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外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

体外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

评估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迅速检查除颤仪后报“性能良好”
3
观察周围环境,确保安全
2
开机选模式
正确开启除颤仪,选择模式(室颤-非同步模式),再次确认发生室颤
3
涂导电糊
打开导电胶盖,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的导电人360J,双相波成人120-200J,儿童是2-4J每公斤体重)
5
评估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迅速检查除颤仪后报“性能良好”
3
观察周围环境,确保安全
2
开机选模式
正确开启除颤仪,选择模式(室颤-非同步模式),再次确认发生室颤
3
涂导电糊
打开导电胶盖,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的导电胶混匀
5
选能量
选择正确除颤能量(单相波成人360J,双相波成人120-200J,儿童是2-4J每公斤体重)
5
密切监测病人病情,洗手并记录
5
评价
动作轻巧、准确、稳重
5
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2、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者间接与患者接触。3、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4、动作迅速,准备。5、保持除颤器完好备用。5
放电
除颤仪充电并显示可以除颤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10
除颤结束
除颤结束移开电极板,立即CPR,同时观察是否恢复,如恢复窦性心律,报告“心跳恢复窦性”,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2.5
清洁皮肤,安置病人(协助病人整理衣物,取舒适卧位)
2.5
清洁除颤电极板,正确归位电极板。(口述如心律未恢复继续胸外按压5个周期后再次除颤)。
放电
除颤仪充电并显示可以除颤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10
除颤结束
除颤结束移开电极板,立即CPR,同时观察是否恢复,如恢复窦性心律,报告“心跳恢复窦性”,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2.5
清洁皮肤,安置病人(协助病人整理衣物,取舒适卧位)
2.5
清洁除颤电极板,正确归位电极板。(口述如心律未恢复继续胸外按压5个周期后再次除颤)。
5
密切监测病人病情,洗手并记录
5
评价
动作轻巧、准确、稳重
5
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2、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者间接与患者接触。3、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4、动作迅速,准备。5、保持除颤器完好备用。
5
充电
开始充电
3
请“旁人离开”
3
安放电极板,紧贴皮肤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心尖部),两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cm.
10
电极板压力适当,不得歪斜
2
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
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
2.5
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2.5
急诊科第次电除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年月日姓名:得分:
项目
操作标准
分值
得分
目的
通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5
用物准备
准备齐全(标准治疗车一台、除颤器一台、导电糊、治疗碗内盛纱布数块)放置合理
5
病人准备
判断患者状况,心电监护提示“可除颤心律”需紧急电除颤,
3
去枕平卧,开放气道,暴露前胸
6
5
急诊科第次电除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年月日姓名:得分:
项目
操作标准
分值
得分
目的
通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5
用物准备
准备齐全(标准治疗车一台、除颤器一台、导电糊、治疗碗内盛纱布数块)放置合理
5
病人准备
判断患者状况,心电监护提示“可除颤心律”需紧急电除颤
3
去枕平卧,开放气道,暴露前胸
6
5
充电
开始充电
3
请“旁人离开”
3
安放电极板,紧贴皮肤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心尖部),两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cm.
10
电极板压力适当,不得歪斜
2
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
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
2.5
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