. MHC-II类分子 C.FcR D.C3bR26.属于动物体中枢免疫器官的有(B )A.淋巴结和脾脏B.胸腺、骨髓和禽类特有的法氏囊C.淋巴结和胸腺 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27.细胞免疫可以通过下列物质被动转移( C )A胸腺细胞 B.效应T细胞 C.致敏B细胞 D.激活的巨噬细胞 E.白细胞介素28.参与天然免疫的效应分子不包括(E )A.防御素B.补体系统C.细胞因子D.溶菌酶E.外毒素29.下列哪种受体属于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识别受体(D )A.细胞因子受体B.补体受体C.TCRD. Toll样受体E.BCR30.禽类的母源抗体来自于(A )A.卵清B.卵黄C. 初乳D. 常乳二、名词解释1.TD抗原:指需要T细胞辅助和巨噬细胞参与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
如细胞、病毒及各种蛋白质均为 TD 抗原。
2.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与成熟的场所;同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亦起主导作用。
3.ADCC作用:是指表达IgG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
4.IFN:干扰素是一种细胞因子,具有抑制细胞分裂、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其本质是蛋白质,类型可分为α、β、γ、ω等几种。
5.CD8分子:CD8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在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及肿瘤细胞的重要作用,CD8和其他类的T细胞一样起源与骨髓,在胸腺内成熟,成熟后在随着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相当一些CD8储存于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等器官内。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抗原的基本条件?(一) 大分子的胶体物质(二) 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三) 异物性(四) 完整性2.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补体旁路途径(AP)活化时,C1、C2、C4不参与,而C3、C5~C9及B、D、P、H、I因子参与。
用EGTA(乙二醇双α-氨基乙基醚四乙酸)螯合样品中的Ca2+,可起封闭C1作用而阻断传统补体途径激活。
加入可使B因子活化的兔红细胞(RE),激活补体旁路途径,即导致RE溶血。
补体活性与溶血程度呈正比关系,也以50%溶血(AP-H50)作为检测终点。
3.T淋巴细胞表面的主要表面标志及其作用?一、T细胞抗原受体:成熟T细胞表面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的分子结构,称为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
TCR是一种双肽链分子,按肽链编码基因不同可分为两类:1、在外周淋巴器官中大多数成熟T细胞(95%)的TCR分子,由α链和β链经二硫键连接的异二聚体分子,也称TCR-2。
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是这一类T细胞完成。
2、少数成熟T细胞的TCR分子是由γ链和δ链组成的异二聚体分子,结构与TCRαβ相似,也称TCR-1。
它可直接识别抗原(多肽、类脂分子),不必与MHC结合,也不需要抗原提呈分子。
TCRγδ主要存在于小肠粘膜上皮和表皮,而外周血中仅占成熟T细胞的0.5%—10%。
TCRγδ识别病原体表面抗原分子后,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发挥杀伤作用,同时他对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
二、T细胞分化抗原:1982年以来,国际有关专门会议把多数学者所制备的多种白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了分类整理,并以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统一命名。
应用分化群抗体所鉴定的抗原,称为分化群抗原(CD抗原)。
现在已经命名了CD1—CD166共180个分化抗原群,其中CD4和CD8是区分成熟T细胞亚群的主要表面标志。
4.动物机体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实践意义?规律:1、初次免疫应答:抗体生成潜伏期:5-10d,抗体生成量少,抗体类别IgM>IgG抗体维持时间短,抗体亲和力低。
再次应答:抗体生成潜伏期:1-3d,抗体生成量多,抗体类别IgG>IgM,IgA,IgE,抗体维持时间长,抗体亲和力高。
2、顺序:IgM-IgG-IgA意义:1、接种疫苗需多次接种2、诊断意义3、制备动物血清多次疫苗5.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四、试论述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非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免疫发展的基础。
从种系发育来看,无脊椎动物的免疫都是非特异性的,脊椎动物除非特异性免疫外,还发展了特异性免疫,两者紧密结合,不能截然分开。
从个体发育来看,当抗原物质入侵机体以后,首先发挥作用的是非特异性免疫,而后产生特异性免疫。
因此,非特异性免疫是一切免疫防护能力的基础。
作业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 免疫的本质是(C )A. 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B. 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C.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D. 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2. 动物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D )A. 淋巴结和脾脏B. 胸腺、骨髓和禽类的法氏囊C. 淋巴结和胸腺D. 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3. 动物体内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是(D )A. 扁桃体B. 胸腺C. 哈德尔氏腺D. 脾脏4. 仅具有抗原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可被称为(B )A. 抗原B. 半抗原C. 丝裂原D. 致热原5.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是(A )A. 抗原决定簇B. 抗原的大小C. 抗原的电性D. 抗原的物理性状6. B细胞表位可以是(A )A. 线性表位B. 构象表位C. 即可以是线性表位也可以构象表位D. 不可以是线性表位和构象表位7. 导致输血反应的抗原属于(D )A. 异嗜性抗原B. 异种抗原C. 同种异型抗原D. 自身抗原E. 独特型抗原8. CDR位于抗体的哪个区域(C )A. VH和CH1B. VL和CLC. VH和VLD. CH2和CH39. IgM、IgG、IgA、IgE和IgD的重链分别是(B )链A. α、γ、δ、ε、μB. μ、γ、α、ε、δC. μ、γ、α、δ、εD. μ、γ、ε、α、δ10. 下列含有CH4结构域的抗体是(C )A. IgAB. IgMC. IgGD. IgD11. 连接SIgA二聚体的结构是(A )A.二硫键 B.共价键 C.分泌片 D.J链 E.铰链区12. 能够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的Ig是(D )A. IgE和IgDB. IgA和IgGC. IgM和IgAD. IgG和IgME. IgM和IgE13. 直接发挥溶菌作用的补体组分是(B )A. C5b6789nB. C4b2b3bC. C4b2bD. C3bBbE. C5b67814. 下列不属于细胞因子的是(C )A. 白细胞介素B. 干扰素C. 选择素D. 肿瘤坏死因子E. 集落刺激因子15. 下列CD分子中属于HIV受体的是(A )A. CD4B. CD21C. CD8D. CD316. 主要参与提呈内源性蛋白质类抗原的分子是(A )A. MHCⅠ分子B. MHCⅡ分子C. CD1D. HLA-E17. 专职APC细胞(A )A. 只表达MHC Ⅰ类分子B. 只表达MHC Ⅱ类分子C. 同时表达MHC Ⅰ、Ⅱ类分子D. 不表达MHC Ⅰ和Ⅱ类分子18. B淋巴细胞表面负责将mIg识别抗原后产生的信号向胞内传递的分子是(D )A. CD81B. CD79a和CD79bC. CD21D. CD1919. 能够有效激活naive T细胞的APC是(C )A. 巨噬细胞B. B淋巴细胞C. 树突状细胞D. 所有有核细胞20. IgE主要介导的是(A )A. Ⅰ型超敏反应B. Ⅱ型超敏反应C. Ⅲ型超敏反应D. Ⅳ型超敏反应二、名词解释1. 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