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

2013年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

2013年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一、注意审题,细心计算(27分) 1.直接写出得数。

(8分)46+198= 0.4×0.5= 24×25%= 1-52-53=95÷65= 32-2.46= 36×(61-91)= (620-358)×0= 2.求未知数x 。

(4分)32x -21x =12 1.4∶x =0.2∶53.脱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15分)1350-450÷18×24 (54+139)÷9 36÷[(65-31)×3]1.25×(2.3×0.8) 200220022002200120012001-⨯+⨯二、用心思考,正确填写(21分)1.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素数,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名称。

30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小刚跑一百米的时间大约是14( ) 3.932的分数单位是( ),再增加(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0。

4.如果9a=8b ,那么a:b=( ):( )。

5.三个连续奇数,其中最小的数是m ,最大的数是( ),三个数的和是( )。

6. 16÷( )=54=( ):10=( )%=( )成。

7.现有1克、2克、4克的砝码各1个,一共能称出( )种不同的质量。

8. 希望小学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同学给灾区捐款,平均每个年级捐360元,三个年级捐款钱数的比是3:4:5,四年级捐了( )元。

9.在▲●●■▲●●■……中,第39个图形是( ),前50个图形中●有( )个。

10. 工人师傅把一个体积为600立方厘米的圆柱体木料,削成了一个体积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1.如右图,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先取各边的中点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再取画出的三角形各边中点又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照这样继续画下去,画出的第3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

12.一根长1.2米的圆柱形木料,把它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厘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平方厘米。

13.某人到十层大楼的第十层办事,他从一层到第五层用64秒,那么以同样的速度往上走到第十层,还需要( )秒才能到达。

三、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错的打“×”)(5分)1.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

( ) 2.圆的半径与周长成正比例。

( )3.单独完成同一项工程,甲要12天,乙要9天,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12:9。

( ) 4.某校五年级学生在阅读考级活动中,有100人合格,2人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

( ) 5.现有长2厘米和6厘米的小棒各两根,从中选出3根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围成的三角形周长是10厘米或14厘米。

( ) 四、反复比较,谨慎选择(在括号内填正确答案的序号)(8分) (1)把80.999保留两位小数是( )。

A. 81.00B. 80.99C. 80.90D. 80 (2)东东想看一场211小时到2小时长的电影,他可以选择看( )分钟的电影。

A .1.6 B .105 C . 150 D .180(3)某城市冬季周一至周四的最高气温分别是-3℃、-4℃、0℃、-1℃,周( )的气温最低。

A . 一 B. 二 C. 三 D. 四(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拼成一个三角形(如图),( )。

A. 3600B. 2700C. 1800D. 900(5)有三件商品,第一件64.5元,第二件75元,第三件78元,估算这三件商品的平均价值时,正确的取值范围是( )。

A.在64.5元以下B.在64.5~75元之间C.在75~78元之间D.在78元以上 (6)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原正方体中两个相对面上的数字相加的和都是10, A 应该是( ) 。

A. 8 B. 7 C. 6 D. 0 (7)在甲、乙、丙三个棱长相同的正方体木块上分别锯掉长5厘米,宽和高都是1厘米的小长方体木块,如右图三种锯法。

请问剩下木块的表面积( )。

A .甲最大B .乙最小C .丙最大D .甲、乙、丙相等(8)同学们进行摸球游戏,盒中放入大小、形状、质量相同的球若干个,如果盒中放球情况是:1个红球,3个黄球,99个白球。

请问: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摸到( )。

A . 红球 B .黄球 C .白球 D .红球、黄球或白球 五、观察思考,动手操作(10分) 1.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填一填。

(每个方格边长表示1厘米)(1)先以(2,1)、(5,1)和(2,3)为三角 形的三个顶点画一个三角形;再把这个三角形 按2:1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原来图形 的面积是放大后图形的( )%。

(2分) (2)把长方形绕O 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 转后的图形。

(2分) 2.看图画画、量量、算算。

(1)从A 小区到天然气主管道接一条管道, 怎样连接最节省? 在图中画出来。

(1分) (2)按1:20000的比例尺计算,这条管道 长约( )米。

(测量结果取整厘米数, 接头处忽略不计)(1分) 3.右面是2013年5月的月历卡。

(1)小明每3天去一次图书馆,红红每4天 去一次图书馆。

今年5月4日两人同时去图书馆,下一次他们同时去图书馆是星期( )。

(1分) (2)用形如的方框去框月历卡中的日期数,每次框出5个 数,框出的5个数的和最大是( ),一共可以框出( )个 不同的和。

(2分)(3)如果框出的数中最小的数是9,那么框出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 )。

(1分)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29分)1.张师傅和李师傅一起加工432个零件,共用了3.2小时完成。

张师傅每小时加工65个,李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列方程解答)(4分)2.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体重只有地球上的61。

一位宇航员在地球上体重60千克,到了月球上,体重减轻了多少千克?(4分)O1 2 3 4 5 10 11 12 13 14 15 16 176 7 8 9 1211 10 9 8 7 6 5 4 3 2 1主管道A ·3. 有一桶油,第一次用去20%,第二次又用去原来的52,两次一共用去6千克。

这桶油原来重多少千克?(4分)4.聪聪家有一个长方体金鱼缸,长6分米,宽4分米,高3.5分米。

他不小心把鱼缸右侧面的玻璃打碎了,需要重新配一块。

(1)重新配上的玻璃是多少平方分米?(2分)(2)玻璃配好后,他往鱼缸内倒入60升水,水深多少分米?(3分)5.六(1)班50位人同学去划船,大船每条可以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租金8元。

如果你是领队,准备怎样租船?怎样租最省钱呢? (4分)6.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 地68千米处相遇,两车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原地,途中又在距A 地52千米处相遇。

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

(4分)7.某同学完成数学作业后,不小心将墨水泼在作业纸上(见下图)。

请你根据要求进行答题:(4分)95%。

全班有35%。

成绩“良好”72。

合格的有( )参考答案一、注意审题,细心计算(27分) 1.直接写出得数。

(8分)46+198=244 0.4×0.5=0.2 24×25%=6 1-52-53=095÷65=32 32-2.4=6.6 36×(61-91)=2 (620-358)×0=0 2.求未知数x 。

(4分)32x -21x =12 1.4∶x =0.2∶5解:61x =12 解:0.2x =7x =72 x =353.脱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15分)1350-450÷18×24 (54+139)÷9 36÷[(65-31)×3]=1350-25×24 =54÷9+139÷9 =36÷[21×3]=1350-600 =6+131=24=750 =61311.25×(2.3×0.8) 200220022002200120012001-⨯+⨯=1.25×0.8×2.3 =)12002(2002)12001(2001-⨯+⨯=2.3 =1二、用心思考,正确填写(21分)1.( 20049000),( 2005 ) 2. ( 30000 )(秒 )3. (31), ( 1 )。

4.(8):(9) 5.(m+4),( 3m+6 ) 6.( 20 )( 8)( 80 )(八 )。

7.(7 ) 8.( 270 ) 9.(● ),( 25) 10.( 400) 11.( 641 )。

12.( 1440) 13.(80)三、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 )2. (√ )3. (× )4. (× ) 5. (× ) 四、反复比较,谨慎选择(在括号内填正确答案的序号)(8分) ( A )( B )( B )( C ) ( B )( A )(C )( D ) 五、观察思考,动手操作(10分)1.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填一填。

(1)( 25 )%。

(2分) (2)(略)2.看图画画、量量、算算。

(1) (略) (2)(略)3.右面是2013年5月的月历卡。

(1)(四 )( 120 ),( 13 ) (3)(16)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29分) 1.解:设李师傅每小时加工x 个(65+x) ×3.2=432 x=702.60×(1-61)=50千克3. 6÷(20%+52)=10 千克 4.(1) 4×3.5=14平方分米 (2) 60÷6÷4=2.5(分米)5.答:租大船7条,小船2条,7×10+2×8=86元6.68×3-52-(68+52)=32千米 7. (1)( 40),(2)(6),(3)(略)。

相关主题